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夏晴柔的询问,时复勋想了想觉得还是可以答应的,毕竟这一切都要看了,夏小喧自己的想法,他们既然愿意跳级的话。
他们这些做父母的也不好拒绝,于是时复勋就说道。
“好啊,既然他们自己愿意,那我们做父母的也不好拒绝,一切都看他们自己了。”
听到时复勋这样说,夏晴柔于是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因为他也觉得时复勋说的没错,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这些做父母的也不好插了入进来。
“好吧,既然这样那就听你的。”
于是就这样时复勋和夏晴柔达成了一致,他们打算让夏小喧他们自己选择,这样他们非要跳级的话,那就随他们的意愿。
只是时复勋和夏晴放心,但是家里的长辈却不放心。
尤其是老爷子,好不容易有两个孙子,他实在是不放心他们,能够小孩子直接去上初中。
因为这是这是太孤独了,毕竟整个初中部就只有他们两个小孩子很容易受到欺负的。
所以老爷子直在得知他们的决定之后,就立即表示了不赞同,他觉得就算两个孩子想要跳级也不应该跳得那么急切,还是要稍微放松一点的。
因此他在得知夏晴和时复勋的决定之后,就立即说道。
“我觉得这样不合适,虽然夏小喧和夏小沁他们想要跳级,但是你们做父母的也不能这样纵容他们。
要知道他们现在年龄还小,真的去了初中部的话太容易受到欺负了。”
听到老爷子这样说,夏晴和时复勋就有些奇怪了。
这家伙以前从来不出头的孩子的事情都是交给他们来过,怎么这一次却偏要插手呢?而且之前他听了夏小喧的要求之后,不是没有表示任何意见。
怎么这一次又表示反对了呢?说实话夏晴就有些想不通了。
“老爷子,我知道你是担心两个孩子,可是他们竟然非要要求进入初中部,我们这样否决他们的话,是不是不太好会打击到两个孩子的信心的。”
听到夏晴这样说,老爷子就有些不太赞同了,他又没说要全部否决。
只是觉得两个孩子生的太快了,就算他们暂时不想读幼儿园,可是也不能直接去读初中部,这跳级跳得太厉害了。
“我不是说要全部否决,只是我觉得比起让他们直接跳级到初中部,不如先让他们去上小学,等他们跟同龄的孩子适应了之后,在想其他的,毕竟他们年纪还那么小,需要交朋友。”
“不然一直这样跳级下去的话,咱们上哪里去交朋友呢?你们觉得如何呢?”
听到老爷子这样说,夏晴自然觉得有点道理。
虽然时复勋也是同样的想法。
他们觉得好像直接让两个孩子跳级去初中部的话,确实有些不太妥的那样他们确实就没办法交朋友了,于是夏晴和时复勋想了想,又想要改变决定了。
在他们想到这些的时候,夏小喧和夏小沁也听到了这段谈话,所以立即冲了进来。
“爸爸妈妈,我们已经下定决心要直接去初中部了,你们就别拒绝我们了。”
听到两个孩子的话,夏晴和时复勋倒是有些无奈,他们没想到居然会被两个孩子听到这些话,只让他们有些为难。
“可是你们这样就交不到朋友了,你们确定要如此吗?”
“我们已经做好决定了,况且那些人都太愚蠢了,根本不配跟我们做朋友,我们只想跟真正的天才做朋友。”
这番话夏小喧说得非常坚定,因为他确实是这样想的,与其让他与庸才结为好友,她情愿跟那些天才做好朋友。
比如像现在幼儿园里的那些人全部都是幼稚鬼,反正夏小喧是看不上的,因此他才迫不及待的想要立即跳进,连小学都不想去。
因为他觉得小学的那些人也不行,初中部的人应该要稍微有点脑子,这样才符合他的要求。
但是时复勋和夏晴就觉得夏小喧这样不行,毕竟他小小年纪就这样恃才傲物以后肯定交不了朋友的,到时候孤家寡人的可怎么办?
“这怎么行呢,你们只要活在这个世上,那就是人是人就要有朋友,怎么能一直独行呢?所以我觉得老爷子说的有道理,还是让你们直接去小学吧,等小学读完之后再升到初中。”
原本夏晴还有些犹豫的,现在听到夏小喧的话之后在这里接下定的决心了。
他觉得夏小喧确实有点问题,所以还是将他送去小学那边念书比较合适,直接升到初中实在不合适,那样会让他与社会脱轨的。
听到夏晴的话平过一些难以置信,他没想到自己都将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夏晴居然还拒绝他。
“妈妈……
我们是真心考虑过的,小学真的不适合我们,希望你能够好好考虑一下。”
夏小喧非常的难以置信,但是他又不能直接跟夏晴吵起来,因为这样一来的话。
实在太过不孝了,而且他也清楚夏晴和时复勋他们是在真心为自己考虑。
但是他是却不需要,所以夏小喧一直在劝说夏晴,希望他能够回心转意,但是夏晴都已经下定决心了,不可能轻易改变决定的。
因此不管夏小喧怎样说,夏晴都不肯答应。
“好了,夏小喧别说这些了,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我和你父亲都一致认为,你该多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交朋友。
你现在不适合直接跳级到初中部,你先从小学那边学起,要是实在适应不了的话,我们在家里调到初中部如何?”
听到夏晴这样说,夏小喧再怎么不满也没办法,只能答应下来。
“好吧,既然这样希望妈妈你们能够说话算话,那是我们实在适应不了,你就让我们去初中部那边。”
“当然我什么时候说谎骗过你们?”
得到了夏晴的承诺,夏小喧这才放松下来。
“那就好,我知道妈妈不会骗我们的,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去上小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