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来到冬季,不但林士弘他们带回来刺杀成功的消息,更有密探送回了慧能继任天音寺主持的消息。
杨广得到消息后,就派人去保护慧能了,并且带去了后一步的计划。
至此,天竺的事情告一段落,后面剩下的就是水磨功夫了。
与王青山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了。
所以,他和林士弘等人的封赏,也进入了安排。
封王的事不是小事,相关的东西有很多,同时也需要本人到场的。
刚刚过完年,圣旨就已经到达。
显然,传旨太监是在路上过年的。
等对方宣完旨,王青山感谢道:
”曾公公辛苦了,先稍座片刻,下面的人已经去准备酒菜了。”
“王爷客气了,小的哪担得起您如此招待?”曾公公诚惶诚恐道。
由于杨广为人表较强势,掌控欲也极为强大。
而那些一个个大臣,都是腥风血雨中过来的。
所以,隋朝的公公,并没有电视中的公公那般,面对任何大臣都有优越感,甚至干出倒卖消息的勾当。
这在隋朝是不存在的。
之前,别说一个公公,就算一个公主,那些个大臣和门阀都不屑于让子嗣去取的。
所以,更别说去舔一个公公了。
公公就是卑微的代名词。
“无碍,大过年的劳你为我的事奔波,着实有些过意不去。”王青山说道。
然后,他招来几个护卫陪着,自己则去安排去洛阳的事了。
不是他急,而是他坐在这陪同,那个曾公公实在是放不开。
那样的话,酒菜再好,也吃不出甚滋味的。
这次,肯定是举家过去。
毕竟,这是他的高光时刻,总得让家人们见证一二,也算沾个喜气。
他与三个媳妇商量了一番,又去了一趟龙家和满春饭店。
还去林老那报了喜,去是不打算让二老去的,毕竟他们年龄大了,经不起折腾的。
事实上,他连龙家主也不要去。
奈何这位老爷爷说孙女婿封王岂有不到之理?
所以,王青山就由着他去了。
毕竟,龙家主就年龄而言,比林老夫妇要年轻些。
而这么些年,随着他的倔起,龙家也跟着倔起。
到了后面,龙家主知道只要王青山不倒下,龙家就不会倒。
所以也放开了,任由族里的年轻一辈接起担子,随后辈们折腾去。
所以,这些年将养下来,身体还是不错。
又过了几日,等大家都准备好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向洛阳城赶去。
时间上也不是很急,所以路上能歇就歇。
到达洛阳时,已经进入三月。
而封王大典,就定在三月十八。
进城后,大家都在公主府安顿下来。
而王青山则每天跟宗室府派来的人学习相关礼仪,连访亲走友都没时间的。
到了封王大典当天,王青山身穿白色四爪龙袍。
颜色是他自己要求的。
毕竟他不是啥正儿八经的王爷,没必要跟其他宗室王爷那般,身穿代表尊贵的紫色。
仪式说复查,也很复查,因为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
说简单也简单,每一步骤都有太监提前提醒,只要跟着口号走就行了。
而在这场封王大典中,王周氏和王青山三个媳妇,也相应的获封了诰命老夫人、诰命夫人。
当然,除了杨春梅是王妃之外,其他三人都只得了个一品的诰命夫人。
除此之外,王鸿鹄和两个妹妹也各自获得了相应的称谓。
杨广今天可谓是大方的很,虽然他娘和媳妇、子女都是一些虚名,但待遇、俸禄可是一样不缺的。
观礼的王兴宗见此,吃味不已!
因为,观礼的家人中,就他啥都没有。
王小雪自然也来洛阳了,但她身为女儿身,又不是王青山娘和媳妇,自然没法进大殿的。
而王青山的封号则是逍遥王。
如之前的猜测一般,是没有封地的。
但允许建立亲王卫队,卫队成员最多可达三千人,还都是在编的。
这点,与楚国公杨素是一样的。。
不过杨素是被允许养三千私兵。
事实上,以前的门阀世家,多多少少都有养私兵,而且还不少,只是不能放到明面上而已!
待封王大典结束后,王青山看见王兴宗的脸色,笑着跟杨广商量道:
“那个……父皇,能不能也给我爹也弄个啥诰命,只要名,不要俸禄的那种。”
闻言,满大殿的人哄堂大笑。
按古制来说,有母凭子贵的一说,所以也有诰命老夫人之称。
可是……
男人嘛!
都是荫庇子孙后代,可没有连自己老爹也有荫庇之说。
那样的话,都不能称之为荫庇了。
不过,男人有加封之说,大多体现在身故之后。
所以,这件事有些不好搞。
最后,杨广又大方一回,直接给亲戚翁赏了个男爵。
实在是男人不好赏,你要说赏虚职吧!
很多虚职都是需要一定资格的大臣来兼领,或退后再封,又或死后加封,这是一种认可和赏赐。
比如:三公、三师、仪同开府三司等等。
封王之后,自然免不了大宴四方。
一些明白人,从一些细节处自然知道这个所谓的逍遥王与三公、三师差不多,重要的是名。
但是,这也了不起了,这可是大隋第一位异姓王啊!
所以,大家都很给面子,都来参加了宴会。
宴会过后,一大家子又风风火火的往回赶。
也就是王青山家家大业大,不然哪经得起这样搞啊!
动不动就是一大帮子人临武、洛阳两头跑,光是人吃马嚼都不是个小数目。
回到临武后,王青山就把龙春华调了过来,之前那一队禁军也正式编入王府辖下。
多余的人,他是没打算再招了,没那个必要。
而且,杨广说是给他三千的额度,但他可不敢搞满额的王府卫队出来。
因为,这大慨率是对标杨素的行为,不至于落了他这个王爷的名头。
而不是让他真搞那么多卫队。
现在可不比以前了,没人敢囤私兵的。
不然哪天杨广心情不好,就找个由头摘掉你脑袋。
回到临武后,王青山就彻底沉寂下来,每天就是陪陪老婆孩子。
搞好他的奶爸工作。
而叶青也在年底的时候,迎娶了一位同僚的女儿,可谓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用后世的话说,娶不起同龄人,就努力娶同龄人的女儿。
当然了,他那个同僚,自然算不是同龄,但大得也有限就是了。
婚礼前一两天,王青山就带家小去捧场的,算是给那家伙挣足了面子。
毕竟,一般人结婚,怎么可能请得动王爷?
而当初的临武六人组,也难得的聚在一起的。
王青山在临武倒是有单独跟某一位聚过。
但是,自从大家各奔东西后,一起相聚的日子,着实有些难的。
毕竟,邓氏兄弟和叶青都步入了官场,而且又不是在同一地任职,时间上不好统一。
再说,老甘和李石头现在还是打工者,与其他三人也少有共同话语的。
除非机缘巧合,那就只能在大一些的喜事上碰头的。
继叶青大婚后,王小雪在来年春天,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与学堂的一个先生,谈起了恋爱。
王青山特地去了解过,是个实诚人,只是家庭条件差了点,算是个寒门子弟吧!
这对于王青山来说,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以他现在的家世,能豪过他家的,又能有几个?
所以,只要人品什么的没问题,又是两心相悦的情况下,其它的一切都好说。
他就这么一个妹子,随便帮衬一点,小两口往后的日子也差不了。
办了王小雪的婚事后,王兴宗夫妇也了了心愿,人也变得佛性起来。
上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跟王青山抢小孩带。
对此,王青山也颇为无奈,只能忙着造人了。
不然岂不是堕了逍遥王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