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私币横行
醋溜肥肠2025-07-28 17:522,288

  当整个大宋自上而下都沉浸在这么一个所谓的“盛世”中时,只有林桐一个人保持了相对的冷静。

  包括韩哥与老族长一家,他们并没有全部听取林桐的意见,而是把自己一半的积蓄,换了不少的大铜宝和铁宝。

  而李修福则是因为没钱,只换了几枚铁宝,只剩下了一两贯的铜钱。

  寡妇吴氏美娘原本也想把她的几百贯换成大铜宝,毕竟几百贯堆在家里不安全。

  换成小小的大铜宝,只需要一个钱箱子就行了。

  当她求助林桐帮她搬钱的时候,却被林桐制止了这个行为。

  林桐知道,因为自己的缘故,历史进程已经然发生了改变,铸大钱被提前了。

  还是在宋朝经济下行的时候,这无疑是饮鸩止渴,不用多久,整个大钱体系就会崩溃。

  迎面而来的就是通货膨胀!

  吴氏不了解什么是通货膨胀,但她觉得林桐既然这么说了,自然有他的道理,便真的放弃了兑换。

  只是拿出了五贯钱,给小樱樱兑换了一个大铜宝,作为玩具。

  除了吴氏是因为听话,而没有去兑换。

  包括一向很支持他的林氏,这次都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觉得家里的铜钱太多了,不好存放,而且又不好管理,出门带着更加不方便。

  换成大铜宝,又方便,又安全,而且这钱币刚出来,深受百姓喜爱,绝对不会出问题。

  可任凭大家怎么说,林桐坚决不干!

  最后林氏倒是放弃了,可林百不甘心,他用林桐孝敬自己的钱,换了三十枚大铜宝。

  已经很久没有犯浑的林桐,当着所有人的面,在食堂与林百大吵了一架,最终以林桐挨了两巴掌而结束。

  “爹!你就等着哭吧!这大铜宝到时候估计连一贯钱都换不到!”

  林百也没理他,自顾自的把大铜宝收好了。

  第二天,金知县听闻这个消息,赶到了食堂,又把林桐带回了衙门,详细的询问起了林桐的想法。

  林桐也不隐瞒,把自己的分析全部说了出来。

  他告诉金知县,别看现在兑换比例稳稳当当,可用不了多久,就回有人发现这里面有利可图的机会!

  到时候私币泛滥,必将导致兑换比例失调,不仅国家损失,民众损失更甚。

  “林桐,你在开玩笑吧?这私铸钱币是诛九族的大罪!”

  林桐没有说话,而是在金知县的房间里面走动着,他的眼睛上下翻飞,突然停留在金知县房内的一尊铜佛上。

  林桐走了过去,随意拿起了铜佛。

  “好家伙,这弥勒佛得有个五六斤重吧!”

  “我的妈耶!你能不能轻点拿,这可是我从寺庙求来的,花了我十贯钱呢!”

  林桐也不接话,继续问道:

  “如果把这尊铜佛熔了,可得到六个大铜宝,可以兑换三十贯钱!”

  金知县刚要强调铸私币是大罪,突然眼神一呆,指着那尊弥勒佛,口齿突然变得不清楚了起来。

  “你。。你。。。你说的是。。?”

  “没错!我刚才说的就是你已经想到的!”

  金知县汗都下来了,他明白了林桐的意思。

  铜器对于百姓来讲不是特别贵,只要不是穷的揭不开锅了,谁家还没一个铜壶。

  有钱人家里就更加不用谈了!

  而对于铁器,这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并且一斤重的铁宝,他的成本根本就不要一贯钱,只需要三百文到四百文之间。

  就算没有铜器,私自铸造铁宝来兑换,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太可怕了!多亏了你林桐啊,昨天你爹的两巴掌,可算是救了我的命啊!”

  “啊?这怎么说的?”

  “你能想到的,别人就能想到!如果铸私钱发生在开封县的铸钱监,那我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怎么?你打算怎么办?”

  “当然是立马上报啊!让朝廷有所准备!”

  林桐却笑了起来,“我说金判官,你真是不想好了!这个时候仅凭猜测,你就敢奏本!你信不信你的奏本倒不了圣上手里,你就先死了!”

  金知县还真被这句话给吓到了,巨大的利益面前,他一个小知县算什么!

  “那你的意思是?”

  “别人我可管不到!反正我是一文钱都没有兑换!至于你想怎么做,我也不知道!”

  金知县原本还想缠着林桐的,可林桐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转头就走。

  他也知道林桐的脾气,逼他也没用。

  想了半天,他原本想让李县尉带人去铸钱监日夜守着,可那里有禁军,还轮不到自己守护。

  “算了!听天由命吧!先保住钱再说!”

  说完之后,他先回家找了自己夫人,让他拿着已经兑换过的大铜宝,再把铜钱换回来!

  知县夫人极其不解,平时逛街她就嫌弃铜钱带的麻烦。

  大铜宝方便至极,有些不乐意!

  可金知县直接就发火了,知县夫人这才带着下人把大铜宝搬了出来,急忙的去把铜钱兑换了回来。

  负责兑换的邢押司有些不解,便小心的询问了知县夫人。

  “你问我!我问谁去!那个老不死的,突然发了神经病,要我把这些东西兑换回来!”

  “金知县刚才不还在县衙么?搞得这么麻烦做什么,通知我一声,让我送到家里不就行了!”

  “鬼知道他怎么想的!非要我自己来!”

  邢押司给知县夫人兑换好以后,钱箱子太多了,只好调用了衙门里的七八辆马车,把箱子运了回去。

  金知县看到一箱箱的铜钱又回来了,他长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金知县还是忍不住安排了李县尉每日去铸钱监,既然无法干预铸钱,那监视原料的使用情况还是可以的。

  也正是这一点,挽救了金知县的为官生涯。

  在监视了半个月后,先是第一批铸大钱的试点州县,出现了大量的大钱兑换潮。

  一开始,官府的铜钱还可以应付,到后来全国慢慢的也出现了兑换潮。

  这让刚刚扩充军事力量的各级官府,有些捉襟见肘!

  先是穷官府向富裕官府借钱,再到直接向京师朝廷借款,有一种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

  经过统计,原本收上来的五千万贯,有一半用于军事力量的扩充了!

  剩下的一半已经被兑换掉一半了,每日以一百万贯的速度在被兑换着!

  赵祯一看这哪里行,连忙商议对策!

  又是铸钱监,他们觉得可以降低兑换比例!

  赵祯也没有发起过多的讨论,直接一言堂了!

  朝廷一面下旨,让各地严查私自铸造钱币的人,一面下降兑换比例。

  从各下降三成,再到五成,还是刹不住车!

  很快,收上来的钱全部兑换出去了!

  接下来官府竟然开始倒贴!

  最后实在没办法,赵祯直接喊停了大钱的流通!

  先是强制回收,再到强制报废!

  让这场铸大钱的行为,仅仅是持续了不到三个月!

  就以失败而告终!

继续阅读:第96章 通货膨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替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