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白菜炖粉条2023-03-06 10:142,750

   我一直认为,战场上常败不死的人,除了运气好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没有硬拼,没有抱着必死的决心做无谓的牺牲。如果在没有胜利希望的战局下,仍然坚持死战不退,别说你是历史上血肉之躯一个脑袋两条胳膊的关羽关将军,即便是传说中神勇无比羽化成仙的武圣“关胜帝君”,照样是玉石俱碎倒地成鬼。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不掉就装死甚至暂时投降,是个行之有效屡试不爽的好方法。刘备是这样做的,也教导关羽、张飞等弟兄们这样做,不要太在意一场战斗的胜负,不要太心疼一座城池的得失,这一切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活着。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哪怕输得一干二净,只要活着,还有翻盘的机会;哪怕是被人打爬下了,只要活着,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如果无谓的牺牲了,就不再有任何可能,心中的抱负也就永远无法实现。

  所以有时候死不伟大,活着才伟大。

  这一顿鞭子打了谁

  刘备几番出生入死,虽然没有立下拿得出手的丰功伟业,但起码也是忠心耿耿为国家出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多少还算有所斩获。

  因此黄巾起义被镇压以后,刘备终于从临时志愿者转正成了国家干部,他当上了中山国安喜县的县尉。

  县尉是个什么官呢?详细点说县尉是县令手下的官职,掌管一个县里治安捕盗一类的事务,类似于衙门这么一个职务。在今天来看这是一个不小的官职,不过在当时只能算是一个小官。

  小官也是官,好歹算是混进编制队伍了,说明那么多仗没有白打,那么多兄弟血没有白流。

  好好干吧,平凡的岗位照样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干好了也是很有前途的。

  但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没过多久,刘备就当不了这个官了。

  不是刘备和孙悟空一样心气太高,不想干这么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而是政府不让他干了。

  东汉政府下达公文,命令各地淘汰一部分因军功当官的人——淘汰的正是刘备这样的人。

  当然,鉴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很强的,要想保住官位也不是没有办法:

  一是让后台出来说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嘛告诉我们,可见后台很重要。

  二是出钱,有钱能使鬼推磨。东汉末年买官卖官也是司空见惯了,比如曹操他爹曹嵩同志就是花一亿万钱买的太尉官职。连位列三公的太尉都能用钱买到,还有什么官职不能买?很难说这次淘汰官吏是不是政府创收的又一次大好机会。

  可刘备既没有后台,也没有钱。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备非常郁闷,非常恼火,这不仅仅是丢官的问题,还意味着政府根本就不待见他们这帮人,需要的时候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一脚踢开。

  朝廷上下贪官污吏满地走,而像他这样一心报国、忠正廉洁的有志青年却报国无门,怀才不遇。

  在这样的世道,要成一点事真的很难。

  即便是他们死心塌地的为朝廷出了那么多力,流了那么多血,死了那么多兄弟,照样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一切的一切,原来都是无用功。

  实在太气人了。

  几天后,中山国的督邮来到了安喜县办理公事,其中一项重要的公事就是罢免刘备等人的官职。

  刘备迫切想见督邮大人。即便是被罢官,他也想罢个明白,给督邮大人说个清楚,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报国安民的抱负,有出生入死的功劳,做这个县尉不只是完全够资格简直就是大材小用——说不定还有保住官职的一线希望。

  便鼓起勇气厚着脸皮前去求见。

  便被无情地伤害了。

  在督邮大人下榻的门口站立了N久之后,刘备得到的回复是:督邮大人身体不舒服,不能接客。

  刘备是个明白人,明白督邮大人这病是装出来的,真正的原因是督邮大人根本就不想接见一个几个时辰之后就要被免职的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不,严格来说已经是个草民。

  督邮大人认为接见这样一个草民,不只是浪费时间,简直是浪费感情。因此,督邮大人合情合理地拒绝了一个草民的不合理要求。这是他多年以来养成的良好习惯,丝毫不觉这有什么不妥当。

  刘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怎么也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一把无名之火了。出了那么多力,流了那么多血,死了那么多兄弟,却依旧不受朝廷待见,甚至不受一个督邮待见。奈何不了朝廷,奈何不了社会,还奈何不了你一个小小的督邮么?

  他气冲冲地回到县尉,带上了办公,叫上了兄弟们,第二次去找督邮。

  宾馆门口的办公人员不明白刘备为何去而复返,他只明白一点——来者不善。

  因为刘备身后跟着一票肌肉男,这帮人手里还拿着绳子、棍子和鞭子等凶器。

  刘备带着兄弟们夺门而入,冲进了督邮睡觉的房间,把正在床上的督邮大人绑成了一个粽子,扔了出来。

  然后,刘备郑重其事地将县尉的印章挂在督邮大人的脖子上,不就是要拿走印把子吗?给你,老子不稀罕。

  接着,刘备把督邮大人绑在了拴马的柱子上,轮起马鞭劈头盖脸地抽了下去,打得督邮大人哭爹喊娘,哀号不断。

  鞭打加杖击,足足持续了一百多下之后,刘备拔出陪剑准备给督邮大人一个痛快的。

  一桩草民残杀特大命案眼看就要发生了。

  片刻之前目中无人的督邮大人,此刻早已屁滚尿流,眼看着要因公殉职,他说出了一句话,一句救命的话:我也不想罢你的官啊,只是奉命行事啊。

  是啊,这个可恨的家伙也不过是个供人驱使的棋子罢了,不是他的错。算了,饶他一命吧。

  刘备收起凶器,上马扬鞭,开始了逃亡生涯。

  鞭打督邮这笔帐,后来被罗贯中运用乾坤大挪移神功记在了张飞身上,似乎粗暴的行为只符合张飞粗野的形象,而刘备打人则有损仁义的形象。

  其实,即使张飞参与了这次暴力事件,他也只是一个从犯,真正的主谋还是刘备。

  仁义只是刘备的第二属性,他的第一属性是男人。

  而任何一个男人都是有尊严的,即便他只是个无名之辈。

  当一个男人的努力成为徒劳,付出被人无视,尊严被人践踏,他的愤怒就是顺理成章。

  真实的刘备,正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会喜会怒的男人。

  扬鞭东指即天涯,借问何处是我家?

  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在打了一顿解气的鞭子之后,刘备付出的是逃亡的代价,在颠沛流离中远远地逃离中山国,再考虑重新找工作的事。

  考虑到找其他工作实在太难,继续从军还算有点工作经验,而且这也是唯一比较靠谱的道路,刘备带着他的兄弟们再度从军了。

  好在乱世中,从军的工作一直有相当大的人才缺口,找工作远远没有今天这么艰难。刘备先后在下邳一带参加工作,随军作战,立下了一些战功,终于又当上了。

  可惜好景不长。同样的职位,他同样没能干多久。

  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政府不让干了,而是起义军不让他干了。

  刘备在高唐县的县尉任上也许是由于工作出色,也许是县令因公殉职有了空缺,他很快升迁为县令。但是年景不好,赶上这么个乱世,大家混口饭吃都不容易,好多人没饭吃,就只好去造反。到最后,起义军比他手下的地方部队多出了N倍,他这个由武装部长升迁的县令,还怎么管这个地方?

  到后来,居然就被起义军赶出了县城。

  别说是被起义军挡着回不了,就是起义军主动把城池让出来,刘备也注定回不去了。丢城失地,这责任追究下来恐怕也够严重的。

  刘备只好再次逃亡。

  在这乱世之中,漂泊似乎是他的宿命。

  逃亡的辛酸,刘备渐渐有了深刻的体验。为早日终结逃亡生活,刘备决定去投奔一个猛人。

  按理说,刘备这样一个资深流浪者兼畏罪潜逃者,是不招猛人待见的。但他相信,这一个猛人会是个例外。

  刘备如此有信心是有原因的。因为早在十多年前,他和这个猛人就有了不一般的交情。

  这个猛人正是刘备的师兄公孙瓒。

  当年毕业分别之后,刘备为找工作犯愁,公孙瓒师兄却是一点也不愁,他本来就是个公费定向生,打哪里来回哪里去,继续回辽西做他的官只是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继续阅读:第153章 风水宝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戏侃三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