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但行好事
绿浅半窗2025-06-12 12:062,058

因章麟跟宋邦渊探讨,这一顿饭吃地拖拖拉拉,小郎们都忍不住各自说小话儿,陈常君吃饱后,就问苏岑岑,上次他说的交易,她想的怎么样了。

“什么交易?”苏岑岑明知故问,但掩饰不住地脸红。

“唉,就是我帮那个傻子……让他摆脱现在的身份地位,想起来没有?”

陈常君是一脸真诚地问,过好一会儿,苏岑岑才若有所思地“哦”了声,说想起来了。

陈常君示意宋邦渊方向,对苏岑岑道:

“看见没?今儿可是我找理由把他拽来的,也是我把他拉过去跟孔柯寅论道的,我已经把他往上推一大步了!”

苏岑岑怅然地给陈常君夹了一只羊肋排。

不可否认,今日宋邦渊的表现已经不是用“可圈可点”能形容的,在这一种小郎君中简直是出类拔萃地存在。

当初苏岑岑只以为陈常君逗她,如今看到宋邦渊跟章麟认真论道模样,突然意识到陈常君或许真有这样的能力。

相通这一点后,苏岑岑压低声音问:“要我怎么做?”

“简单。”陈常君说完,抓起羊肋排,呵呵一笑。

“说啊。”苏岑岑愠怒地看着陈常君。

陈常君得意地一笑:“明儿再跟你说。”

苏岑岑好奇心重,这样的卖关子无疑让她心痒难耐,可无论她怎么追问,陈常君都不吐口,无奈,她也只好企盼明儿早点到。

这顿饭吃完,九娘亲自送大伙儿离开。九娘跟苏岑岑说说笑笑,还指着洪麓和孔柯寅说着什么,陈常君见苏岑岑脸红一刹,想必九娘是在乱点鸳鸯谱呢。

晚上,陈常君问宋邦渊,今日跟章麟聊地如何。

宋邦渊沉默片刻后答,说他们后来没有继续论道,章麟说了些朝中之事,让他感触颇深。

跟一个并不熟悉的小郎聊政事?这还真有点匪夷所思。

宋邦渊拿陈常君当自家小哥、当挚友,遂知无不言地说来。章麟此次回乡丁忧,因是母亲,其实一年时间足矣,但章麟却迟迟没有返朝,想必还有其他原因。

关于这点原因,陈常君和宋邦渊默契地相视一笑。

从章麟的官职和他今日讲学所选的章节,很容易就猜出其中原委。

丁忧是事实,以丁忧做借口暂避朝中的政治纷争或许才是真。

每当朝中出现纷争,其实分歧的不仅是政治观点,而是各自的信念,自然,这里面不包括为自身牟利的奸佞小人党。

如今贡举恢复道家著作,释放出来的真实信号其实是:朝廷正在摒弃五代以后儒家独大的思想,欲百花齐放。

说起来简单,但这其中的阻力并不是一个普通人能揣测的。

也不知现今到底是儒家独大在朝中占主导,还是百花齐放后来居上。

通过宋邦渊和章麟的谈话内容,陈常君和宋邦渊一致觉得章麟应该属于“改革派”,是主张百花齐放的那一队,但是他以丁忧为由不肯还朝,想必还是朝中斗争激烈,改革派应该是遭到了巨大的挫折。

在陈常君看来,百花齐放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如果儒家独大再次成为主流,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对其他学派进行摧毁式的打击,几十年甚至百年内都难以再有人提出改革。

陈常君将自己的想法如实说出来,宋邦渊听完,怔住好一会儿,最后才用不可思议的笑意道:

“虽然你不曾通读六经,事实却看地十分清明,章老虽然话语隐晦,意思却跟你说的一样。”

“哦?”陈常君忽然恍然大悟:“你说他四处讲学,是不是就是在寻愿意支持他们的人来培养?”

陈常君的意思,无疑宋邦渊就是其中一个候选人,但是宋邦渊否定了这一点,以他的身份绝对不存在这样的可能,这就相当于让对方过来骂改革派一样:

看,支持你们主张的都是些什么人!

陈常君觉得宋邦渊的疑虑非常有道理,若要消除这样的偏见,除非要先改变普罗大众对出身根深蒂固的看法。不要说在熙朝,这就是在他前世那样的社会,亦没有绝对的一视同仁。

好在宋邦渊对此也并不抱任何希望,再次夸赞陈常君后,便带着对这一整天的美好回忆沉沉睡去。

陈常君撑地睡不着,脑海里思绪乱飞。

任何一次改革,都是艰苦卓绝和漫长的,尤其在稳定社会,改革的阻力会更大,来自社会各个阶层都可能成为改革阻力。

熙朝社会相对五代来讲,已经是难得地稳定,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打破这种平静,无论改革的是否有利。

而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到上至天子,下到乡村的蒙学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改革失败。

天子的命令如何下达,下面如何理解和执行,都是成败的关键,参考前世北宋的两次变法,陈常君只觉得想要真正做到百花齐放肯定有很大困难,尽管看似没涉及农商军等方面,可暗里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最直接的,就是已经下达的科举改革。

陈常君也迷迷糊糊闭上眼睛,他还是个小孩儿呢,可是管不了这些,如今也只能随波逐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当然,最好有肉吃。

第二天是九月三十日,过了这天,就是休沐日。

一早起来,就见那几个惹事挨罚地都挂着笑模样。

陈常君调侃他们:“是明儿能出去玩了,才这么高兴?”

其中一个叫袁德义的摇头,得意笑道:

“再过五天,就是祭礼日,我爹要来捐赠了。周夫子许诺,今儿是我们最后一日挨罚。”

呵呵,原来是老子来给捐钱,难怪这么开心。

陈常君悠悠然道:“恭喜恭喜,那今儿我可得多给你们找点事情做。”

这种仗着捐钱就不把学规放在眼里的学生,最适合滚出书院。可既然苏伯勉既想羊儿跑,还想别人来给羊喂草,那大伙儿就只能忍着,不过陈常君最会戳人心,通过这几天的观察,他早就发现这几个机灵归机灵,但心思全都不在读书上,硬生生地在书院镀金,浪费生命而已。

书院像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继续阅读:第196章 袁德义洗衣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门宰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