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残王毒宠:爱妃,你的马甲又爆了!>目录
第400章 出师表和陈情表沈风华心焦不已,加之身体不好,烈日炎炎,竟然忽然要栽下马去。
顾薄渊眼疾手快跳下马,将她抱住。
“华儿!”顾薄渊看着她晕过去了眉头都还是紧皱的,不难猜出这一路上她为何要皱眉,一副极其沉重的样子。
等沈风华醒来时,行军已经到一半,她看着夜色,还有一旁以手支额的顾薄渊,心里添了几分难过和心疼。
她细细的打量眼前人的模样,眉宇间皆是霸气和沉稳,生得邪魅而霸道,分明是一寸一毫都是她最喜欢的人设,怎的这心里就是有道防线,不肯让人进呢?
沈风华不觉眼泪流下,心里痛楚万分,她却不知道自己在伤心什么,或许是在伤心顾薄渊为她付出,却始终等不到他想要的结果吧。
思及此,沈风华摸着自己的肚子,已经两月有余,再过一月,就会显怀。
她要做母亲了么?
这个问题同样沉重,她从未想过要为人母,对孩子更是不喜,她不喜欢一切麻烦的东西,包括孩子。
她内心深处,孤独一人,无牵无挂,也不许自己动了“凡心”,于她而言,世间一切都靠不住,除了自己。
当她闭目垂泪时,一只大手抚上她的脸,轻轻为她拭泪。
沈风华猛地睁眼,从顾薄渊眼里看出了万千柔情,还有心疼。
对视良久,她终于是破了心理防线,扑入顾薄渊怀里。
顾薄渊将她抱得紧紧地,一遍遍摩挲她的头,沙哑的声音问道:“怎么哭了?不必担心,突厥不足为惧,皇帝更无须惧怕,只要活着,不要皇位又如何?”
沈风华知道他心里最想要的就是皇权,他要复仇,扳倒顾旭尧,现在却因为沈风华,都顾不上了。
沈风华岂能不愧疚。
顾薄渊捧着她的脸,道:“这两日我想了许多,比起日日谋划皇位,倒不如与你逍遥快活来得好,你也不必放在心上,此事皇帝顶多降罪,命我们前去道歉,这一战突厥胜不了,加之万民来朝期间多有碰撞,他们也逃脱不了故意滋事的嫌疑,皇帝不会全怪给我们的。”
“虽说天朝强大,但是也没有让这些妖魔鬼怪随便欺负的道理,依我之见,若皇帝同意打仗,那就彻底灭了突厥,也好叫其他势力警醒,免得他们又来滋事。”
顾薄渊闻言先是一愣:“你这是出于私心还是战术?”
沈风华也听出其中意味,笑道:“我性子素来激烈,但是也不是肆意枉杀无辜之人,这治国之道我也略懂一二,现在突厥没有明君,那便无须留着,这是天要亡突厥,我们不过是顺应天命。”
“再者,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突厥若是大败,再求饶,岂不是放虎归山?每年都要将士戍守边疆,严防突厥来袭,倒不如彻底剿灭,这样也省得许多将士费心费力,如果我是皇帝,我一定开疆拓土,一统山河!”
沈风华这番话,自然是跟秦始皇学的,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自然规律。
这国家之争和皇族之争是一样的道理,断没有因为是大哥,所以一直任由弟弟们胡闹的道理,该杀一两个以儆效尤的时候,就得出手,更何况,万国谁不是口服心不服?
战国七雄最终合成大秦,这便是最好的教训,读史使人明鉴,沈风华自然没有丝毫的妇人之仁。
顾薄渊听她这番言论,大笑不止。
好一个沈风华,不愧是配他的女人,绝不是偏安一隅之辈。
两人正笑着,宋南栀进来了,瞧见他们欢笑,心情也好了不少。
上前去坐在床前安慰:“风华,此事你不必放在心上,是突厥早有反意,此事不过是提前发生罢了,你腹中有子,切勿懆劳才好。”
沈风华点头:“好,不过,我要留下来帮你,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宋南栀还是为难:“可是你的孩子……”
“没事,我只负责做你的狗头军师呀。”
宋南栀一笑,戳了戳她的额头:“什么狗头军师,哪有这样骂自己的,好,只要你们可以留下,准把突厥打个落花流水!”
翌日天晚,全军抵达归城。
沈风华回房间后,就开始写《陈情表》。
只不过,内容变了。
顾薄渊低头一看,只见写着:
北荒密言:北荒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天朝五年,缺兵少粮;行年三岁,突厥屡犯……北荒之辛苦,非突厥之人士及余小国之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北荒微志,北荒侥幸,保卒一方。北荒生当陨首,死亦结草。北荒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顾薄渊看完已是心潮澎湃,以往不知沈风华才华多么横溢,现在看来,真是文曲星下凡!
“这《陈情表》可真是感人肺腑,将北荒拟做臣子,诉尽多年凄苦,饶是皇上见了,也一定对北荒疾苦有深刻的了解。”
闻言,沈风华拍拍他的肩头,心头却在感慨:幸好当年高中课文讲了这些孝子情怀啊,如今才能运用自如。
不过,要师出有名,还得借皇帝的口杀突厥才好,这《陈情表》只能让皇帝明白北荒的难处,表明突厥的猖獗凶悍,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不怪罪他们此番闯下的大祸。
沈风华心中早有打算,皇帝也是南征北战才得了天朝,正是符合天朝的情况,现在虽然不是什么危急存亡之秋,然对于北荒而言,每年都是危急存亡之秋,正适合这《出师表》,于是另外起草文书,写了《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诸国散乱,北荒疲弊,辞呈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屑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今当伐突厥,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顾薄渊看完全程,泪两行,扶额以示遮挡。
这是何等的忠良之辈,何等治世能臣,对国家之忠心,对皇帝之规劝,对社稷之忧心,他自愧不如。
落款:宋孤松。
顾薄渊一愣,吸了吸鼻子问道:“这怎么落款是宋孤松?”
沈风华道:“宋孤松是两朝元老,又是托孤大臣,对朝廷一片赤诚,此番来北荒也是请命而来,这《出师表》让任何人上奏都不妥,因为南征北战之将,朝廷无多。唯有他最合适,只要皇帝看表,必然感怀五内,尤其是他如今年事已高,心中激晴褪去,很容易主和,这对于解决北荒之事大大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