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都市>重生1977:别把女儿送人,我能照顾好你们!>目录
第一百四十九章 思维更清晰挥挥手,聂兮倩向街道对面走去,夜市就在不远处。
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子中,陈建国才转身朝工商局的方向走去。
对于聂兮倩的事情,或许找聂思明或薛丽霞问问情况会更好,不管他们的态度如何,他已经决定要了解真相。
陈建国下了决心后,便将其他杂念抛诸脑后,专心考虑下午的建厂会谈。
他穿过热闹的夜市,走进了一家卖玉米面的小餐馆,顺便在旁边买了个猪蹄。
匆匆吃了不到十分钟,就直奔工商局而去。
此时正值中午,距离工商局工作人员上班还有一段时间,陈建国找了个阴凉处等待着,心里却盘算着刘胜阳会给多少就业名额,以及是否还有商量的空间。
如果刘胜阳提供70个知青的工作岗位,那么相应的机器采购也得增加,否则人员和设备的比例就会失衡。
然而,在销量未打开前增加人手,意味着更大的成本压力——员工工资、设备折旧、库存积压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尽管资本运作是他的强项,但像这样从零开始的实干,带来的压力却是他未曾经历过的。
不过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陈建国就决定全力以赴,毕竟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不干一番事业会是一生的遗憾。
不久,工商局门前逐渐聚集了前来上班的职工。
等到人.流散去,烈日高照下只剩空荡荡的街道时,陈建国起身走向工商局。
很快他就来到了张国栋的办公室,轻敲了几下门,里面却没有回应。
考虑到与刘局的事无需通过张国栋,但礼貌上还是应该打个招呼,于是他直接上了楼。
走到刘局办公室门口,正要敲门时,听到里面有交谈声。
犹豫片刻后,他还是敲了敲门。
“应该是小陈。”张国栋的声音响起,随后门被打开了。
“小陈,来了啊,快进来吧。”张国栋笑着说道,拍了拍陈建国的肩膀。
陈建国微笑回应,向张国栋点头致意,然后目光扫向屋内,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沈语寒和朱俊同样惊讶地看着他,显然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
陈建国愣了一下,迅速恢复镇定,看向沙发上坐着的刘胜阳,微笑着说:“刘局长!”
而在刘局长旁边沙发上,坐着一位约莫五十岁、精神矍铄的老者,挺胸而坐,虽头发斑白但仍显出非凡的气度。
这应该就是刘胜阳提到的那位领导了。
“嗯,小陈,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江泉市的沈书记。”刘胜阳介绍道。
刘胜阳指着陈建国向大家介绍。
“真的吗?”
陈建国的声音突然高了起来,显得有些激动。
他看着沈佑平,礼貌地说:“今天能见到您,真是太荣幸了。”
陈建国的目光停留在沈佑平的脸上,心里一颤。
他发现沈佑平和沈语寒长得颇为相似,显然两人有亲属关系。
这让他担心起如果沈语寒在场的话,可能会给事情带来变数。
沈佑平轻笑了一声,简单地回应:“年轻人,你看起来很有活力嘛。”
接着,他转向张国栋说:“小张,给这位朋友搬个椅子来吧。”
“好的。”张国栋应声而动,很快取回一把木椅,放在陈建国旁边。
“谢谢。”
陈建国笑着坐下,注意到沈语寒不再注视那件物品,而是眉头紧锁地看着自己。
等陈建国坐定,张国栋递上一杯茶后,刘胜阳问起了正事:“陈先生,请谈谈你的工厂计划吧。”
陈建国不慌不忙,清晰地讲述了他在江泉市建厂的想法。
他提到将购买60台缝纫机,设立至少四个生产车间,并详细说明了其他设备的需求及预算。
“预计总投入大约三十万人民币。”
他说,精确地报出了数字,涵盖了人员配置、机器采购以及仓储建设等各项费用。
沈佑平点头表示赞许,对陈建国的印象更加深刻。
他认为这个年轻人比一些老资格的企业家还要成熟稳重,思维也更清晰。
然而,沈语寒突然喊道:“骗子!”
她显然是针对陈建国的。
陈建国只是微微皱眉,转头看了她一眼,然后又把注意力转回到对话中。
沈佑平看向侄女,问道:“怎么回事?你们之前见过面吗?”
他知道侄女刚才的指责是冲着陈建国来的,但他也知道沈语寒的性格一向直率,有时不分场合。
“岂止见过!”沈语寒说着,将手中的文件重重地摔在桌上,朝沙发这边走来。
沈语寒对着陈建国愤怒地喊道:“书记,这人是个骗子,别听他胡说八道!
以前在夜市摆摊时,他就把43块的喇叭裤抬到110块卖!
他不仅是个奸商,还打前妻,就是聂勇广的女儿聂兮倩。这人品差劲得很,简直就是个流氓!”
她指着陈建国,声音高亢,仿佛这样能增加她的说服力。
然而,陈建国的表情依旧平静,甚至没有正眼瞧她。
他知道此刻若与她争执,将会破坏自己的计划。
他对江泉市了如指掌,知道在这里建厂是最佳选择,所以不会让一个小插曲影响大局。
这种时候保持冷静和深谋远虑是必要的。
朱俊见状也站了出来,试图缓和气氛,轻声对沈佑平解释道:
“我们都是老同学,沈语寒这么激动是因为她是聂兮倩的好友,看不惯陈建国对她朋友的做法。”
但沈佑平显然不耐烦了,皱眉打断道:“同.志们的本职工作是税务,这些私事就不要在这儿讨论了!”
朱俊被吓了一跳,嘴唇颤抖着想要辩解,却不敢再多言。
沈语寒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沈佑平严肃的脸色,最终低头退回到办公桌旁。
沈佑平转头面对陈建国,语气明显不满:“你提到的修路计划是什么标准?”
陈建国立刻回答,条理清晰且自信:
“如果可以批准池阳村的土地,虽然不能达到县乡公路的标准,但我保证路基宽度至少5.5米,路面宽度至少4.5米,总长预计2公里。”
他的回答毫不犹豫,因为关于建厂的问题他已经考虑了很久,并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