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洞庭书院的优势
绿浅半窗2025-06-12 12:062,378

熙朝的私学,以私塾为主,另外就是少量的经馆和精舍,但无论官学还是私学,能被称为书院的必然是上规模的。

私塾只有一名教师执教,而书院则是多名教师,另外一个条件,便是书院需要有一定的藏书。

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清脆的水声和嬉闹声交杂,岁月静好的烟火气息令人安宁。

宋邦渊悄悄告诉陈常君,洞庭书院因在前朝是寺庙,藏有大量经书,经过五国十代的战乱,其藏书不但没有被破坏,其中的和尚还收纳了大量民间书籍。

坊间传说,苏家愿意接手这寺庙,主要原因就是看中其藏书。

宋邦渊轻轻碰了下陈常君:“三个院子的后罩房,里面塞满了书。据说州学的藏书都不抵洞庭书院的三分之一,我每半个月去打扫一次,可涨见识……”

宋邦渊说这话的时候,双眼放光,就像狼崽看到鲜肉。

在没有活字印刷的时代,这一点的确足够吸引人。

既然打定主意去洞庭书院,陈常君还要弄明白这里这否真的能留他,遂道出心中疑问:

“有你在这边打杂,一个人还不够吗?”

宋邦渊摇头:“前几日周夫子就跟我说,要再找一个勤快点,他觉得我一个人做不过来。咳,说来也是,每天都是一大盆衣服,之后要打扫庭院,等他们吃完饭,还要打扫收拾,午后能闲一会儿,但还要给别人抄书赚钱,一天到灭灯,都忙地团团转。”

“那你什么时候看书?”

“等大家都睡了,或者早点起来——就这两个时候最清净。那些书童白天聒噪的很,晚上还常赌一会儿小钱,白白浪费书童这好差事。”

因为眼前小郎也去过王久安那,宋邦渊对陈常君有同病相怜的情愫,于是在两人聊天过程中,陈常君很快就弄清楚洞庭书院的制度。

洞庭书院的学生来自于整个岳州,包括下辖的县镇,在校共有一百五六十人。

外地来的,有七八十人,大多住在书院里,岳州城本地的学生则晨来晚归。

关于这些学生是否勤奋、功课如何,宋邦渊淡淡地笑着评价:

“好的都去州学,再好的就去经馆精舍做大家的入室弟子。倒是武学,虽然才开设没两年,口碑甚是不错,只不过招收的学生少,想进来更不容易。”

听宋邦渊言外之意,跟茶肆掌柜评价的差不多。

“那苏家的子弟呢?”陈常君又问。

“洞庭书院本来就是苏氏宗学堂,夫子们可会告状,因此他们比旁人都刻苦。”

“既如此,为何还会让人趋之若鹜呢?”陈常君不解:“难道仅仅因为藏书?”

宋邦渊漂着衣衫,发出哗啦哗啦的水声:

“因为夫子们德高望重,夫子们却是奔着藏书而来。”

这样的因果关系有点让人啼笑皆非。

陈常君已经可以肯定,洞庭书院藏书多,夫子厉害是优势,而无论哪里,也总有几个爱学习的、几个捣乱的,大多数还是不愠不火。

经过这番了解,陈常君更加坚定自己要来洞庭书院的决心。

这时没有各种化学品,衣服上的许多污渍都很难去除,陈常君肉眼可见宋邦渊的敷衍。

揉吧几下,就放到水里猛涮,跟涮羊肉一般。

“这样洗不干净吧?”陈常君说。

不等宋邦渊回答,旁边一个拿木棒敲衣服的小娘子开口:

“宋郎洗的这些,差不多穿个两三日就换下来,换做是我,涮吧涮吧就好,哪还用搓,啥料子禁得住这么洗?”

陈常君忽然明白,原是这些衣服换地勤,不禁用力揉,而那些污渍,在熙朝人眼里,本来就是没办法去除的。

宋邦渊没有一点不悦,开怀地笑着,顺便伸手扬了几缕水花过去,惹得那小娘子也咯咯笑起来。

不过这几句简单的话里,陈常君也听出许多信息。

这洞庭书院的学生们,有许多纨绔子弟,不光花钱大手大脚,人也很挑剔。

但看白眼翻地如此熟练的小书童,就知他们主人平日对宋邦渊的态度也不会太好,否则书童也不敢如此。

衣衫洗好,两人已然成了有说有笑的朋友,尽管陈常君双手冰凉,却由衷开心。

自从离开上柏树村,离开钱少辰这群小伙伴,他还没这么痛快地跟谁聊过。

王久安也好,胡叟也好,荣昌旬也罢,于陈常君来讲都是长辈,无论礼仪还是相关利益,都会让他们之间有无形的屏障,而眼前这侃侃而谈且不浮夸的年轻人,带给陈常君十足地亲切感。

回到书院,正好是休息时间,宋邦渊快步地进去,可还没出门廊几步,就被一个学生拦下。

“洗个衣服磨磨蹭蹭!”他伸手拉了下宋邦渊,眼神和动作都不怀好意。

宋邦渊明显不悦,但是并没反驳,只是平平谈谈地说今天的衣服多些。

“多?我看你就是偷懒!书院就是养条狗,也比你强!”

宋邦渊目光凌厉,但并未开口。

陈常君可看不惯这一幕,他本能地迈步进去,却一把被两个书童给推出来。

宋邦渊听到声音,扭头朝陈常君莞尔一笑:“陈二郎,你稍等我下,我这就去跟周夫子说。”

陈常君想说“不必”,但宋邦渊已经绕过拦住他的学生,快步走了进去。

陈常君冷眼跟那学生对视。

对方被陈常君狠砺的目光弄地有些焦躁:

“哪来的小兔崽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呸!”

对方淬了一口,就甩袖离开,书童小跑着跟在后面,随后里面传来夫子厉声训斥声。

原来这人是课堂没背下书,挨骂之后找人出气来的。

不一会儿,宋邦渊就从里面出来,跟门口的书童说是周夫子喊陈常君进去的。

洞庭书院的人可以质疑宋邦渊干活慢,可以质疑他院子扫的不干净,但唯独不敢质疑他的诚实。

陈常君坦然地跟着宋邦渊进去,经过那些好奇,或者不友好的目光,一直经过两重穿堂,才到最里面的院子。

一边走,宋邦渊一边介绍,洞庭书院原本所在的这寺庙,是三进大院子,还有东西跨院:“赶到冬节,一个人真是要打扫上几天。”

陈常君指了指最里面紧闭的房门,低声问:“那里面都是书?”

“可不是,似乎从来没人整理过,到处乱堆,不少都被老鼠咬了。”

“可惜了。要是书院留我,第一件事就把这几间屋子的书整理出来。”

虽然陈常君说出宋邦渊的心里话,宋邦渊依旧只是笑着摇头:

“到时候再说吧,周夫子可不愿别人进去待太久,我每次打扫都是匆匆地进去出来。”

说完他又笑道:“你来就好了,我们都能轻松些,上午把活都做完,下午就能听贺夫子将经学了。”

“怎么听啊?”陈常君低声问。

“就假装在门口干活,扫个院子什么的,就听了啊。”

宋邦渊窃笑,仿佛刚刚被人为难的不是他,仿佛任何伤害在他身上都留不下痕迹。

这一点,让陈常君尤为佩服。

三进院的西厢房门前,宋邦渊敲门,带陈常君进去。

继续阅读:第140章 打杂能力考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门宰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