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都市>重生1977:别把女儿送人,我能照顾好你们!>目录
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一事相求说话间,沈自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
不久后,他们的奔驰车停在了小院里。兄妹俩下车后一起走向沈佑平的家。
敲门后,曲玉娥开门看到沈自立也在场,立刻上前挽住他的胳膊,笑眯眯地说:
“自立,你怎么来了,也没提前告诉我一声,我去楼下给你买点肉。”
“伯母,不用麻烦了,我就是怕您跑远了才没告诉您的,喝碗稀饭就够了。”
说完,两人换好鞋走进客厅。
“大伯。”沈自立笑着打招呼。
“自立,你也来了,我还以为你已经去京都了。”
沈佑平放下报纸,嘴角露出微笑。
“还没呢,大伯。我打算明天出发,生意上有别人照看。”
沈自立笑着倒了一杯水,在大伯旁边坐下。
“大伯,我去帮伯母做饭。”沈语寒低声说了一句,避开沈佑平严厉的目光,快步走进厨房。
“这孩子。”曲玉娥笑着也进了厨房。
“大伯,关于朱俊的事我也教训过她了。唉,语寒就是这样,太讲义气,从小就这样,不分场合地冲动行事!”
沈自立撇了撇嘴,又向厨房的方向瞪了一眼。
“自立,你爸爸什么时候从漂亮国回来?”沈佑平没有继续讨论沈语寒的事情,而是换了话题,觉得谈论这些事情时,沈自立的态度有些轻浮,让他感到不安。
谈论什么义气不义气,这根本不是重点,关键在于是否遵循原则!
“可能要到春节前后吧,具体时间我也不确定,等会儿我打电话确认一下。”
沈自立回应后,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随后目光突然落在沈佑平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他急切地问道:“大伯,听说这次晋升您最有希望?”
“这些事情你不用操心。”
沈佑平冷冷地打断了他的话。
“哦。”
沈自立应了一声,略显尴尬地点点头。
沈佑平微微摇头,拿起报纸开始阅读。
孩子们啊!沈佑平养成了一个习惯,总是不由自主地将他们与陈建国比较。沈自立一来,没说几句就问起了晋升的事,让他觉得还需要更多的历练,差距还很大。
接着,沈佑平专注于报纸,沈自立打开了电视。大约过了十分钟,敲门声准时响起,三下礼貌的敲击,时间恰好是七点整,不用猜也知道是陈建国来了。
“呵呵,这小子。”
沈佑平不禁轻笑,欣赏陈建国的细心,放下了手中的报纸,走向门口迎接。
开门之后,看到沈佑平,陈建国立刻笑着说:“沈领导,我又来蹭饭啦。”
“说什么呢,进来吧。”
沈佑平淡淡地说了一句,注意到陈建国手中的一大包衣物。
陈建国进门换鞋时,将衣服整齐地放在木制鞋柜上,并随口说道:
“厂里的衣服,不知道曲阿姨会不会喜欢穿,要是能让沈领导夫人穿上帮忙宣传,那销量肯定大涨。”
“哟,建国,谁会认得我们呀,你也太客气了。”
曲玉娥正好从厨房出来,手里拿着一盘青菜。
陈建国接过盘子放到餐桌上,这时,沈语寒也端着几道菜出来了,两人默契地避免了直接对视。
怎么他也在这?陈建国心里暗自嘀咕,担心沈佑平是不是又要撮合他们?
此时,客厅里又走出一位男士,出现在陈建国面前。
“陈厂长,久闻大名。”
沈自立热情地打招呼,伸出手去。
“您过奖了。”
陈建国微笑着点头,伸出手与对方握手。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沈自立,沈语寒的兄长,目前在京都工作。”
在沈佑平简单介绍后,他便朝餐桌走去。
“很高兴认识您。”
陈建国礼貌地点点头,在得知此人是沈语寒的哥哥时,心中微微一震,本能地将两人归为同一类型,但表情上仍显得十分友善。
“一起用餐吧。”
沈自立也点点头,态度谦逊,与弟弟沈语寒风格迥异。
二人走到餐桌旁,准备就座时,沈自立还特意帮陈建国拉开了椅子。
“谢谢。”
陈建国坐下,这一举动让他觉得沈自立应该和沈佑平一样,都是容易相处的人。刚才的担忧似乎是多余的。
等曲玉娥和沈语寒把饭菜摆好,众人开始享用美食。沈佑平尝了几口菜后放下筷子,直接问陈建国:
“建国,今天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想说?”
“是的。”
应了一声,陈建国赶紧放下筷子,没想到沈佑平会主动提问,而不是等待自己开口请求帮助。
这让他感到格外受重视,看来沈佑平是真的把他当朋友看。
“沈领导,确实有一事相求,不知道在京都是否有电视台的朋友可以帮忙引荐?”
“电视台?”
沈佑平低声重复了一下,稍作停顿后问道:“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些电视台的关系,不过你找京都的电视台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如果能得到您的帮助,那真是太感谢了。
我打算找京都电视台,是为了我们华美服装厂的发展。听说他们计划在除夕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我想为晚会提供服装赞助。
让演员们免费穿着我们的衣服,以此来提升我们品牌的知名度,这是一个双赢的机会。”
说完,饭桌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沈佑平轻轻皱眉问道:“这个消息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沈领导,其实是这样的:本地电视台的一位同事提到了这件事,虽然他说这只是个可能,不一定成真,但我认为提前做好准备总是好的。”陈建国解释道。
“这个消息我还未曾耳闻,听起来似乎有些未经证实。”沈佑平轻轻摇头说道。
陈建国从沈佑平的神情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安,难道他要拒绝自己的提议?
“建国啊,我觉得你这个想法的实际意义不大。赞助一场晚会的衣服,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地经营企业。”
沈佑平表情严肃地说道,仿佛在教导年轻人如何正确地发展事业。
这确实是老一辈的想法,陈建国心里嘀咕着,他们可能看不到广告赞助背后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
而且其他人也没有像自己这样,了解那场春晚对于全国观众来说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