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山抹孤鸿2024-11-23 09:591,115

随着天气的转暖,春天的雨季来临,连绵的细雨,断断续续下了十来天,往远处看去,烟雨朦朦的,诗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其实蜀地的三月,也是很有特色的,新出的绿芽,被绵绵细雨清洗得,犹如碧玉翡翠,颤动的枝叶,闪着绿莹莹的光泽,充满了盈盈生机,烟雨朦胧的天气,加上傍晚时分的炊烟,一副静溢的乡村景色,犹如画圈。

罗五娘很喜欢下雨,每当下雨的时候,一家人就哪里也不用去,全都会窝在家里,几口人聚在一起,做着针线聊着天,说说有趣的事情,那种欢快的气氛,让人心情愉悦。有时候无聊时,她也会盯着屋檐,看着雨滴一滴一滴的往下落。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刘家有二亩田,现在春耕时节,村里有好几户人家己经开始培育水稻苗了,刘旺根也拿出去年留下的稻种,准备育苗。

这个时代是没有育苗机,这种高科技产物的,只能以传统的方法育苗。比起现代技术,这些是要麻烦很多,但是大家都是做惯了的,也不觉得什么。

水稻一年的产量,主要是看稻种的好坏,还有土地是否肥沃,这里的水稻亩产大约二百斤左右,比现代亩产一千斤差得太远,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稻种没有经过改良,还有施的肥不给力。

罗五娘见刘旺根拿了稻种就准备倒盆里浸泡,忙拦住了他:“这些稻种先不要浸泡,我们挑选一下,做种子的,自然是大粒饱满的种子,才能长得好,结出的稻子也会更大颗。”

刘旺根以前从来没有挑选过种子,也没有见村里有哪一户人家有这样做过,但是罗五娘这样说,而且也没费什么事,也就同意了,问道:“这些你听谁说的,真的管用?”

罗五娘挑选着种子,头也不抬的说道:“还不是听老人家说的,我年纪轻,又没种过几亩地,哪里会知道这些,不是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现前。“咱们试着弄弄,也没有损失。”

刘旺根无所谓,这没什么坏处,也不会耽误育苗,就帮着一起挑选起来。

别说,这不挑还不知道,仔细一挑选,果然有很多谷粒儿,是半粒子,还有些表壳上己经发霉,这些都给挑选了出来,小半袋稻种,居然挑出三分之一的不良品出来。

稻种少了三分之一,刘旺根惦量了下重量,也不知道够不够种二亩地,他想了想,不够也没办法,家里己经没有稻种了,若是实在不够,到时候别人家插秧剩下的秧苗,他就去要一点来插,主意打定妥当,就动手育苗。

刘旺根将一个略大的木盆里装上温水,然后将经过挑选的良品稻种倒了进去,伸手进去搅了搅,稻种随着水力旋转。

因为现在天气还有些冷,稻种不易发芽,所以浸泡种子,都会用点热水来泡,罗五娘伸手试了试水温,微温的水,只是比手暖和一点,水温太高,容易将种子烫坏,水温太低,又不易让种子发芽,所以这个度很难把握,不过罗五娘觉得这个水温,还是有点偏低,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这个时代没有温度计,自己也掌控不好温度,若是一不小心,烫坏了稻种就糟了。

继续阅读:第67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罗氏五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