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陈岭南辉煌腾达,简光伢心里完全没有触动那是假的,毕竟两人的起点差不多。可两年过去,自己倾家荡产还欠下一大笔债,陈岭南却赚了个盆满钵满,简光伢心里有触动,只是没有当初陈岭南那么强烈而已。在简光伢看来,这不过是个运气问题,自己的运气没陈岭南好而已。简光伢也没有想过在后面紧追慢赶,他的成功欲望不像陈岭南那么刻意,性格也不是陈岭南那种主动进攻型,何况陈岭南也从来不是他的参照物。简光伢的参照物是过去的自己。简光伢对现状已经非常满意,有一爿属于自己的小店,一份稳定而不失体面的工作,旱涝保收一年挣个三四万,除去一切开支,小有盈余,还有老婆孩子热炕头,即使如今回到老家,在乡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富人,这跟当年在老家的时候比起来已经是不敢想象的成功。直至此时,简光伢的理想也非常简单,等弟弟妹妹能自立了,身上的负担减轻了,再攒点钱,然后带着一家人回到瓜洲老家,建房子,生儿子,在镇上或者县里做点小买卖,将来有机会再给孩子弄个铁饭碗,这才是一个农民成功的标志。什么扬名立万,什么飞黄腾达,这不是一个农民该奢望的,既不切实际,而且还很危险,何况也没这个命。
此时的简光伢没有野心,但已经有了充分的自信,证据之一是不怕欠债了。因为此时的简光伢发现,赚钱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肯吃苦,并且找准方法,发财其实轻而易举。因此,八八年底,欠下一屁股债的简光伢一不做二不休又找老板郭宏生借了两万块钱干了两件事,一是给自己买了一辆嘉陵摩托,二是回老家建了村里第一幢两层小楼。
老家的房子还是三十年前祖父简万春带着三个儿子建起来的三间土砖屋。尽管祖父母都不在了,伯父一家也在多年前搬出去另过了,可依旧严重拥挤。三间土砖屋,跟叔叔两家人住,一家一间半。每家只有两个房间,人却好几口,怎么也住不开。时至今日,结婚都好几年了,回到家还要跟弟弟挤在一间房里,实在不方便。这还不是关键,简光伢不惜举债也要建新房,在于操小玉放话了,如果不建新房,她就不回家过年——上一年春节,一只在房梁上穿梭的老鼠脚下踩踏了,掉下来直接拍在躺在床上的操小玉脸上,把操小玉吓得魂飞魄散,半裸着直接从被窝里蹦了起来。要不是小叔子简光仔那年寒假没回家,操小玉都没脸做人了。操小玉放了狠话,简光伢心想也是,房子早晚要建,什么时候建都要花钱,晚建不如早建,没钱,那就借罢;借了,那就想办法赚罢,人生在世不就是这样拆东墙补西墙过来的么。
而那辆嘉陵本田则为简光伢开辟了一条新的财路。这完全是无心插柳。简光伢买这辆摩托纯粹是架不住隔壁摩托车店老板黄泥的软磨硬泡。
“这个畜生上辈子肯定是修地球的。”岳父跟他人聊起自己这个宝贝女婿,言语间透着骄傲。
由于同在一条街上讨生活,平日跟黄泥和林子烨以及银川人论红艳这些商业天才接触频繁,简光伢也有了商人思维,开始知道利润还可以分为“毛利”和“纯利”,知道做生意还要注意“损耗率”和“无形成本”,知道做生意还可以“捆绑销售”和“特价销售”,知道“股票”和“汇率”是个什么玩意,等等此类。黄泥林子烨论红艳这些天才总是能比周围其他人更早地接收到来自海外的新鲜财经资讯和新潮理念,并毫不吝啬地分享给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
简光伢买第一辆摩托车就是受了黄泥的影响,稀里糊涂就买了。简光伢当时其实并不需要摩托车,可架不住黄泥那套“时间成本”的理念灌输,最后简光伢也深信不疑,有辆摩托车自己的生意绝对又能上一个台阶。买了摩托车的简光伢心血来潮,这年年底载着操小玉和两个孩子回了老家。从龙踞到瓜洲走国道七百三十公里,一家人在路上走走停停花了三十六个小时,中间还遇到过路霸,到家的时候母女三人同时发起了高烧。操小玉本来就一万个反对丈夫欠着一屁股债还买辆摩托车,现在又出了这一档子事,盛怒之下扬言要一把火点了这辆摩托。不过操小玉终究还是没有得逞,因为简光伢骑了辆摩托车回来的消息当天就在当地传播开了。这是全乡第一辆摩托车,因此在过年前的几天时间里,登门看新鲜的街坊四邻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购买者。简光伢明白,把这辆摩托车骑回龙踞,操小玉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于是灵机一动顺坡下驴把摩托车卖给了二舅家的老表何雨珍。简光伢从黄泥手里买这辆摩托车花了两千三,骑了两个多月,最后以两千六的价格卖给何雨珍,还赚了三百。
过完年回到龙踞,简光伢意外接到已经多年没来往的五舅家的老表何玮的电话。何玮听说何雨珍从简光伢手里买了辆摩托车,问简光伢能不能帮他也买五辆。听到这话简光伢顿时糊涂了,心想他为什么不自己来龙踞买呢。事后找黄泥一打听才明白,在内地省份,嘉陵本田真正的市场价都在四千以上。而黄泥以两千三的价格把摩托车卖给简光伢,也确实是友情价,基本上没赚钱。同样的摩托车,即使在龙踞,对外销售价也在三千以上。简光伢一想,我是把这个信息直接告诉何玮呢,还是不告诉他。简光伢又一想,那屌毛一家嫌贫爱富,我得趁机宰他一笔。于是简光伢给何玮回电话,说两千六根本买不到,之前我两千六卖给雨珍老表纯粹是事出有因。
何玮说那要多少呢。
简光伢说三千,不包运费。
何玮说包运费是多少。
简光伢说起码三千二。
何玮说我不欠你人情,我给你三千二百五,多出的五十块算跑腿费,干不干。
简光伢说亲戚之间谈钱就没意思了,你给我三千二就行了,我替你想想办法。
五辆摩托车,简光伢纯赚五千。这五千简光伢没有独吞,自己拿了两千,何苦何文何必每人分了一千。简光伢此举无疑是未雨绸缪,因为没过多久何玮就给在龙踞的三个堂弟分别去了电话,打听嘉陵本田在龙踞的市场价。何苦何文尽管脑子不够用,但讲义气,加上他们也不喜欢堂哥何玮,所以报价三千六。何玮依旧不放心,不久后背着简光伢亲自来了一趟龙踞,结果去到几家摩托车专卖行考察了一番,价格确实都在三千以上。如此一来,何玮觉得老表简光伢确实够意思,从此两人便开始了长期合作。通过这件事,简光伢悟出了一个商业诀窍,那就是信息不对称可以让自己发财。之后的几十年,简光伢成了玩这一招的超级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