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都市>重生1977:别把女儿送人,我能照顾好你们!>目录
第七十章 那还不是最精彩的江芯听了这话,带着哭腔站了起来。
“那该怎么办呢?”
聂兮倩眼眶红红的,走到江芯身边,轻声安慰道。
“妈,别担心,我和陈建国之间的事,我会自己处理好的。”
“你当初怎么就不听劝呢,非要嫁给他那个没用的男人!”江芯既心疼又气愤,轻轻拍了下聂兮倩的头。
“大姐,我看你还是躲远点吧,找个地方悄悄嫁了算了。”聂亦秋在一旁插嘴说。
“我……我还想再等等。”聂兮倩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似乎只有她自己能听到。
“好了!”
聂勇广沉声打断了大家:“先吃饭吧,别让这些烦心事影响心情。”
随着聂勇广的话,关于聂兮倩的问题暂时搁置,让她的心稍微平静了一些。
---
这一次进货时,老板阿超特别爽快,直接按照批发价给了陈建国60件货,省去了上次找人拼单的麻烦。
付完货款后,陈建国口袋里只剩下一百多块钱。
午膳时,陈建国和同事徐国涛聊得更深.入了。
了解到徐国涛所在的广海国际贸易公司业务广泛,从日常用品到大型设备,只要是进出口贸易,都在他们的业务范围内,这让陈建国感到十分惊讶。
这家公司不仅经营范围广,而且影响力巨大,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外贸相关的领域。
国外的一些商品,能直接联系到厂家进货,这本身就是一大优势。
徐国涛的职位是否能发挥关键作用,现在还不好说。
但陈建国表面上虽不动声色,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他的能力,似乎在为自己争取机会。
接着,徐国涛骑着老式自行车送陈建国去车站。
到了一个上坡处,徐国涛慢了下来,笑着对陈建国说:“要不,你来骑吧。”
“行。”陈建国答应道,接过车继续前行。
半小时后,两人到达火车站,陈建国买好票进了候车室,而徐国涛则站在那里目送他离去,心里暗暗期待这个年轻人的未来。
---
经过十五个小时的旅途,陈建国第二天早上九点回到了江泉市。
他从招待所拿了衣架,然后乘车前往夜市找秦老三交两毛钱的管理费。
秦老三看着陈建国,笑眯眯的,直到陈建国要走时才忍不住问起他的前妻。
“兄弟,没想到你的前妻是蒋局长的女儿啊。”
“那还不是最精彩的。”陈建国轻描淡写地回应,随后离开了。
秦老三望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嘀咕道:“真是个笑话,还在这儿显摆。”
陈建国找了块阴凉地坐下,买了些干粮等待夜晚的到来。在这个娱乐匮乏的时代,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几个小时后,陈建国坐在柳树下打瞌睡,突然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将他唤醒。
“嗨,你是前几天卖喇叭裤的那个小贩吗?”
这位女士穿着普通的牛仔裤,弯腰问道。
“对,我是。你是之前登记过的顾客吗?”陈建国擦了擦嘴边的口水,微笑着站起来。
“我没登记,昨天有事就走了。”
女士笑了笑,看向袋子里的喇叭裤:“我记得喇叭裤是九十九块钱一条吧?”
她打开布包,开始数钱。
“不好意思,没登记的话,价格是110元。”陈建国解释道。
“咦?”
女人数着钱的手停了下来,眼神中带着疑惑。
“前天不是九十九块吗?怎么一夜之间就涨了十块呢?”
陈建国微微一笑,耐心解释:“您可能没注意到,前批货是米国厂家搞活动的特价款,几乎不赚钱。
而且那批特价喇叭裤数量有限,当时没有登记的客人,我们也不能把别人预订的裤子再卖给您啊。”
“可也不能一下子就涨这么多吧。”
女人嘟囔着,见陈建国摇头,又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按前天的价格卖给我吧,不然我真走了。”
这是陈建国遇到的第二个讨价还价的顾客。
“对不起,真不行。我不能亏本卖东西。幸好这里是江泉市,厂家为了打开市场给了不少优惠,其他城市的价格更高呢,像魔都那边已经卖到130一条了。”
陈建国态度坚决但温和,让人难以拒绝。
“那算了,我去商场看看有没有小号的。”女人皱眉说完,大步离开了。
陈建国坐回椅子上,目光追随着她的背影。他心里有数,这样的顾客迟早会回来的。
喇叭裤吸引的是那些家境较好的女性,她们不会因为十块钱而放弃购买,尤其是那个女人身上正穿着牛仔裤,她肯定不想在商场里买到一模一样的。
夜幕降临,下班的人潮开始涌向夜市,陈建国的摊位早已围满了人,其中大多是那天登记过的顾客,手里拿着纸条等待。
“别急别急,一个一个来,我这又不会跑掉。”
“你是要小码对吧?稍等,我先给这位拿了,马上轮到你。”
“放心,质量绝对好,都是进口的品牌。穿这个还能显瘦呢!”
陈建国热情地招呼着,吸引了更多刚下班的女职工前来围观。
这两天,街上时不时能见到穿着独特喇叭裤的女人,裤脚如花朵般绽放,搭配起来格外时尚。
喇叭裤自60年代起在漂亮国流行开来,随着猫王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随后传入日本和港台地区,成为了一种标志性的时尚单品。
改革开放后,到了80年代,喇叭裤开始在华夏大陆流行起来。
起初,这种时尚潮流主要在像广州、京都和申城这样的大城市兴起,随后逐渐蔓延至其他城市。
到了1985年左右,省会城市如杭州也开始跟上这股风潮。
喇叭裤成为了那个时代年轻人追逐的时尚标志,它不仅迎合了当时的审美趋势,也反映了社会变迁中的新风貌。
陈建国就是一位抓住这个机遇的人,他在杭州提前引入了喇叭裤,让这种潮流在当地更早地爆发。
夜幕降临,陈建国的摊位前围满了顾客,他的生意好得让周围的摊主们羡慕不已。
不远处,秦老三看着这一幕,脸上写满了忧虑,嘴里不停地抱怨着什么。
“生意不错啊,听说你涨价了?”
丽丽,那位第一个从陈建国这里买走牛仔裤的顾客,再次出现了。她站在摊位前,拿起一条喇叭裤仔细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