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张氏给的二千二百个铜子,罗五娘手中的钱,加起来有四两多银子,她决定按原计划,先买些鸡鸭回来养,现在天气暖和,成活率会比较高,养上二个月就能下蛋,以后自家就有蛋吃,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拿粮食去跟人家换鸡蛋吃,自家吃不完的,还可以拿去卖掉,也能换些钱花,而且养鸡鸭什么的,也用不着粮食,弄些菜叶拌着谷糠给它们吃,让它们自己再找些小虫子吃,也足够了。
以前没有养鸡,是因为张氏身子不好,有时候自己都顾不过来,哪还有精力养鸡,再说养鸡总不能关在家里养的,但是放在外面,也要时常去看看,若不然跑进人家的菜园子,吃掉人家的菜叶,这不平折无故的得罪人么,刘旺根也不常在家,也没法帮忙养,所以才会弄得吃个鸡蛋,还得跟人家换。
刘旺根还是很赞成养鸡的,庄户人家,哪家家里没养上十几二十只鸡的,养着不费什么粮食,而且有时候手上紧,没钱花的时候,抓上只鸡去镇上,就能换回一百来个铜子,很划算。
在家里商量妥当了,罗五娘就跟着刘旺根去镇上,挑小鸡、小鸭仔,到了生畜市场,卖家畜的很多,人山人海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声音,还有家畜的叫声,闹闹腾腾,热闹是热闹,却也吵得让人受不了。
两人转悠了半响,刘旺根没养过家畜,也不知道怎么挑,看来看去都觉得差不多,无从下手,罗五娘却是懂的,拉着刘旺根在一个摊位停下。
只见用竹遮围了一个较大的圈,矮矮的,只到小腿这么高,里面关着足有几百只小鸡,叽叽喳喳的,闹腾得很,罗五娘就是看中了这些鸡,跳来跳去,很精神的模样,也不像其它的鸡仔,人来人往中吓得直发抖,她看着不错,就示意刘旺根,就这家了。
刘旺根会意,拿了萝兜放在罗五娘旁边,罗五娘跟摊主谈好价格,十个铜钱一只,价格跟她打听来的差不多,也就不再讲价了,伸手就将看中的鸡仔抓进了自家的萝兜里,挑挑拣拣一番,尽量挑选择那些看上去像母鸡的鸡仔,母鸡才会下蛋呀,不过公鸡也不怕,长大了可以捉了来卖,反正都不会亏的。
罗五娘选着精神头好的,挑了三十只放进萝兜,付了三百个铜钱给摊主,银货两讫,罗五娘又寻着卖鸭仔的摊位去,刘旺根挑着萝兜跟在她身后。
以同样的方法,挑选了三十只鸭仔,鸭仔同鸡仔的价格一样,鸭子虽然比鸡大些,但是买鸭子的人比买鸡的少一些,所以鸭仔的价格也上不去,跟鸡仔的一个价,连同鸡仔的,总共付了六百个铜钱出去,罗五娘觉得钱还真好花,一下子就花出半两多银子了,买好鸡、鸭仔,两人也不好再闲逛,挑着东西就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