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罗仁赶回邺城,高演候在城门口等着罗仁进城。
两人刚一见上面,未及寒暄,高演便悄声告知罗仁,陛下扬言要废太子一事。
罗仁心下大惊,不知为何自己离开京城不过月余,邺城这边竟然就生出这么大事端来。罗仁迅速冷静下来,劝解高演不要掺和此事之后,立马入宫觐见。
一路径直进到太子寝殿,罗仁见到高殷还是如当初走的时候那样可爱,心里总算舒了口气。
太子还是太子,看来事情还没发生,高洋只是刚刚存了心思,并没有付诸行动。
“赵公子刚回来,就迫不及待的跑过来看阿殷,看样子是听到风声了。”
熟悉的声音传到耳朵里,罗仁轻轻笑了笑,暗自舒了口气。
还好不是疯子的语气,正常的高洋英明神武,其实没那么可怕。
罗仁默默行完礼,有眼力见的内侍,悄悄瞧了一眼殿内情形,将太子牵到内屋玩耍。
“陛下是真的想动太子吗?”
“太子软弱,怕是担不起一国之君的重任。”高洋默默叹息一声,邀请罗仁随地坐下。
“此话言之尚早。幼童的个性还未定性,尚有可造之机。况且,陛下正直年轻气盛之际,几位皇子年纪幼小,根本看不出什么端倪。”
“朕知道,你做了太子的老师,所以希望保全阿殷。其实赵公子不必担心,即使换了太子,你依旧还得承担教导太子的重任。”
罗仁默默关注高洋多时,察觉到他的眼神里并没有太强烈的不满,只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对高殷大感不妙,心里不免担忧不已。
“陛下,易储之事还望三思。若是处理不当,怕是要引发动荡。”
“朕已经深思熟虑过。阿殷个性实在太软太心善,即使有赵公子这样的老师悉心教导,他依然是这番模样。朕已经失去耐心,不能再等他长大了。”
罗仁心头猛的一震,这是谁在高洋面前嚼舌根了。为什么高殷还这么小,高洋就动了易储的念头。
难道自己的介入不但没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反倒加速动摇了高殷的地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静默良久,罗仁再次淡淡开口劝道。
“陛下,欲速则不达。改变一个人的心性,就如同解冻冰封的食物。若是用沸水解冻,外面一层都已经融化破烂,里面却依然坚硬冰冷。如果用温水慢慢解冻,效果反倒比沸水管用,还不伤表皮。”
“赵公子说的不无道理。可是朕觉得,若是不施以重压,只怕有些人永远都没法长大。”
“微臣说句实话,陛下或许不爱听。太子个性如此,大部分原因还在于陛下一开始,就让他找错了方向。如今想强扭回来,只怕……”
高洋正准备喝茶,听到此话猛的一抬头。“你是觉得施压是无效之举?”
“人的衣服就如同一道防线,让人脱衣服,就如同卸下防备。陛下觉得温暖的太阳和凛冽的寒风,谁能更快让人脱下衣服。”
“若是风够大,或许寒风更快些吧?”
“陛下几时看到寒风呼啸的时候有人脱衣服?倒是阳光明媚的时候,人觉得暖和了才会脱减衣服吧?当然,陛下觉得风够大,可以迫使人的衣服脱落,只怕那时候人也活不成了。”
高洋一时无话,静静瞧着前方陷入沉思。良久之后,高洋叹息一声,说出实情。
“朕实话告诉赵公子,其实朕有意散播废太子的消息,更多的是想试探高氏几位兄弟的反应。”
罗仁心知日后的结局,明白高洋此举也算是先见之明。只是人没有前后眼,高洋应该不会无缘无故产生这些念头,定然是发生了什么。
“陛下年纪尚轻,为何会有如此想法?”
“朕的父兄都不是高寿之人,不得不考虑此种情况。朕金戈铁马,也不知道有多少年阳寿。鲜卑习性强者为尊,弱者根本没有生存余地。”
“陛下有没有想过,趁着现在还来得及,尝试用汉文化潜移默化的洗脑。”
“虽然朕不喜欢软弱的汉人,可也明白汉人也有过辉煌,强盛之时并不输任何民族,想来汉文化也是有着过人之处。”
高洋缓缓起身往大殿门口走去,罗仁默默跟在身后听着高洋倾诉心中想法。
“只是推行汉文化,根本不能够驯化这群野蛮人,反倒会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若此计可行,朕何尝不想放下偏见推行汉化。”
“短时间也许不行,若陛下能长寿安康,推行数十年。太子渐渐长大,继续同样的政策,两三代人……”
“只怕朕没那么长寿命,强行汉化只会让六镇鲜卑贵族心生反意。朕在的时候,或许能镇住这群手握重兵的贵族,若是朕不在呢?”
如此说来,高洋确实也算是个深谋远虑的雄主。继承人的问题,或许真的就是高洋甚至是北齐的死结。
“所以陛下觉得,太子唯一出路便是自强自立,甚至要达到心狠手辣的地步。”
“没错。齐国目前的状况,就像你曾经说过的,就是一群生长在丛林里的野兽,除了少数智慧超群的人依靠大树活下来,其余的人都得靠弱肉强食生存。”
“臣会极力教导太子,也请陛下保重自己,若是能按照徐太医调理的方子,陛下或许能长寿……”
“此话不提了,赵公子尽快让阿殷变强大吧。”
罗仁见高洋心意已决,也不再多说,悄无声息的出了宫。
虽然长远看来汉化才是最终出路,可也不能因此就认为高洋短视。
北齐形势不同,高洋也有他的无奈和压力。积习不改,已经变成顽疾,怕是要翻天覆地才能改变局面。
或许高洋说的对,改变太子高殷的心性才是唯一的出路。
现在自己只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让高殷明白弱肉强食的道理,只是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才行。
自己的计划里,现在要开始教高殷学武了。等到学武小有成就,让他隐藏身份和人比武。等高殷适应了激烈的打斗和受伤后,再让他悄悄在军中呆一段时日。
若是有战争发生,最好能让他跟着行军,亲眼看到战争残酷,死尸满地,血流成河的惨况。到那时候,高殷估摸着也有十四五岁了,厉害的将军这时候都已经上战场建功立业了。
经过几轮循序渐进的环境适应,高殷应该能慢慢接受杀人的事实,不至于被他老爹吓的口吃。若是到时候高殷转变大,高洋同意让他尝试领兵打仗,那就再好不过……
“罗仁哥。”
罗仁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宫外,环视四周却没有发现叫自己的人在哪。
躲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