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想听这些,也不满意这结果!”杨广冷声道。
“那……要不放我回去,我还圣上一个朗朗乾坤的岭南?”王青山提议道。
他相信,只要他回去,岭南的局面肯定能控制得住。
见杨广有些意动,他再次出声:
“为了降低风险,咱们可以想法子让那些世家门阀分流。”
“怎么个分流法?”杨广问道。
“引导一部分人去海外捞金!”王青山回道。“微臣回去后就安排人去东莱造船,然后再散布一些消息出去。一些走投无路的世家,说不定就会选择这条路来缓解压力。”
“我看你就是想回去了!”杨广气道。
明明有法子可用,先前不说。
见到有希望回去,才提出来。
简直烂泥扶不上墙。
闻言,王青山也不否认,直言道:
“哈哈……快过年了嘛!谁不想回去,但微臣说得也是有效之法啊!”
“哼!”杨广非常不满。“那何时开始囤物资?”
“过年期间吧!”王青山想想说道。“那时候囤物资不易引起有心人的警觉,毕竟过年消耗本来就大。”
“我回去时,也顺便配合在南方囤积,咱们南北一齐发力。”
“银行的事呢?”杨广再次问道。
“一切都进入正轨了,只要不出现无法兑换,丧失公信力的事,不出两年肯定能被大家所接受。”王青山如实回道。“而且我这次回去,顺便去江南等一些繁华地区开设分行,这样能加快进程。”
杨广确定了所有事,也不客气:
“那就滚吧!”
“好勒!”王青山笑嘻嘻的行礼告退。
不得不说,杨约叫他这么多次,终于有了一次好事了。
杨约见此,想要重提杨玄感的事:
“圣上……”
“你也滚!”杨广大袖一挥,打断道。
他是不可能错过这次的检验机会,有检验杨玄感,也有检验杨素、杨约。
毕竟,杨家的势力在朝中是最大了。
而且他现在也依赖着杨家。
如果杨家之人不可用,他说不得顺便也消耗了。
杨约见到他的态度,不敢继续逗留,出来后直接追上王青山,说道:
“王总管,你给支支招啊!”
“内史令大人都没办法,我能有啥办法?”王青山愕然道。
历史上杨素对杨约的智慧,可是颇为推崇的,算是杨家的智囊了。
唯一可惜的是,小时候发生意外,导致不能人道。
“咱们只能选择相信尚书大人,相信圣上。”
闻言,杨约很想说:
“我就是不相信他们啊!”
但这种话可不能说出口,特别是在王青山面前。
他不是不相信王青山,而是不相信除了兄长之外的任何人。
因为这事事关重大。
“圣上现在最信任的人是你,你出的主意他听。”
“呵呵……”王青山笑笑不说话。
他可不相信这种鬼话,免得自己因此而产生一些错觉,那样就大事不妙了。
杨约见此,以为他不愿意,于是以利诱之:
“王总管若是愿意帮忙,不管成不成,杨家都欠你一个人情,而且你想要什么就尽管说,杨家能做到的都尽量去做。”
“那好啊!刚才在御书房我已经帮你们说话了,你们杨家欠我个人情呵!”王青山玩笑道。
额!
这话,让杨约无法反驳。
可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哈哈……我开玩笑的,内史令大人别见怪呵!”王青山打了个呵呵,建议道:“圣上不让你们说,没有不让你们做啊!想个法子让尚书大人跟楚国公见上一面,不是啥都明白了?”
“就这?”杨约不认为这是个好点子。
这纯粹是抓住杨广的语言漏洞,耍小聪明。
若是被杨广知道,性质反而更恶劣。
“那我没有办法了!”王青山说道。“要么,你就从尚书大人的身边人下手,让他们以尚书大人的口吻向圣上通风报信,只要表明态度就行。”
闻言,杨约皱眉沉思。
如果没有其它好的办法,这个法子确实可行。
杨玄感身边的门客和亲信,也不是没他的人。
何况他们家的关系和睦,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多谢总管大人!”
“不必客气,咱们谁跟谁啊!”王青山摆摆手。
两人分开后,王青山让人通知了杨春梅。
在宫门外见面后,他邀请道:
“春梅,过几天我要回去了,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去?”
反正他与杨春梅的事已成定局,而现在三个女人,彼此也都接受了彼此的存在。
所以,也不怕带人回去了。
杨春梅闻言很是欣喜,这意味着两人的心逐渐再靠拢。
但她身为公主,可那么自由,不是想走就能走得掉的。
于是撒娇道:
“你怎么又要回去啊!”
“圣命不可违!”王青山违心的说道。
他也不怕与杨广对质。
因为杨春梅肯定会选择相信他。
这不是他自恋,而是事实证明过的。
之前,父女俩的关系也并不亲近。
何况这年代女生外向是刻在骨子里的,大多数都有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维。
“他怎么老是这样,朝中那么多大臣不使唤,老是抓住你一个使劲蓐。”杨春梅抱怨道。
“嘿嘿……这就是娶你的代价。”王青山胡扯道。
他不管真假,女人也不在意真假,只要政治正确况行。
果然,杨春梅就爱听这个,有些羞涩道:
“我马上进宫跟父皇理论去,让他对你好点。”
“不用,咱就当这是我对你的一片心意了呵!”说话间,王青山就拉住杨春梅的小手。
感受到其中的丝滑!
还忍不住摩擦几下。
这可把杨春梅羞得满面通红。
接下来两天,两人就这么腻歪了两天,随后才依依不舍的告别。
没办法,杨广在这事上死咬着不松口。
怎么提条件都没用。
王青山是往江南方向走的,之前说的话他都认真去执行。
他不想在这种事上被瞅住小鞭子,因为瞒不过。
拉上一众盟友在江都设了一个分行,同时还订购了一大批生活物资,有多少要多少的那种。
如果不是他财力丰厚,人家还以为他是个骗子。
毕竟江南自古以来都是国家的粮仓,是富饶之地,一般人能吃得下这么大的市场?
除非……
要造反!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怀疑,甚至考虑着下注的事。
但王青山不在意这些,反正有杨广兜底。
他也不怕亏本,金银这些对他来说,现在与石头无异。
何况是配合国策做事,等于站在风口浪尖,只有起飞的可能,根本不存在亏本的事。
办完这些,他才乘船继续南下。
回到总管府,又到了十二月,等于又忙忙碌碌过了一年。
安排好接收物资的人员,他就带着家人们回临武了。
至于岭南的事,明年再说,过年期间他不可能去管这种事的。
况且,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算那些僚人真的要反。有冯家在,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回到临武,他找上老鸨,吩咐道:
“你年前把工作交接一下,过完年去趟东莱,去那里筹办一个建船厂。”
其实老鸨现在没其它的实事,主要负责媒矿的事,还有就是统筹各地送来的消息。
各地分店都有各店的掌柜负责,都是李石头培训出去的,又安插了一些情报人员盯着,出不了大事。
而且这些事,她在哪都可以处理。
所以,她毫不犹豫的回道:
“好!”
“只是这是个技术活,没相关人员协助,我也无法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