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温玉的话是什么意思?出嫁了还不能喊“大郎媳妇?”
大丫看着俞氏有些发呆,想了想,说道:“娘,大嫂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吧!”
大丫也不明白温玉的意思,但她觉得,听温玉的总没错。
俞氏也点点头,在她心里,没大丫那么通透,但现在她给温玉做事,她觉得就应该听温玉的。
母女俩连忙吃了饭,俞氏把碗筷收拾去厨房,大丫就拿起镰刀开始削竹签。
进了厨房,俞氏看到程怀之烧水要洗碗,连忙道:“大郎,我来洗,你、你快去忙吧!别让,你媳妇等久了。”
“二婶,我洗就行。”程怀之说道。
“这怎么行?”俞氏有些急,连忙去抢着洗碗。
她怎么敢吃了饭让程怀之洗碗?
在她心目中,程怀之不是晚辈,而是她的东家。
程怀之见她一脸着急,默默让开去,俞氏连忙走过去将碗放进锅里,撸起袖子洗碗。
程怀之站了片刻,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余光瞥到门口有一道身影,微微回头,就看到温玉朝自己招手。
出了厨房,温玉小声道:“先由着她吧!”
俞氏是在老宅的时候习惯了,一时半会儿习惯不了,温玉也不强求。
收拾好东西,和大丫交代两句,他们就推着板车往镇上去。
今日古氏出门也早,就一起走。
路上,谢正和程怀之分别推着古氏和温玉的板车,程怀之那板车上的东西太多,谢正又分了一部分过去。
温玉心里感动,古氏就是为了帮他们分担一些,才这么早出门的。
但见外的话温玉和程怀之都没说,两家人关系好,走得近,互相帮助是常有的事。
路上,温玉和古氏说话,提到赵文四的老娘月底过寿这事。
之前已经大概定了要送的礼,不过当时古氏是以庄户人家心思来准备贺礼的,如今,古氏虽然只是摆摊,与赵家比起来,家境相差还很大,但到底也挣了些钱,就想跟着实力,稍微送得好一些。
毕竟是亲家,以后要常来往,关系越亲近,子女的日子就更好过些。
无论是娶媳妇还是嫁女儿,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子女和谐,家庭和睦。
送布是这年代最常见的走亲方式,当然,布的档次有很多种,古氏计划送一匹上等的绸布,上面有牡丹花样,有着大富大贵、长命百岁的寓意,这在庄户人家来往中是不会有的,就对赵文四这样身份的,也很拿得出手了。
再则,古氏和谢双全商量,再送一腿猪脚,一挂肉。
儿女的亲事只是双方老人口头说过,还没正式定亲,这礼算很大了。
而且,古氏打算那天休息一天,并且早点过去,看能不能帮帮忙。
她还想去给老太太做长寿面,只不过作为客人,她不方便主动提出,所以这个手艺暂时保留着。
温玉觉得这是个主意好,亲手做的,更能体现心意,也更显得谢家重视两家人的亲事。
古氏心思活络,也是真心对待这场亲事,也重视赵家老太太的寿礼。
她和谢双全早就商量好,又和谢正说过,谢正自然没有异议,所以是已经定了的,古氏现在和温玉,也是闲聊。
到镇上,刚摆上东西,就有一个年轻姑娘,和一个四十左右岁的妇人来买东西。
两人虽是来买东西的,但眼神却往旁边瞥,温玉顺着她们的视线看过去,发现两人看的却是古氏和留下来帮忙的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