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回城
朽木不知春2025-07-28 17:552,529

  “哎……这一家子后辈,就数你们一家子最明白事理。”周厚忠叹息一声。

  随后,他朝身后的一干子侄,恨铁不成钢似的吩咐道:

  “你们学着点,也道个歉!”

  “是……是!”一干后辈赔着笑脸,然后纷纷对王兴宗一家子表示歉意。

  “姐、姐夫,一切都是我们的错,你们大人大量,原谅我们这些弟妹呵!”

  “青山也是,你是有本事的人,别跟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长辈一般见识。”

  “……”

  面对这些人的嘴脸,王兴宗一家子也没给什么好脸色,不过该弄得早餐也没少了这些人就是。

  当然,这些人也不在意脸色不脸色,只要能进城就好,纷纷高兴的端着早餐一边吃着。

  这一波人的早餐还没搞定,一些家里没有事情可做,可以即刻进城务工的乡民们也背着背篓陆陆续续赶到。

  一众人吃饱喝足,收拾好铁锅、厨具,整装待发。

  王周氏与来送行的一些亲朋好友告别。

  而王兴宗则拉着本族兄弟,在一旁交待着:

  “兴汉,剩下的那些东西,你待会给本族兄弟和玩得好的人分分。”

  “还剩那么多肉、米等吃的,你们都不要?”王兴汉惊叹于这个堂兄的财大气粗。“不是有好几匹马吗,带回城里去呗!”

  “不用,城里啥东西都有,想买也方便,就当这是我给大家的心意吧!”王兴宗摆摆手。“建宅子的事就托给你了,银子就放在床底下的木箱子里,你待会自己去拿,不够你托人到饭店跟我说声,最好自己亲自去。”

  “嗯!”

  “伙食也别亏待了乡亲,就按我家小子给工人的标准来,工资就按山里的行情来。”

  “过年前帮我把这片菜地都种上菜……”

  王兴宗絮絮叨叨的交待了一大通,直到王青山打发王小雪催促才罢休。

  一众人浩浩荡荡的出发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

  路上,在后面那段路有马车坐的人,慢悠悠的吊在后面。

  再说,城里的人和一帮老小,也走不过年轻力壮的山里人。

  林老受昨晚的影响,又或者本就是重情之人,他看到前面一众人高涨的情绪,不由问道:

  “这些人就没有一丝离家的伤感吗?”

  陪同一侧的王青山想了想,回道:

  “有肯定会有,到城里后会更甚,但他们现在大多数都带着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是啊!其实城里有啥好的,远不如在家里轻松自在。”周厚忠深有感触的回道。

  “不过……若是想要让一家老小生活过得好点,年轻人在农闲时进城做做工也是好的。”

  “青山,这就是说的工农结合吧?”林老瞬间想到这词。

  “嗯!”王青山点点头。“可是就有那么些人想不通,以为去到城里就能怎样怎样。”

  “有本事还好,没本事饿死都有可能。毕竟,一个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

  “呵!你别跟我扯这些。”林老没好气的说道。“我最近想明白了一些事,发现你以前很多事都在忽悠我。或者说,故意在我面前说得很片面。”

  “哪有啊!”王青山狡辩道。

  “就拿你刚才说的问题来说,我就不信以你的见识都不知道资源有限是相对的?”林老反问道。

  “这事我站林老哥一边!”龙家主插话进来。“顶级资源或许是掌握在一定人的手上,但普通资源还是随着需求跟进的。”

  “就拿你工地上那些人来说,他们以前肯定不能每天吃肉,但现在天天有肉吃,也没对县城百姓造成什么影响。”

  “好吧!您们年龄大、见识广,说什么都有理。”王青山耍赖似的说道。

  他不是不能反驳,而是怕反驳后就什么事都落在他头上。

  最起码,他说的资源可不单单是衣、食、住、行那么简单,还包括医疗、就业岗位等。

  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没经济来源,谁愿意给你吃?

  “我们只是就事论事,免得你小子还以为我们年老可欺。”林老说道。

  他现在心里非常爽,因为这是他在俩人的斗智斗勇中,唯一一次以常规手段制胜。

  爽过后,他有感而发道:

  “当然,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城里资源是有限。但你可以多创造一些农工结合、农商结合的机会。

  只要他们生活能改善,在见识到城市生活的压力后,或许就会像周老弟那样,对进城的执念没那么深了。”

  “是啊!主要是大家在山里过穷日子过怕了,不然谁愿意背景离乡呢!”周厚忠附和道。

  “这事我也在想办法,我答应过县令大人帮全县百姓一半百姓转型,您老是知道的。”王青山胡扯道。

  事是真的,想办法是假的,若不是他爹搞这一出,他压根就没想过找这些乡亲干活。

  “但是……这事的难度很大,我那园林建成后就要有一大帮子人失业。

  光靠龙家一家密集型产业,根本撑不起全县一半百姓的转型。”

  “等生产线建成,我最多招个三、五百人,加上现有的工人,一边生产旗袍一边生产肚兜。”龙家子如实回道。“若是明年销量不理想,肯定也会裁掉。销量好就视情况而定,不过能维持现有的人数就算好了,因为到时肯定会有人跟风仿制。”

  闻言,林老皱眉不已!

  这大好的形势,如果只能维持个一年半载,那真的是可惜了。

  想了想,他问道:

  “就没办法多弄出几个密集形产业?”

  “还真的没啥办法,这是咱们县的地理环境造就的。”王青山如实说道。“有句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就咱们县的路况是很难有啥发展前途。”

  “就拿我家来说,山货肯定不缺,但却没什么县里的商人过来收购,最多是些贩子和自己挑去县城。”

  这话可谓说到点子上了,龙家主当即苦笑道:

  “若不是口红与肚兜,咱们就要因为这个原因失去主办权了。”

  “是啊!若不是路远又难走,谁愿意让那些贩子压价啊!”周厚忠感慨道。“实在是去县城来回一趟要花费一天一夜。”

  林老明白这个道理,天高皇帝远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要不您老向朝廷提点意见,拨点款下来把全县通往各乡、里和各县的路修通?”王青山提议道。“这样不但能让县衙加强对各乡、里的管理,也能加强各郡县的贸易往来,而且还方便乡里的百姓进城务工和交易。”

  闻言,林老很快就想到了中央集权。

  因为,如果事情往全国范围推广,那产生的效应也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加大了范围而已!

  至于影响大小,就看当权者的重视程度和执行者的执行力度了。

  这让他发现,王青山有句话说得很对,事上很多事物都是源于生活。

  只要你仔细观察,并能举一反三的去灵活运用,还真的能有不少收获。

  现在,他有点怀疑陶县尉得猜测是错的了。

  或许王青山只是个善于观察,又能灵活运用的人。

  他现在考虑着,到底要不要把自己的想法上告朝廷。

  从圣上确立三省六部制、简化地方官制、领均田令、设置粮仓等等措施来看,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现在又有一样能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接受度应该很高。

  只是……

  若是真的被采纳并施行,那修路这种事必定会摊派到老百姓身上。

  而这么大的工程,牵涉到的老百姓何其之多。

  若是因此耽误农业生产或其它问题,那……

  他一时间有些难以决择!

继续阅读:第265章 安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我被爹坑成逍遥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