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人命关天的事,没有证据,任何人都不能乱说。
许珍珍离开,村长也要走,大丫和俞氏连忙向村长致谢,村长有些无奈。
村长走后,大丫思考一下,就把文书交给程怀之,请他代为保管。
“大郎哥,我知道这件事让你们为难,”她小心翼翼的看着程怀之和温玉,怯生生道“但我和娘把这东西放哪儿都不安全,我们又没有可以依靠的人……”
见大丫如此,程怀之心更软了。
他是一个男人,有着程发林的身上的强硬,甚至有时候比程发林更果决,却也有杨文秀的心善。
“相公,你先替大丫收着,过两天,拿去衙门做个红锲,以后那地就是二婶和大丫的,谁也抢不走。”温玉道。
程怀之点头收下。
大丫听说做了红锲别人抢不走,有些惊喜,忙问红锲是什么,温玉也不隐瞒,给她做了解释。
只不过,做了红锲,需要缴税,这让大丫很为难。
温玉安慰道:“这也不急于一时半刻。等等到今年的庄稼,也许卖一些就够缴税了。”
大丫点点头,虽然舍不得拿钱缴税,但比起来更安全的把地留给自己,她愿意花。
只是,她自个儿虽然愿意,但最终缴不缴,还要和俞氏商量。
他们回到晒场,杨文秀她们问了情况,听到许珍珍的做派,都有些愤愤的,又感激村长的出面。
温玉没提心中的疑虑。
这会儿大丫的脸色好了很多。
接下来都很顺利,温玉家的麦子赶在天黑前碾完,又点燃火把收拾麦粒装袋,点着火把加班加点的人家多,整个晒场上空,火光映红了天空。
但这时候点火,需要十分小心注意,天气干燥,四周又都是干爽的麦秆麦粒,一旦着了火星子,那真一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所以各家各户,都要派一个细心的守着火把。
大丫的工作,就是守着火把,大家如此安排,一来是守火把的活轻省,不需要使老大力气,二来,是大丫确实细心,这活交给她大家都放心。
温玉和程安安回家做晚饭,看到一车一车运回来的麦秆和打包装好的麦子,温玉心里暖洋洋的。
这就是庄稼人心情最畅快的时候了。
谢双全赞道:“这麦子侍弄得好,收成真是我们一般人家比不上的。”
程发林道:“老李这是,一个庄稼好把式,想要种出好庄稼,还得多和他取去经。”
温玉听到对话,就知道两人说的是他们买地的李老爷子。
今天在晒场上,就有不少人夸他们家的麦子种得好,当然,他们也没贪功,自然,那些人又夸温玉厉害,能挣钱,还夸她眼光独到,买地都能买到最好的。
温玉知道,这些人说得有些过了,这夸人和损人,只要有心,总能找到切口。
温玉准备的晚饭比午饭还要丰盛,大家吃了散席,她依旧给大丫准备了饭菜带回去,本来去喊俞氏了,但她不肯来,温玉也没强求。
她和大丫一块儿去的,俞氏连忙推拒,说大丫一个人干活,她又没干活,不能白吃他们的。
话音刚落,就听门口五郎的声音说要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