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上任
朽木不知春2025-07-28 17:202,509

  “还不错,比以前长进多了,知道主动担起责任来了。”林老认可的点点头。“做人啊……还是要经历事、要当官,才能更快成熟!”

  额!

  王青山真心无语!

  这是变着法来劝自己安心留在官场?

  随即,他苦笑道:

  “我倒希望永远无忧无虑的活下去,但是条件不允许啊!”

  林老权当没听到这些,而是问道:

  “以咱们县的储备,目前能收容多少灾民?”

  “几万人还是可以的!”王青山回道。

  他早就建了一座粮仓,屯了不少粮食。

  “省着点用,争取多收容些,到时中原地区肯定有灾民南下,过冬的棉被也要准备好,别卖了!”林老吩咐道。

  按以往的惯例,若是这边都发水,中原地区肯定会更甚。

  听到这话,王青山想到了隋朝年间发了几次特大洪灾,河南、安徽等地的几十个郡都被淹没。

  灾区百姓死伤无数!

  这也是杨广被推翻的原因之一。

  不会就是这次吧?

  如果是这次的话,倒是可以趁机把人转移过来,到时是对抗门阀世家的一大助力。

  不过,这事要跟杨广商量,得让他支持物资。

  不然光靠临武是养不活那些人。

  而且要确定情况才能做决定。

  想到这,他问道:

  “您老确定吗?”

  “八九不离十!”林老不敢打包票。

  闻言,王青山沉吟一会,吩咐道:

  “老孙,安排些兄弟骑快马去中原地区去看看,多选择几条路线。”

  “若是沿途有逃难的灾民,把他们都接引来咱们这里。”

  “可是……咱们这养不了太多人啊!”孙县令愁眉苦脸。

  “虽然逃去京城的要多些,但是南下的也有不少。不说粮食问题,就是安置起来也麻烦,你确定自己头脑没发热?”林老提点道。“要知道,太多灾民搅和一起,一个不好就能引发民变。”

  “粮食问题,我找圣上看能不能解决。”王青山说出自己的打算。

  “至于安置问题……倒也好办,让灾民们以工代赈就好了。”

  “想要吃饱也可以,那就去挖运河、去参加灾后重建工作、去扩建商道。

  而且以这些理由让圣上拨救灾粮过来,他应该没理由拒绝,因为他本身就在干这种事。

  他还可以全国效仿,只要灾民分摊下去了,饿死的人的可能就小了。”

  林老稍作思考,就觉得这方法可行,而且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只是提着这办法的人……

  有些可惜了!

  不过该督促的,他还是要督促。

  “那你抓紧去上任永州总管,这样处理起事情来会更有效、更方便!”

  闻言,王青山又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他正欲扯理由拒绝,林老以大义说道:

  “事关千千万万个百姓,你不能再任性了。”

  “好吧!”王青山苦闷的点点头。“我尽快安排,反正离灾民过来还有一段时间。”

  “一定要尽快,救灾如救火!”林老不放心的再次叮嘱。

  “您老还不放心我吗?”王青山翻了翻白眼。

  但没人搭理他。

  显然大家对此都不太认同,可又找不到话来反驳。

  因为他的人懒是懒了点,但干得事确实都很漂亮。

  定下了基调,王青山一条条命令发布下去。

  说实话,以他的想法,作为一个决策层,根本没必要事事亲力亲为,更没必要非得执着于办公地点。

  后世的那些大公司老总,不都是远程办公的吗?

  又过了一两天,洪水逐渐消退。

  这时灾后重建的工作,开始如火如荼的展开。

  不但如此,城外还大量修建起临时安置点来。

  临武县还算好的,不缺人手。

  只要煤矿那边停工停产,立马就能垃起一大班劳动力投入相应的工作。

  其它县,那就难搞了。

  本就被征徭役缺了不少壮劳力,现在根本就抽调不出太多人。

  但是……

  他们也不像临武县一样,为接纳灾民做准备。

  所以虽然比较紧张,但也施展得开。

  这也就对应了那句话,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就这样忙到八月十五,王青山一家子回去过了个中秋,搞了一场隆重的祭祖大典。

  再次进城,就开始着手上任的事宜了。

  而且,满春饭店也要搬迁。

  用唐掌柜和王兴宗夫妇的话说,他们现在开饭店赚不赚钱都是次要的,但必须得给自己找点活干,不然浑身不自在。

  这也是这些人的可爱之处。

  王青山是理解不了的,反正他天天躺尸都行。

  而且他的前世,还有大把同道中人。

  到了九月初,陆陆续续有灾民来到临武县,而王青山在摆了个升官宴后,就带领着大伙奔赴零陵郡了。

  由于是大灾之年,升官宴没有大摆特摆,王兴宗对此有些遗憾。

  …………

  永州总管府就设在零陵郡城,王青山一行人到达之后,与原先的人马交接好就是大半个月过去。

  上任后,他召集辖区内一干官员开了个大会。

  让各郡县,以临武县为辐点,因地制宜的去制定发展方向。

  有些甚至直接是复制。

  反正,只要是王家和龙家有关的产业,自然而然的随之开枝散叶。

  现在,他们两家在各自的行业领域里,那就是巨头的存在。

  特别是在一些特定区域,那就是纯粹的霸主。

  有他们两家在,别的同行基本上很难有活路。

  尽管他们没垄断的想法,但实际上干得就是垄断的活路,都可以称得上行业“百草枯”的。

  没办法,体量和关系摆在那,而且质量也有保证,别的人根本竞争不过。

  唯有一些小商小贩,靠着成本小、利润低,可以在其中分一杯羹。

  叶青等有经验的人,协助各地官方发展辖区内的工、农业。

  其实说白了,他们的工作跟之前区别不大,干得还是帮王青山打理产业的活。

  但是领皇粮了、有官职了。

  不过,也确实带动各地发展了。

  当然……教育使终是重中之重。

  这关系到以后的布局,也是王青山的工作重心。

  但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目前的工作重心全放在救灾上面。

  “大人,总管府外面有个叫黄鞠的人求见。”

  黄鞠?

  王青山没听过这个名字。

  不过最近倒是有很多不知名的人来总管府求见他。

  有求他办事的,有拉关系的,还有来应聘的等等,他一般都懒得接见的。

  除非……

  历史留名的大人物,又或位高权重的,不然没必要见。

  同时,他也吩咐下去了,一般的人也不会放进来。

  他躺在花园的摇椅上,抬眉问道:

  “是什么来头?”

  “听说是很厉害的水利专家,林大人推荐的。”护卫回道。

  “哦?”王青山来了兴趣。

  他现在就缺各种干实事的专家。

  也一直以官职和高薪吸纳这些人来投靠。

  来得人不少,但很多都是沽名钓誉之辈。

  “把人请到客厅,我跟他好好聊聊。”

  “是!”

  等护卫走后,王青山懒洋洋的起身,吩咐一旁的丫鬟上茶。

  然后走到客厅的主位上端坐着,静等人上门。

  不一会,护卫领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过来,他连忙起身迎了出去。

  同时打量着来人,看穿着和气度,应该是富贵人家。

  也是,这年头没点家底,别说做专家,读书认字也很难。

  一顿寒暄和介绍,果然是个官二代。

  其父黄隆是左班大学士,还是西都留守。

  妥妥的大人物啊!

  大兴城那边的老大了。

  他自己也是个正五品的谏议大夫,算得上是重臣了。

  这种人怎么会跑来这里?

继续阅读:第312章 黄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我被爹坑成逍遥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