这两天柳如烟也像人打听过安远和于铁,自然知道两人能力非同寻常,而且十分的讲义气,是靠得住的人。
柳如烟缓缓的开口:“我需要你们帮我杀人。”
“何人?”
柳如烟的眼中有泪光闪过。
“柳志成,我的亲叔叔,他一家就住在城外。”
柳如烟满脸的恨意,咬着牙对两人说道:
“我本是书香世家,父亲乃是教书的先生,我们一家人一直生活的很好,可是我的亲叔叔,伙同外人,将我家搞得家破人亡,所以我要他死,要他全家都得死。”
后面的柳如烟还没有说完,就掩面抽泣了起来。
看的安远和于铁十分的同情。
两人绝不是什么烂好人。
虽然身处在乱世之中,但是还是有些人间的不公平,会让人看不下去。
很容易就能想到接下来后面发生的事情。
柳如烟的家庭被害得家破人亡,自己虽然没死,但是也被卖进了窑子,从此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
这个柳志成,伙同外人陷害自己的大哥一家,还将侄女卖了,这种人确实该死。
这对于安远和于铁几人来说,十分简单就能完成。
两人准备从窗户离开时,柳如烟开口叫住了两人。
“稍等一下。”两人疑惑的转头看向柳如烟。
“柳姑娘还有什么事情吗?”
柳如烟内心中十分的挣扎,最后还是叹了口气。
“哎,算了,冤有头债有主,你们只要杀了柳志成便可,放过他的妻小吧,让他们逃命去吧。”
安远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只觉得这样可能会给柳如烟自己留下隐患。
而于铁则对柳如烟的做法十分的欣赏,认为她是非分明,对她高看了两眼。
“好,我们答应你。”
听到房间内有动静,门外的晴儿立刻进入到了房中。
不过安远和于铁已经悄然离去,只留下柳如烟仿佛被抽干了浑身的力气一般,瘫坐在一旁。
晴儿见状连忙跑了过去。
“小姐,你没事吧。”
柳如烟身边也就晴儿能说说心里话。
“晴儿,你说,要是有一天我有能力给我爹娘报仇了,那我到时候,肯定会很激动吧。”
“是啊小姐,到那一天,你肯定会很高兴的。”
晴儿是和柳如烟从小就陪在身边的丫鬟,两人一起被卖到这里来的。
对柳如烟家的情况自然也是清清楚楚。
柳如烟不知道自己的叔叔柳志成是和外面的谁联合,陷害自己的一家,不过那不重要了,自己最恨的,是柳志成。
她不喜欢这清香楼,她早就想一死了之。
可每次想到柳志成还活得好好的,自己心中就难以控制。
自己不能就这么简单的死了,自己一定要杀了柳志成,只有杀了她,自己才能安然的到黄泉之下去见自己的父母。
不过柳如烟不知道的是,其实她父亲并没有死,不过这些是后话了。
现在的生活,每一天对她来说都像是酷刑一般。
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是出众的外貌,自己便利用这一点寻找能够帮助自己报仇的人。
但是这里可是风月场所,来到这里的人,都是垂涎自己的容貌,垂涎自己的身子,所以她就一直再等。
如果有一天遇到了真的能帮助自己报仇的人,那么即使是自己的身子,给他了又何妨。
直到安远三人的到来,让她看到了希望。
尤其是当听说过安远的经历,还有于铁的故事,柳如烟相信自己一直以来要等的人,就是他们了。
“晴儿,我没事了。只是有些累,你扶我到床上休息会吧。”
晴儿应了一声,小心的扶着柳如烟到了床上,伺候她躺下后,晴儿也没出去,放下了帘子,就安静的坐在外面,随时支应她。
安远和于铁两人先回到了恭岁的院中。
“两位兄弟,怎么样了?”
这张永丰也就是张半城的势力不论有多大,手下人有多多。
安远手下的人马想要救出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也绑架了张半城的儿子,这样自己手上就有筹码了,到时候交换人质就是了。
而张万里疯狂的迷恋柳如烟,这是东城人尽皆知的事情。
等几人拿下柳志成,就可以让柳如烟帮助自己,然后让她将张万里带出城,到时候就是自己几人动手的时候。
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安远和于铁听了柳如烟的讲述,对柳志成恨得要死。
也不再耽误时间,只想尽快的让他死。
到了城外的据点,点齐人马,骑上马就朝着永宁城外东北方向而去。
就在城外东北方向三十里的位置,有一处小小的村落,没有固定的名字。
村里姓什么的都有,村里人都是从别处迁过来的,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个小村落了。
一般都是逃荒、逃难、或者躲避追杀的人,会在这里盖两间小房,围个院子,就算是住下了。
可不久前,在村子边上,来了一个大户人家,家主正是柳志成。
柳志成手笔极大,带着人盖了宅院,还置办了百亩的良田。
而且他娶了无房小妾,膝下子嗣很多,光他自己这一家,就形成了一个大家族一般。
不过这柳志成,虽然有钱,但是平日里对待村民十分和善。
自费修桥铺路的,还会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个孤儿寡母们。
可以说他在这附近,那就是大善人。
时间一长了,就让他的口碑很好,名声很好,也就很有话语权了,成了乡绅。
这天一早,天色还未大亮。
村子东头的李氏早早的起来了,一阵忙活后弄好了早饭放在锅里温着,然后出门到院里,掏掏鸡窝,喂喂牛羊的。
李氏很高兴,今天收成不错,鸡窝里竟然有两枚鸡蛋,加上这几天攒下来的,也有十来个鸡蛋了。
将鸡蛋都轻轻的放进竹篮里,李氏挎着竹篮离开家,朝着村边上那座气派的宅院而去。
一个月之前,李氏身体不适,生了一场大病,她家里条件十分的贫苦,根本看不起病,后来是老伴实在是不忍心,便去求了柳老爷。
后来是柳老爷给拿了钱,李氏才得以医治,将命保住了。
李氏自然是对柳志成十分的感激,自己家也没有什么之前的东西。
这鸡蛋算是最金贵的东西了,平时自己老两口根本舍不得吃,攒起来一块去卖,而今天,李氏挎着一篮子鸡蛋朝着柳府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