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脸悲愤的阮锦荣,铁蛋儿的心情很好,特别大方的拍了拍阮锦荣的肩膀:“大舅舅,你放心,只要我知道的,我一定会原原本本都告诉你的。如果也有我不知道的。那我肯定会去问爹爹的。”
阮锦荣叹了口气,好半晌,才对着铁蛋儿苦笑道:“那大舅舅就先谢谢咱们铁蛋儿了?”
铁蛋儿嘿嘿笑着,转头对着南宫诩翌认真道:“爹爹,我一定会好好学的。也会认真的教舅舅。”
阮锦荣是欲哭无泪,不经意间就看见了南宫诩翌那一脸欣慰的样子,一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人家根本就是故意这样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铁蛋儿更加上进更加努力的学习。
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求来的学习机会,竟然是因为这样的方式得来的,阮锦荣心头就是一阵悲凉。
还不等他在角落里伤心一会儿, 就听见阮锦晨并无羡慕的笑道:“三哥,你可真幸运。能沾沾铁蛋儿的光。”
阮锦荣原本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一听阮锦晨这话,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咧嘴笑道:“可不是,这都是沾了铁蛋儿的光,这都是托了大姐的福。谢谢大姐,谢谢大姐夫。”
南宫诩翌神色淡淡的道:“也不必专门来谢我。是为了教铁蛋儿,顺便教一下你。你能学多少,看你的造化。要是你能学得好,那我就教你排兵布阵。”
阮锦荣狠狠的掐了阮锦晨一把,疼的阮锦晨龇牙咧嘴:“干什么。不会痛啊!痛死了。我说你这是怎么回事?”
阮锦荣咧嘴笑道:“会痛啊,那就代表是真的。小弟,我大姐夫说要教我排兵布阵。”
阮锦晨狐疑 看了南宫诩翌一眼,眼神中带了几分疑惑,很明显,对南宫诩翌的身份,有几分怀疑。
阮锦荣是一根直肠子的人,倒是没有注意这么多,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盯着南宫诩翌:“大姐夫。你真的会排兵布阵吗?你这么厉害的吗?”
“会不会,等我教了你,你就知道了。”
南宫诩翌慢慢悠悠给鹿肉刷最后一层调料,皱了皱眉头,看了看盘子里所剩不多的调料,眸光暗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阮锦荣这会儿已经兴奋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眼睛里充满着希望之光的对着南宫诩翌道:“学了排兵布阵,是不是就能做骑高头大马的大将军,号令千军万马!”
阮锦荣只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起来了。
男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将军梦,如今看着自己的梦竟然距离自己这样近,阮锦荣整个人都兴奋到了极致。
等阮锦荣兴奋的情绪冷静下来了,南宫诩翌才慢悠悠的道:“你若是学了排兵布阵,那你就有机会成为将军。可你若不学排兵布阵,那就连成为将军的机会都不会有。”
阮锦荣愣了愣,一时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阮锦晨抬手捅了阮锦荣一下:“愣着干啥,还不赶紧多谢大姐夫。要知道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
阮锦荣忙笑道:“是是是,要多谢大姐夫。大姐夫,你放心,从今以后,你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你让我宰牛,我绝对不会杀鸡。”
铁蛋儿在边上,一本正经的看着阮锦荣,十分心疼的道:“大舅舅,牛要犁地,鸡要生蛋, 不能杀。”
“嘿嘿,是,不能杀,不能杀。铁蛋儿说得对,说得对!”
一下子找到了人生方向的阮锦荣,整个人都像是活过来了一样,眉目中带着的那种灿烂之色,实在是让人不得不多看两眼。
一看见南宫诩翌抬手将鹿肉取了下来,就赶紧的将刚才洗的干干净净晾在那边的桌子扛了过来。
这说来也怪,这个桌子方才还是阮锦荣和阮锦晨一起从乡亲们的家里抬过来的。
当时一路走,阮锦晨还一路抱怨,说桌子实在是太重了。
可这会儿,他倒像是一个大力士一样,直接就将桌子扛起来了。
“姐夫,你看看,我这力气还行吧?”
看着阮锦荣在南宫诩翌面前显摆,阮锦晨就忍不住吐槽道:“刚才还说扛不动扛不动,非要抬着,这会儿就扛得动了。”
阮锦春将切得细细碎碎的野葱沫子端了上来,含笑道:“刚才扛不动,那是因为没有动力,没有目标。这回儿有目标了,自然是要在大姐夫面前好好表现了。要是你呀,给你一个好机会,你自然也会好好表现的。”
阮锦晨羡慕的看着那边正帮着南宫诩翌切肉的阮锦荣,低声道:“我怕是没这样的福气了。”
阮锦春摇头笑道:“这不见得。大姐夫都愿意教小荣,想必也是愿意教你的。你都不试试看,怎么知道没机会?”
阮锦晨不可思议的看着阮锦春:“二姐,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家大姐夫,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阮锦春咯咯笑道:“这是自然。不然,我们大姐能给他生了两个额孩子。还心甘情愿的带着孩子承受了这么多年的骂名。而且你看咱们大姐夫,一看就是学富五车的人。”
阮锦绣一直在那边听着两个人说话,听着阮锦春这样说,看了看那边一本正经的切割鹿肉的男人,淡淡的道:“他虽然不说是学富五车,可教你,也是足够的。”
阮锦晨也就动了心思了,可刚一看南宫诩翌,就看见他脸色一沉,狠狠的瞪了阮锦绣一眼:“那些年在府里的时候,我会的还有什么没教给你。要教你自己教。”
“你!”
阮锦绣咬牙切齿的看着阮锦晨,脸色难看到了极致,好半晌,才恼怒道:“教就教,还挡谁没念过书一样。”
阮锦晨狐疑的看了阮锦绣一眼。
虽说从小就觉得,自家大姐和旁人家的大姐不一样,懂得比较多。
可也从未知道,自己大姐还是念过书来的。
这边的官司还没断完,那边的阮长青就笑嘻嘻的过来了:“绣儿啊,你也是念过书的人啊。那明儿你跟着爹一起去镇上,咱们父女三人一起抄书,一个月能有十几两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