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1
時:夜
景:军营-大帐篷内
人:周生辰、时宜
△周生辰躺在卧榻上,身上草草盖着件披风,竟然已经睡着了。
△一盏灯烛在屋内,静得没有一丝波动。
△时宜跪坐在周生辰身旁,把他身上的披风拿走,悄悄地把自己身上的狐皮盖在他的身上。
△周生辰在睡梦里,疼得蹙眉,额头上都是汗。时宜心疼地掏出帕子,给他一点点擦汗,又去看了一眼食盒。
△时宜不忍心叫醒周生辰,可又怕耽误吃药。
时宜:(OS)再不喝,药要凉了。
△时宜狠下心,轻推了下周生辰。周生辰完全没反应。
△时宜不得不拍得重了些。周生辰反射性地惊醒,一把扭住时宜的手臂,将她制在了卧榻上。时宜脱口而出一声“啊”。
△周生辰皱着眉,在高烧下,模糊地看着时宜的脸。他认出是时宜,仓促地松开时宜的手臂,强撑着自己,跌到一旁。
周生辰:……为何在这里?
△时宜焦急地望着他,想开口,嘴巴张了张,可又说不出话来。
周生辰:(苍白着脸,勉力微笑)担心师父?
△时宜猛点头,她回了神,马上打开食盒,小心地端出了汤药。
周生辰想要拿过来药碗,手一挥,恰好打到了时宜下午摔破的淤青处。
△时宜又是一声惊呼,痛得腿一软,跪在了地上。药碗应声而碎。
时宜:(OS)药!
△时宜内疚无措地看着一地碎渣,她要去捡。
周生辰:(拉住她的衣袖)不要动。
△时宜愣了一下,马上拿起一块碎片,不由分说地跑了出去。
周生辰:时宜!
場:2
時:夜
景:军营-营地
人:时宜、周生辰、军医
△营地内,军医睡在半敞开的棚子里,盖着厚厚的棉被。时宜借着月色,跑入棚子,眼睛红红地拍军医的手臂。
△军医揉着眼睛坐起来。
△时宜举着手里的碎片,泪眼模糊地递给军医。
军医:(茫然接过)这是什么?
时宜:(OS)药碗的,是药碗的碎片!
△军医借着月光,刚要仔细看,棚外已经传来了解释的声音。
周生辰:(声音沙哑)本王没留神,将药碗摔碎了。
△军医立刻站起身。
军医:殿下。
周生辰:(颔首)劳烦你,要重新煎药了。
军医:小的这就去,就是……要再等一个时辰。
△周生辰微微颔首。军医行礼,匆匆而去。
△周生辰对时宜招手,时宜愧疚地走到他面前,双眼红红。
周生辰:(给她披上狐裘)一碗药罢了,耽误一个时辰死不了人。
場:3
時:夜/清晨
景:军营-营地
人:时宜、周生辰、军医
△Cut周生辰接过药碗,一饮而尽。
△周生辰随意把药碗递给军医,挥了挥手,军医把药碗放入食盒。时宜又递给他一包碎片,是用帕子包裹的,军医一同收妥,行礼退下。
△周生辰长出了一口气,面色苍白,早就耗尽了体力。
△时宜小心地锁上帐篷的门,她搬来一个独坐小榻,搁在卧榻一旁。
周生辰:(好笑)这是做什么?
时宜:(OS)无论师父说什么,我今夜都不走了。
△时宜没理会周生辰,又去抱来许多的书,放在卧榻旁。
△她偷看了一眼周生辰。
周生辰:打定主意了?
△时宜点点头。
△周生辰本就气虚,强撑到此时,已经不剩什么力气。
周生辰:这些日子,我怕毒伤难愈的消息传出去,没让军医守过夜,都是晓誉和天行在。
△时宜笑着点头,按住心口。
时宜:(OS)他们能做,我也可以。
周生辰:(忍不住一笑,指另一处的卧榻)倘若乏了,睡在那处。
△时宜得到了“准许”,开心笑了。
△她想扶周生辰躺下,周生辰抬手,制止她。时宜不敢违抗,只好担心地望着周生辰,看着他艰难地避开受伤的手臂,躺了下来。
△时宜没一刻耽搁,把锦被盖到了周生辰身上。
△时宜发现周生辰睡着了,轻轻将下巴放在自己的手臂上,趴在卧榻边沿,看着周生辰。
时宜:(OS)今天师姐和师兄都说错了……到后日才是整整十九个月,你离开王府的十九个月。
△时宜微微张嘴,将自己在心里演练千百遍的两个字,用极不自信,极轻的声音,说了出来。
时宜:(几乎听不到声音,极低)师……父。
△时宜叫完,心中喜悦,抿嘴笑了。
△门处有阵阵轻响,时宜发现帐篷门没关紧,跑过去,关牢。
△她背后,周生辰悄然睁了眼,笑着看时宜。显然,他听到她的话。
△在时宜回身前,周生辰又闭上眼,装睡,佯装什么都未发生。
时宜:(OS)等我再习惯几日,就郑重其事给你请安。
△时空过。清晨。
△特写,油灯已经熄灭了。
△时宜趴在卧榻边沿,睡得香甜。
△帐外,隐隐传来马蹄声,还有依稀嘈杂的声响。
△周生辰警觉地坐起身,他离开卧榻的同时,把搭在一旁的披风拿起来。披风翩然落下,轻轻遮住时宜的身子,他已经走出大帐。
場:4
時:日
景:军营-大帐篷外
人:周生辰、时宜、谢元(三师兄)、凤俏(四师姐)
△周生辰走出帐篷,看到不远处,一群骑兵下了马。
△谢元和凤俏一身风尘,一人提着一把剑,笑容满面地走到周生辰面前,一看到周生辰手臂上的伤,都收敛了笑容。
谢元:(急问)何时伤到的?为何没有人放消息给我们?
周生辰:(抬手)无妨,小伤而已。
△两个徒弟略微放心。
周生辰:(含笑)你们早了三个时辰?
谢元:(大笑)那些伏兵不堪一击,我和四师妹还嫌慢了呢。
凤俏:(训斥)说正经事!
谢元:(被凤俏训得讪讪)好,说正经的。师父,我们这次从南面来,遇到了一批僧人,是从钟离过来的。
周生辰:(蹙眉)僧人?大梁的军队竟然围攻寺庙?
凤俏:不是因为寺庙被围攻。
谢元:(解释)僧人们见到南来的流民,收留了上百人在寺庙里,后来流民越聚越多,寺庙也无法养得活他们,寺里的方丈就决定护送流民到安全的地方。(苦笑)大家都晓得,长安城有师父在,不会被攻破,自然来了这里。
△周生辰颔首。
周生辰:僧人和流民在何处?
凤俏:流民交人安置了,僧人在城外伽蓝寺。
△突然,周生辰身后的帐篷门被推开,时宜脸色苍白,脚步匆匆跑出。她本是来寻周生辰的,乍一见到师兄、师姐,停住。
谢元:(欣喜一笑)十一?(立刻握住了时宜的双肩,上下打量她)是不是长高了?越发像个大姑娘了。
△时宜抿嘴笑着,点点头。
凤俏:(却很严肃)不是不让你来军营吗?你没练过武,来这种地方做什么?
△时宜被训得不敢妄动,其实早就不怕这个四师姐了,她偷瞄周生辰。
周生辰:(笑)怎么?想让师父为你解释?
谢元:(阻止)好了,好了,师父在这里,你还要教训师妹。(埋怨周生辰)师父你也是的,为老不尊,老想看十一笑话。
凤俏:(冷笑)充烂好人。
△时宜忙着给两人作揖,解围。
△周生辰微笑着,看着时宜温顺可爱的样子,心中涌现出一股莫名的温柔意。
周生辰:想不想去伽蓝寺?
△时宜诧异抬头,回看周生辰。
时宜:(OS)在问我?
周生辰:(看懂了她的困惑)自然是在问你。
△时宜毫不犹豫,笑着点头。
場:5
時:日
景:伽蓝寺外
人:周生辰、时宜、谢元(三师兄)、凤俏(四师姐)、兵士X2
△伽蓝寺外空镜。
△周生辰一行人,步行到伽蓝寺外。
谢元:僧人们都在里边,还有几十个尚未安置好的流民。
△周生辰颔首,看了看身边的人。
周生辰:把兵器留在寺外。
谢元/周俏:是。
周生辰:(两个兵士)你们在外候命,看守马匹。
两兵士:(齐声)是。
△周生辰带三个徒弟,走上台阶,向寺门而去。
場:6
時:日
景:伽蓝寺
人:周生辰、时宜、谢元(三师兄)、凤俏(四师姐)、伽蓝寺主持、南方主持、众南方僧人、众流民
△寺庙内,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众南方僧人衣衫单薄,在露天打坐。
△周生辰等人都披着厚重的外袍,和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伽
蓝寺主持走近。
伽蓝寺主持:(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殿下,这位就是南方来的主持。
南方主持:(双手合十)殿下。
周生辰:(还礼)他们为何坐在此处?
伽蓝寺主持:原本安排了僧房给他们,可是还有一些流民在等候安置,就先让给了流民。
周生辰:(对南方主持)方丈慈悲。
南方主持:(感激地笑)殿下慈悲,能收留流民和我们。
周生辰:(微笑)平民无辜,而大师们都是俗世外的人,谈不上收留。(吩咐谢元)你去将流民送入长安城,妥善安置。
谢元:是。(对伽蓝寺主持)劳烦主持,带本将去僧房。
伽蓝寺主持:(含笑,指寺院后方)将军,请随我来。
△谢元跟着伽蓝寺主持离去。
△一个小和尚宝殿跑出,来到南方主持面前。
小和尚:师父,要剃度了。
南方主持:好,你先去,我随后就来。
小和尚:是。(跑回到)
周生辰:(好奇)是何人,竟要大师在这里剃度?
南方主持:(笑答)是流民当中的一位,在逃难路途中受了我佛感召,想要入我寺为僧……(叹气)可惜,我们的寺庙已经荒废了,今日也只好先行剃度,再作打算。
周生辰:(点头)大师若不嫌,本王愿为你们修建一座新寺。
南方主持:(欣喜)殿下当真?(马上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殿下慈悲,贫僧感激不尽。
周生辰:大师不必道谢,于本王而言,修建一座寺庙并不难。
△周生辰忽然笑着回头,看时宜。
周生辰:(指大殿)大师请先替弟子剃度吧,不要让他久等了。
南方主持:(双手合十)殿下请便,贫僧告退。
△南方主持掉头,去了大殿。
△周生辰带着时宜在寺庙内闲走,也向大殿款步而去。时宜好奇地看着四周,她是第一次来伽蓝寺,自然新奇。
周生辰:十一?
△时宜困惑,看他。
周生辰:新寺的名字,你帮为师想想。
时宜:(OS)我?(指自己鼻子)
△周生辰含笑点头。
△时宜惊喜地笑了,开始蹙眉,认真琢磨起来。
周生辰:(看她如此认真,笑起来)不急在这一时,慢慢来。
△周生辰远远地看大殿,看着殿内男人的背影,总觉得有些眼熟,眼中已经有了一丝警惕。
周生辰:(柔声问时宜)想不想看人如何剃度?
△时宜抿嘴一笑,点点头,跟着周生辰走到大殿门外。
場:7
時:日
景:伽蓝寺-大殿内/外
人:周生辰、时宜、凤俏(四师姐)、南方主持、萧赞(萧综)、小和尚
△大殿静悄悄的。
△一个和周生辰年龄相仿的男人,身穿出家人的灰色长褂,盘膝坐在大殿中,虔诚地双手合十,在接受主持的剃度。
△特写,头发一缕缕落到地上。
△主持在认真给男人剃头,男人双手合十,用余光看到了周生辰,惊讶了一瞬,旋即垂眸,佯作冷静。
△周生辰带着审视的目光,缓步走入殿内,在看到了男人的侧脸的一刻,周生辰也很诧异,他认得这个男人。
△周生辰不懂声色地转身,出了大殿,给凤俏打了个眼色,指那个男人。
△凤俏立刻警觉,轻点头,和周生辰错身而过。周生辰走出大殿,凤俏则悄然走入大殿,慢慢走到那个男人身后。
周生辰:(到殿外,对时宜说)为师带你去看看藏经楼。
时宜:(OS,奇怪)不是说要看剃度吗?
△时宜察觉到不对,回头看师姐,果然,看到凤俏有所不同。
时宜:(OS)师姐要做什么?那个男人有问题吗?
△时宜走了两步,忍不住再回头看。
周生辰:(将时宜的头扭过来)走,不要回头。
△时宜心中一震,跟着周生辰向外走。
場:8
時:日
景:伽蓝寺-大殿内
人:周生辰、时宜、凤俏(四师姐)、南方主持、萧赞、小和尚、将军随从X4
△大殿内,男人听到周生辰的声音,缓缓睁开双眼。
△周生辰背对着他,带走了时宜。
△凤俏冷着脸,步入大殿,对南方主持双手合十。
凤俏:方丈,我要和这位……问几句话。
小和尚:(惊讶)这怎么行——
△南方主持看出有不妥,拦住了小和尚。
南方主持:好。
△南方主持把剃刀放到了托盘里,推了一把小和尚,让他跟着自己离开。
萧赞:请将剃刀留下。
△小和尚不敢辩驳,留下木盘。
△被剃度的男人始终坐在那里,毫不所动,凤俏半蹲下身子,审视地看着萧赞的脸。那张格外阴柔的脸上,有一道明显的伤痕,非但没有破坏容貌,反而平衡了阴柔感,让人过目难忘。
△凤俏刚想要开口问话,男人已经开了口。
萧赞:(轻声)拿起剃刀。
△凤俏愣了一下,完全没懂。
△萧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剃刀拿起。可就在萧赞攥住她手腕的一瞬,却把剃刀塞给了她。
萧赞:(冷声)制住我!
△大殿外的几个流民装扮的人,飞奔而来。凤俏立刻把剃刀抵在萧赞脖子上。
凤俏:(急促地问)你是谁?
△门外的人看到萧赞脖子旁的剃刀,都一下子停住。
萧赞:(没回答凤俏,反倒高声吩咐门外的人)我心意已决,你们走吧。
众随从:(扑通一声跪下)我们死也不会离开殿下!
△凤俏看着这一幕,大概猜到了他的身份。
凤俏:你是大梁的人?!
△萧赞没有回答,凤俏却已经猜到他一定和大梁有关,冷下一张脸,手腕用力。
凤俏:起来!跟我出去!
△凤俏挟持着萧赞,警惕地看着那几个流民,一步步,迈出大殿。
場:9
時:日
景:伽蓝寺-大殿外
人:周生辰、时宜、凤俏(四师姐)、萧赞、随从X4、兵士X4
△凤俏挟持着萧赞,走出大殿。
凤俏:(高声)闲杂人等,速速退下!
△院子里立刻乱了起来,那些打坐的僧人纷纷起身,有些惊慌无措,有些要走,有些却上前,想要救萧赞。
僧人1:(跑着上前)女将军是不是抓错人了?此人同我们一路而来!护卫平民,出尽了力!
凤俏:(冷声)退下!想要命的,都给我滚!
△他们说话的间隙,几个随从趁机扑上去,凤俏一脚踹开僧人,单手撞飞一个随从。萧赞完全没有逃走的意思,任由凤俏摆布,甚至暗中配合她,让凤俏屡次击退几个随从。
△两个士兵听到动静冲进来,齐齐攻向四随从,兵士和随从混战在一起,显然不敌,很快,两个兵士受伤倒地。
△周生辰见状,飞身上前,接连两掌击退两个随从。
△时宜担心地站在不远处,看着周生辰赤手空拳地被四个随从围攻。对方显然都是高手,将周生辰团团围住。
时宜:(OS)师父没有兵器,如何敌得过他们!
△此时,四个随从抽出软剑,齐齐出剑,攻向周生辰。
凤俏:(惊呼)师父小心!
△周生辰空手招架,无法分心,被四个人、四拔剑围在当中,打得难舍难分,险象丛生。
△时宜看得冷汗淋漓,她四处找寻着兵器,看到倒下的兵士身旁有一把还没出鞘的剑,马上跑过去,拿起了剑。
时宜:(OS)太好了!
△时宜猛转身,要扔剑,可周生辰在应对四个随从,看不到她。
时宜:(OS)师父!剑!剑!
△时宜急得想哭。
△就在此时,寒光闪过,一个随从的剑从周生辰的脸边擦过,擦出了一道血痕。时宜大惊失色,猛地丢出去剑。
时宜:(大喊)师父!剑!
△周生辰猛回头,看到一把剑飞向自己,单手接过,反手,挡住了敌人的攻击。拿到剑的周生辰,脱离危险,将四个随从逼得连连后退。
△周生辰始终没有拔剑,在一阵缠斗后,将随从一一击退。
△很快,四个随从都被周生辰击败,纷纷倒在地上。
△在场的僧人上前,齐齐帮忙,制住了几个随从。
△时宜冲到周生辰面前,从怀里掏出帕子,递给周生辰。
△周生辰脸上虽然有伤,接过,擦了擦脸,笑着看时宜。
周生辰:话说得不错。
△时宜愣了一下,猛地想起刚才自己喊出声的“师父”,后知后觉吃了一惊。
时宜:(一时无法适应,很是无措,OS)我竟然叫出来了……
周生辰:(笑)慢慢来。
△周生辰把长剑交给时宜,走向始终静立不动的萧赞。
周生辰:久违了,豫章王。
萧赞:(双掌合十)殿下。
△周生辰眼神示意,让凤俏带人离开。
場:10
時:日
景:军营-大帐篷内
人:周生辰、时宜、凤俏、谢云
△Cut谢云惊讶的一张脸。
谢云:我竟错过了如此的热闹?
凤俏:(皱眉)正经些。
谢云:(耸肩笑,对周生辰告状)干脆把我和四师妹调换一下,让她做师姐算了,整天只会板着一张脸教训我。
△凤俏瞪了他一眼。
△周生辰已经换了一身衣裳,重新包扎过了伤口,她接过时宜递来的一盏热茶,轻抿了口。
△时宜忽然绕到了周生辰面前,深深一揖。
时宜:拜师时,十一没能唤一句师父。今日补上。
△时宜望着周生辰的双眼,满是敬重和深情,周生辰被她的目光触动,略一颔首。
谢云:你能开口说话,师父比谁都开心,何必多此一拜。
△时宜笑了笑,忽然想到什么。
时宜:寺庙那个人,是师父的旧识?
周生辰:(颔首)他是南梁二皇子。早年本王与他曾有过几面之缘。那时他代南梁皇帝和我议和,是位极受宠的皇子,地位仅次于太子。后来不知起了什么变故,开始深居简出,不见外客,连治下的官员见他都必隔纱帘,所以这些年鲜有人见到他。
△几人诧异,未料萧赞有如此身份。
凤俏:(喃喃)我还以为是刺客……
△周生辰略一沉吟,放下茶杯。
周生辰:先将此事密报京师,让陛下定夺。(对凤俏)带他去佛楼,严加看管。
凤俏:是。
場:11
時:日
景:南辰王府-佛楼-院门外人:凤俏、萧赞、兵士X2
△凤俏带着萧赞走到小院门外。
凤俏: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告诉我。
萧赞:(平静)一口斋饭,一个木鱼。
△凤俏点头。
△萧赞正要迈入院门,凤俏又开口。
凤俏:(轻声)就算今日你帮了我,我也不会徇私。
萧赞:我不是在帮你,只是在帮自己逃离大梁。
△萧赞说完,走入。
△凤俏打了个眼色,两个兵士给院门上了锁。
場:12
時:日
景:皇宫-太极殿上
人:崔光、元诩、元子攸、元叉、元雍、刘腾、于忠、众朝臣
△Cut刘腾站在元诩身旁,吐出了一个字。
刘腾:拖出去,寻最闹市处,乱棒打死!
△于忠浑身是伤,被两个侍卫拖出了大殿。他咒骂声,传入殿中。
于忠:元诩!你六岁登基靠得谁?没有我!(挣扎着,喘着气)你早死在那晚了!刘腾你个阉贼!你——
△元诩双拳紧握,却因为惧怕刘腾和元叉,一个字都不敢说。元叉抽出剑,没等于忠反应过来,已经一刀砍下——
△殿内,静得没有半点响声,群臣垂首。
△元雍看了一眼元叉滴血的刀,略一皱眉。
△崔光手握着一把鸠杖,微合着双眸,也好似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听见。
△元叉提着一把滴着血的刀,回到殿中。
元叉:(冷声)还有谁要奏?丞相?(看元雍)
元雍:(垂首)无事奏。
元叉:(环顾四周,无人敢吱声,他一挥手)无事退朝!
崔光:臣,(慢慢地说)要奏。
△众人诧异看崔光,崔光缓缓以仗行走,缓缓到元诩面前。
崔光:臣请陛下,恩准臣回清河郡。
元诩:(着急,脱口问)回去做什么?
崔光:臣这手杖,(吃力举高)陛下可还记得。
元诩:(微笑)自然记得,这是少保七十大寿时,朕命人打造,赐你的王杖。
崔光:汉之礼,老者七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咳嗽着,缓缓行礼)臣已过古稀之年,请陛下恩准臣离朝,撰述魏史,直至终老。
△满朝文武俱惊。
△元诩也满面震惊,却不敢说话,仿佛刘腾才是真正拿主意的人。
刘腾:(含笑,耳语)陛下,还不准奏?
△元诩压住心底万语千言,不舍望着崔光,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按照刘腾的意思办。
元诩:朕……准奏。
場:13
時:日
景:皇宫-宫门内
人:崔光、元子攸
△元子攸追上崔光。
元子攸:太保!
△崔光拄着拐杖,凝住他。
元子攸:(轻声劝说)太保一走,朝中更无人能压制刘腾了。
△崔光苦笑着,望着太极殿。
崔光:(长叹)臣有心,却已无力。(拱手)临别有一句话,送给殿下。
元子攸:太保请说。
崔光:若想活命,自请一处封地,速速离开洛阳吧。
△元子攸愣住。
元子攸:太保忘记了,我和崔氏还有婚约?
崔光:(深叹)忘了吧。
△崔光持鸠杖,慢步而行,落寞离开宫廷。
△元子攸驻足原地,眼中一扫方才的诚恳谦虚,冷意渐沉。
場:14
時:日
景:皇宫-皇帝寝殿内
人:胡太后、元诩、元子攸、刘腾、众侍卫
△寝殿内,气氛诡异。
△元诩和元子攸两人陪着胡太后用膳,但殿内除了刘腾,没有多余一个宫女和内侍,全是手握刀柄的侍卫。
△胡太后一口口喝着酒,几乎没有停。元诩放下玉筷。
△胡太后突然一只手按住元诩桌畔的手。
胡太后:吾儿……可曾夜半惊醒过?
元诩:(喃喃)儿臣……
胡太后:(一笑,又问)将娘关了数年?你心中可有愧?
△元诩脸色一白。
刘腾:陛下,公卿都在外候着呢。该走了。(说着,强行、缓缓地拉开太后的手)
△元诩担心地看着太后,却被刘腾催促着,离开寝殿。
胡太后:(哽咽)诩儿……你真想一辈子把我关在这儿?
△元诩停住脚步,背对着胡太后,双眼泛红。
元诩:母后……安心在后宫颐养天年吧。不要再干涉朝政,使自己身履险地了。
△元诩说完,快步而去。
△胡太后恨得咬牙,一把推翻了矮几。
胡太后:刘腾你个阉贼!软禁太后……挟持君上!本宫错信了你!
△元子攸默默放下玉筷。
元子攸:(平静)太后息怒。
△胡太后转而看他。
胡太后:(嗤笑)本宫险些以为这殿中无人了!(笑)好啊,好……掌权的都走了,留在这儿的是被囚禁的太后,永无册封之日的太子……
元子攸:太后若还想挣出牢笼,请听臣一言。
△胡太后静住,缓缓回头。
元子攸:(缓缓抬眼)各自哀怨,你我都逃不过一死。相助才是出路。
△胡太后醉眼惺忪,打量着元子攸。
胡太后:心腹为救我,一个个被刘腾杀光了。如今的我还能做什么?
元子攸:我会救你。然后,你给我想要的东西。
△胡太后上前一步,逼视元子攸。
胡太后:(压低声音)你想要什么?
元子攸:太子之位,册封之礼,要——(不再说)
△胡太后了然于心。
胡太后:(一笑,轻声)皇位。
△元子攸没有说话,但目光已经回答了她。
胡太后:(轻声)天道不公,人情淡漠,方能淬炼出一个好儿郎。(赞许一笑)子攸,你该谢老天让你体弱多灾,谢本宫对你的刁难折磨。你……比诩儿更适合那个位子。
△元子攸毫不介意太后的醉态和嘲讽。
元子攸:太后应允了?
胡太后:先救我,我再成全你。
場:15
時:日
景:皇宫-皇帝寝殿内
人:元诩、元子攸、刘腾
△Cut元诩面露喜色。
元诩:王兄来的正好,长安来了一封密信。(吩咐)刘腾。
△刘腾把密信拿来,元诩递给元子攸。
元诩:南梁一位皇子逃到长安,被关押在王府。皇叔让朕处置,朕也拿不定主意……是杀了好?还是劝降好?(思索)或者找一个信任的
大臣,去长安秘审一回?
刘腾:(微笑)陛下何须操心这种小事,(拿走密信)臣来处理。
△元诩不敢吭声,目光失落。
元子攸:(笑,忽然说)臣愿为陛下前往长安,秘审此人。
元诩:(大喜)朕正有此意!
△刘腾在一旁,打量元子攸。
元子攸:(忙解释)臣的未婚妻子在那里,就算没有此事,臣也早想请旨去看她了。
元诩:(笑起来)朕知道,你想见她,一直想见!
△元诩一回身,走向御案。
元诩:朕这就给你圣旨,明日启程!
元子攸:谢陛下!
場:16
時:日
景:皇宫-皇帝寝殿外
人:元诩、元子攸、刘腾
△元诩送元子攸到殿门外。
元诩:见到嫂嫂,替朕问好。还有,(声音变得郑重,拉住元子攸的手,紧握住)替朕和皇叔说,朕始终在洛阳,西望长安,盼皇叔回朝一聚。
場:17
時:夜
景:皇宫-东宫寝殿外人:元子攸、刘腾
△刘腾送元子攸出了殿门,元子攸见四下无人,忙躬身,谦卑对刘腾行礼。
元子攸:义父怪罪孩儿了?
刘腾:(打量他)我在等你的解释。
元子攸:既然一定要派位大臣去长安,我去,比任何人都安全。况且,只有我去,才能替义父探一探皇叔大军的虚实。军报,比不得眼见。
△刘腾沉思着,狐疑看元子攸。
元子攸:(笑)义父若不信,可让心腹死士跟着我,寸步不离。孩儿忠心,天地可鉴。
△刘腾这才露出笑容。
刘腾:我让死士跟随你,可不是为了防范,是为了保你安危。
元子攸:(笑着,再次谦卑行礼)孩儿明白。
△刘腾对身后一招手,四个死士上前,齐齐对元子攸行礼。
場:18
時:夜
景:皇宫-东宫寝殿内
人:元子攸、孟鸾、幸华公主、众宫女
△元子攸在寝殿内,倚靠在卧榻上,沉思着。
△众宫女在一个个华贵的木箱里,放入一件件衣衫、杂物,全在做出行的准备。
元子攸:去年陛下赏赐的鎏金玉雕……(停住,改变主意)还是把父王送来的瓷砚和纸笔带上吧,她会喜欢。
孟鸾:是。
△宫门外,传来一声娇俏的质问。
幸华:(VO)你说谁会喜欢?
△幸华提着长裙,翩然走入,她皮肤白皙,身形高挑,有着鲜卑族的美人血统。
孟鸾:公主。
△元子攸一见幸华,笑着挥手。
△孟鸾退了下去。
△幸华见四处无人,快走两步,一下子扑跪到元子攸面前,毫不避讳握住他的手。
幸华:你要去见她了?
△元子攸笑着抽回手。
幸华:(不管不顾,仍旧握住了他的手)皇帝哥哥说,你自请去长安。就为了见崔时宜,对不对?
元子攸:(低声,柔声)幸华。
幸华:(委屈)我明白,你要做太子,需崔氏扶持,必须娶她。最主要的是你真心喜欢她。
△元子攸微微颔首,目光冷静。
幸华:我只是……羡慕她。
元子攸:(柔声)你我自幼长大的情分,谁都比不上。
場:19
時:夜
景:南辰王府-藏书楼外
人:周生辰、成喜
△王府外空镜。
△周生辰走到藏书楼外,看到里边的灯光,露出了微笑。
成喜:(毕恭毕敬行礼)殿下。
周生辰:(抬头看藏书楼)她常来?
成喜:(颔首)夜夜来。这藏书楼的书,怕要被她读完了。
△周生辰笑笑,走入藏书楼。
場:20
時:夜
景:南辰王府-藏书楼内
人:周生辰、崔时宜
△周生辰走上楼梯,透过一盏油灯的光,从书架缝隙,看到时宜若隐若现的身影。他发现,时宜在拿着抹布擦书架。
周生辰:平日不是有人打扫吗?
△时宜吓了一跳,从书架另一端看向他。
时宜:我怕他们不够仔细,自己打扫一遍才放心。
△周生辰笑着,拨开了面前的两卷竹简,隔着书架和她说话。
周生辰:王府上下,唯有这里是不能生火的,冷不冷?
时宜:(摇头)不冷,动起来就不冷了。
周生辰:正月里还是要少上楼。(笑)书总是在这里,跑不掉的。
△周生辰绕过书架,看向墙壁上的半首《上林赋》。
周生辰:清河郡有信来,要你归家。
△时宜惊到,看向周生辰。
时宜:为何忽然要回去?
周生辰:崔公辞官还乡,召崔氏子弟回清河郡,一同编纂魏史。
时宜:包括我……和哥哥?
△周生辰颔首。
时宜:何时?
周生辰:下月。
△时宜更是一阵心慌。
时宜:编完,我……和哥哥还能回来吗?
△周生辰目光从墙壁移开,落到她身上。
周生辰:(无奈一笑)你们的去留,本王无法决定。清河郡才是你的故土。
場:21
時:夜
景:南辰王府-屋顶
人:时宜、成喜
△时宜坐在屋顶上,看着墙外的长安城。身后,成喜爬着扶梯上来,见到时宜在这里,不禁一笑。
△主仆两人相伴多年,成喜老成持重,更似她的姐姐。
成喜:小南辰王的爱徒,想看他治下的长安,只能偷偷爬到屋顶看。说出去,怕没人敢信。
△时宜没回头。
时宜:阿舅回清河郡了。
成喜:宗主七十有三,早该还乡了。
时宜:他召崔氏后人回去,包括我。
△成喜意外。
成喜:何时?
时宜:新年后。
△成喜观察时宜,发现她极其低落。
时宜:我有婚约在身,随时都可能入宫,若能先回清河郡,就能多尽几年孝,陪阿娘久一些。提早回家,该高兴才是……(看成喜,怅然一笑)对吗?
場:22
時:夜
景:南辰王府-书房内
人:周生辰、周天行、凤俏
△周天行和凤俏风尘仆仆走入。
周天行/凤俏:师父。
△周生辰把那一叠纸摺好,放入书里,上下打量他。
周生辰:(微笑)为何如此就来了?
周天行:路上雨雪交加,也没地方躲……
凤俏:我让二师兄换身衣裳,他非说有要紧事,急着来见你。
周天行:(紧跟着说)陛下恩准长乐王出宫,让他来长安看未婚妻。
△周生辰很意外,静了会儿,放下书卷。
周生辰:(沉吟片刻)安排两件事。
△凤俏和周天行都躬身听令。
周生辰:长乐王虽未册封,但也是日后的太子,怠慢不得。(对周天行)你全程陪同,切勿怠慢。
周天行:是。
周生辰:(对凤俏)他自洛阳而来,怕此行与南梁皇子有关。若他有需要,你来安排。
凤俏:是。
周天行:师父不见他吗?
周生辰:本王不喜和宗室贵族打交道,还是和军师回军营吧。
場:23
時:日
景:南辰王府-书房外
人:崔时宜、兵士X4
△时宜满面笑容地走向书房,看到几个兵士在收拾屋子,把所有的书装箱,显然是要远行的样子。
时宜:又要走?不留在王府过年吗?
兵士:(拘谨一笑)这些我们不清楚,小娘子去问殿下吧。
△时宜犹豫了一下,还是掉头跑出去了。
場:24
時:日
景:南辰王府-议事厅
人:周生辰、谢崇、崔时宜
△一粒黑棋子被放在了棋盘上。
△谢崇抬头,打量周生辰。周生辰捻着一粒白子,在沉思着。
谢崇:长乐王远道而来,一为秘审南梁皇子,二为面见未婚妻子。殿下认为,可还会有第三重目的?
周生辰:(笑笑,落下那一粒白子)远来客,必有因。
△谢崇刚要开口,余光瞧见门外的时宜,不再说。
时宜:(走入,行礼)师父,军师。
△时宜行完礼,起身。
时宜:为何不留在王府过年?
周生辰:(微笑搪塞)这两年战事吃紧,叛乱不休,还是在军营安心。
时宜:可过年了,又不打仗。难得不打仗的新年。
△谢崇被逗笑。
谢崇:殿下的借口,被揭穿了。(告诉时宜)我们让出王府,是为让你和长乐王不被打扰。
△时宜愣住,本就心中失落,听这话更是难过。
时宜:(喃喃)时宜告退。
△时宜黯然离去,周生辰这才抬眼看她的背影。
谢崇:(笑着埋怨)时宜生辰就在几日后,殿下就算要走,也不该忘了恭贺一句。
周生辰:(这才想起)你不提……(自嘲笑笑)我倒忘了。
場:25
時:日
景:南辰王府-藏书楼内/外
人:周生辰、时宜、谢云、众兵士、谢云
△时宜站在窗畔,看着王府大门。
△时宜视角,十几个兵士们抬着木箱子,向王府外走去。周生辰手握剑,带着谢云和军师谢崇,走向王府大门。
場:26
時:日
景:南辰王府-大门内
人:周生辰、时宜、谢云、众兵士、谢云
谢云:(感慨)每次我们走,师妹都在藏书楼送……等她回了崔家,连送我们离府的人都没了。(又回头,发现时宜还在)师父倒是狠心,没一次回头。
谢崇:(笑)当年离开京师,殿下也没回过头。他有他的理由。
谢云:什么理由?
谢崇:让殿下自己说。
周生辰:(无奈一笑)少年话,何必重提。
△周生辰先一步迈出王府大门。
△谢云拉住军师。
谢云:军师偷偷告诉我?
谢崇:不回头,不盼归期,不见牵挂,才能无惧生死,舍命沙场。
—全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