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麦碍于买麻辣烫的客人太多,只冷飕飕地看了她几眼。
也不知道这年代,能不能注册饰食品商标之类的,再不济也能注册个店名吧。
以后别人用就是盗版。
麻辣烫的生意火爆,沈麦忙起来没顾上那刘大姐卖的鸭货,等有时间,才发现对方早就收摊走人了。
“这个刘大姐用我们家的名号卖鸭货,万一出了事,再连累了我们。”
沈麦思考片刻,进屋找了个硬纸板写了一串字——本店沈家鸭货暂停售卖。
杨仲南看这字,由衷赞叹:“媳妇,你写的字真漂亮!”
这年头会写字的可不多,杨仲南小时候跟着扫盲班学过,也只认识几个常见字。
可沈麦之前不是说一直被关在家里吗,怎么会识字?
沈麦也想到了这一点,忙道:“我这是跟着我亲爸学的,他是下乡来的知青,教过我。”、
这话没撒谎,毕竟原主的爸爸真是知青,丢下她们回了城,后来生的孩子都跟她差不多年纪了。
沈麦想着,突然觉得她这身世背景很熟悉,跟自己看的一本年代文小说差不多。
她没当回事,同杨仲南收拾好后去了菜市场。
杨仲南去买鱼,沈麦去找合适的菜摊和肉摊子。
菜摊子好找,说好送货时间后,沈麦去挑猪肉铺。
有家是个老字号了,猪肉新鲜,从不缺斤少两。
沈麦相中了这家。
老板道:“市面上瘦肉一斤九毛,五花肉一块二,我就按最低价给你,瘦肉七毛五分,五花肉一块,我这边亲自给你送过去。”
“好,那就这样定了。”这价格在沈麦的预算范围内,况且这家的猪肉最新鲜,她自己吃也放心。
两个老板谈好了生意,在等杨仲南的功夫又聊起了别的。
老板:“我先前合作的那家养猪厂就负责宰猪,合作了好几年,最近居然要倒闭了,唉,真是人生无常啊。”
“是我们镇上那家?”
“对啊,他们养猪厂新进了一批设备,可以把肉碾碎,结果弄出来的猪肉没卖出去,真是的,这年头谁喜欢肉泥啊,自己又不是不会剁,全都砸手里了!”
肉泥?
沈麦心中有了一种猜测,她激动起来。
若真的像她想的那样,他们可能就要发了啊!
沈麦兴奋地拽着杨仲南去了养猪厂。
养猪厂好歹也是个大厂子,在前几年赚的也不少。
按理说,工人应该是很多,但沈麦远远看过来,就发现这里竟然荒废地不成样子。
不仅没有多少工人,连养猪厂的名字都掉漆了。
偌大的工厂只传来几只猪叫声,他们绕了一圈,总算在猪圈那儿看到了一个人。
那男人提着喂猪的桶正好过来,五十多岁的年纪,头发半白,在看到沈麦他们时有气无力地挥挥手。
“你们来买猪肉的吧,我们不卖了,剩下的几头猪,都是要分给工人的抵工资的。”
沈麦却说:“你误会了,我是听说你们有新机器,不知道能不能参观参观?”
闻言,黄振华当即板起脸来,防备道:“你们怎么又来了!回去告诉你们厂长,那批机器是老子的心血,就算是砸手里也不可能低价让给他!”
说着,还要轰他们走。
杨仲南虽然不懂沈麦为什么对人家的机器感兴趣,但这不妨碍他护短护媳妇。
当即就挡在了沈麦的面前。
他这人高马大的,粗粝的眉头紧拧着,黄振华还真被唬了一跳:“你还想打人啊?!”
“谁不准欺负我媳妇。”杨仲南脸色不好看。
沈麦站在他身后,忙道:“叔你别误会啊,我们根本就不认识什么厂长!”
沈麦将他们的来历说地清清楚楚,见黄振华冷静下来才说:“我来就是想跟您做交易的!”
做交易?
剩下的两个男人都震惊了。
杨仲南以为自己媳妇儿是来买小猪崽子或者来看杀猪的。
怎么还能做上交易了?
毕竟这里可是工厂啊,他们老百姓的,怎么跟人做生意?
杨仲南倒不是瞧不起沈麦,只是这故事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料。
黄振华听后也是狐疑不信。
“你一个娃娃能谈什么交易?快走走,别耽误我喂猪。”
被撵着走的沈麦:???
沈麦:“我说的是真的啊,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不出一个星期,工厂绝对能盈利,一个月内,绝对能做大做强!”
偌大的一个工厂,她这一句话就做大做强了?
黄振华好笑,敷衍道:“是是是,做大做强,你们赶紧走吧,我喂完猪就能放工了!”
沈麦:???
“我说真的呀,”沈麦不甘心,“不是说你们家的机器能做肉泥吗,那加工成丸子也不成问题吧,我敢打包票,这丸子绝对能大卖!”
沈麦对各种丸子类的销量很有信心。
在后世,这牛肉丸蟹棒甜不辣鱼豆腐等等,都是麻辣烫销量中的半壁江山啊!
她还可以做点关东煮,冷锅串串,做卤鸭的时候,也可以放点丸子类。
甚至还能做炸串、炸串卷饼,骨肉相连五香鸡柳大鸡排通通往里面加。
总之, 这笔买卖只赚不亏。
当务之急,是怎么忽悠,哦不,说服对方让他们空手套白狼。
因为沈麦赚钱的能力再怎么强,靠着她的小店,在一个小镇上,短时间赚够买大型机器的钱,实在是天方夜谭。
可这黄振华……
“哈哈哈,丸子有什么好吃的,人家都吃大块的肉,退一万步讲,人家要吃丸子,不会自己做吗?”
黄振华苦笑:“要是能卖,我早就卖了,走走走,两个小娃娃也过来班门弄斧,赶紧走吧!”
哐当一声。
大门关上,他们连人带车的都被撵了出来。
沈麦:这老头怎么就不听劝呢?
杨仲南见沈麦沮丧的不行,虽然心里也疑惑,但还是沉声劝解:“要不还是先回家,等以后再来?”
沈麦看着紧闭的大门,叹了口气:“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这可是赚钱的机会啊,多么紧急,明天她还来!
时间不早,沈麦和杨仲南回了村。
锃亮的自行车穿梭在乡野田间,走着走着,有人拦住了他们。
“我跟你们打听个事情,你们村的杨伯生知道吧,他家的自行车和你们家的这个一样不?还盖了新房子?缝纫机手表也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