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急的在原地打转,手不住得揪着胡子。
孟无常沉思片刻,忽然开口:“若真如此,韩王府怕是早有图谋……我得去一趟康义府。”
“不行!”
苏青突然跳了起来。
“你的身份……若是去了康义府被认出来,怎么办?”
姚俪眨着疑惑的双眼:“孟无常什么身份?怎么还跟韩王府有牵扯?”
苏青表情顿时一僵。
倒是孟无常面色不变,随口解释道:“苏青的意思是,追杀我的人,可能也在康义府,说不定就和韩王世孙有联系。”
姚俪露出了然之色。
“对哦!当初第一次见你,你一身的伤,腿都断了,身上背上脸上好多的伤……我一直也没问,到底是什么人追杀你啊?”
孟无常眼神一闪,脸上线条陡然间紧绷。
“这人,早年害了我亲生父母,后来又杀了姨夫姨母,与我有不共戴天之处!”
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透露出几分惊心动魄。
姚俪樱唇微张,讷讷道:“我、我不知道,对不起……”
姚俪没想到孟无常身世这么可怜,孤苦伶仃的,怪不得第一次见他时,总觉得他求生意志不怎么强,总是一副游离世外的样子。
想想看,任谁遭到了这样的打击,都很难再振作。
“你道什么歉?该道歉的人应该是我才对。此人身份很高,手下能人又多,日后恐怕会连累到你。”
孟无常脸上露出了一丝歉疚。
姚俪挑眉哼了一声,双手叉腰。
“身份地位高又怎么了?这种人坏事做尽,肯定要遭报应的。我是那种不讲义气的人吗?什么连累不连累的,大不了换个身份从头开始。”
孟无常眼底闪过一丝讶然。
姚俪觉得,孟无常大概是很没有安全感。亲人接连去世,也是怪可怜的。
想到此,姚俪不由得对孟无常生出了一丝怜悯。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们先卧薪尝胆,好好筹谋,总有一天能为你家人报仇的!”
孟无常心绪震了震,忽地低下了头。
“报仇自是要报的……”
站在一旁的苏青眼看着自家殿下眼里有了光,眼神越发坚定,心中那个激动啊!
殿下,您终于肯振作了!
但被警告过两次后,苏青不敢随便再说话了,只能在心里手舞足蹈。
“咳咳!”苏青用力咳嗽了两声,“若是要去康义府,就得早点出发。三日后,府衙将会发放一批盐引,到时齐寿必会出席。”
孟无常点点头。
姚俪也跟着心思活泛起来。
康义府,一州知府,估计和前世的省会城市差不多,不知道会有多繁华热闹啊?
呆在平县这几个月,虽然有吃有喝,也有热闹看,但真的是很无聊。
“我能去吗?”
姚俪眨着大眼睛,一脸恳切。
苏青刚想说你不是在守孝,结果就听到自家殿下开了口。
“好。”
姚俪欢呼一声,在原地蹦了两下,接着抱住了孟无常的胳膊。
“太好啦!”
苏青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孟无常的眼底,有着一丝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温柔。
“我这就回去安排!”
姚俪当下就准备回去,走到门口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摸出两个荷包,扔给了苏青。
苏青下意识接住,打开一看,眼睛白花花的银子闪了闪。
一个荷包里装的是银锭,都是五两十两的;另一个荷包里则是一叠的银票!
这寡妇还真有钱!
苏青忍不住感慨。
“殿下要去康义府,真要带上这寡……咳咳,带上赵太太?”
“等出门了,记得改口,叫她姚姑娘。”
孟无常眉头轻蹙。
从苏青嘴里听到赵太太,他总觉得很别扭,很不舒服。
苏青:现在是纠结称呼的时候吗?
“韩王世孙可就在康义府!说不定还有韩王身边的其他人,若是殿下被认出来……”苏青忧心忡忡。
“我这脸,你觉得谁能认得出来?”
孟无常面无表情地说着。
苏青看着他脸上那道几乎贯穿左右的伤疤,一怔,心里把太后那帮狗腿子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
“殿下不必太过在意,等时局稳定,属下让人去把最好的太医找来,定能帮殿下恢复从前的容貌。”
孟无常扯了扯嘴角:“此事不必再提,先说说韩王孙子的事。”
就算神医再世,也不可能让这么大的伤疤恢复原状。
孟无常早已放弃了希望。
苏青神色一紧,急忙将他所知的情报尽数道来。
另一边,姚俪回了宅子后,立马把福婆子几人叫到了一起。
“上次常山寺没去成功,我打算明日再去一趟,可能要多住几日,虔诚拜佛。最近家中事情不断,说不定就是因为我们拜佛不诚。”
福婆子一听,顿时诚惶诚恐。
“太太说的极是,只希望菩萨不要怪罪。”
静如有些不信,平日里太太就不像是个虔诚的信徒,但她只把疑问藏在了心里,没有问出口。
“到时候我会让孟大侠和他的朋友们护我出行,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姚俪说的煞有介事,“至于府里的事,就暂时交给你们了。安福不在,外院的事,福妈妈你暂时管着,内院就静如和燕儿你们两个负责。”
福婆子和静如同时点头,倒是燕儿,头摇成个拨浪鼓,眼巴巴地看着姚俪。
“太太不带我吗?”
“我这是去烧香拜佛,又不是去游玩。”姚俪有些好笑地看着她。
燕儿扁了扁嘴,委委屈屈地退到了一旁。
其实如今府里下人少了很多,大多都是按部就班地做事,没那么多需要管的。先前让安福发还卖身契,走的人不少,如今这宅子里的下人只剩二三十个,基本上都是签了活契的。
“其他的我不担心,倒是西院的柳叶和小泰平,你们得多注意些,好好照顾那孩子。”
交代完后,姚俪带着两个丫鬟开始收拾东西。
出门从简,姚俪只准备带两身衣裳鞋袜,然后就是银子,其他的都不准备带。
燕儿眼泪汪汪的,觉得自家太太这次出门肯定要吃苦受罪。
静如更理智些,劝着姚俪多带了一些东西,比如梳洗用具、银质首饰,以及银箸银碗等等。甚至还让人准备了一袋子铜钱和零碎的银子。
用她的话说,在外头,财不露白,免得被人惦记。就算是那些僧人沙弥,难保没有见钱眼开、心生歹意的。
姚俪深以为然。
要不是确定静如真的是个土著,她都要以为这丫头是穿越或者重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