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紫寞直接把自己手机的短信递给了周瑜,说道:“公瑾,你别太当真了,这个是孔明的解释。”周瑜接过来一看,马上又还给了诸葛紫寞,他心思缜密的说道:“这个诸葛亮,留在世间一日,就是东吴最大的祸害,如果现在不把他除掉,日后必定会成为我国的后患。”
突然,那边的一个士兵跑了过来,喊了一声“报!”周瑜正心烦呢,直接说道:“出去!”士兵说道:“紧急事件,刘备使者糜竺过来探访。”
周瑜说道:“嗯,知道了,请他进来吧。”诸葛紫寞说道:“刘备又找人来探听虚实了,孔明来了这么久,他也不知道孔明在我们这里是生是死,也多多少少要找人过来探听一下虚实的,都督你准备怎么办?”
周瑜摆了摆手,那边的糜竺就早已放好礼物进屋里来了,糜竺对周瑜开门见山道:“孔明在这里那么久了,我这次来,主要是想犒劳你们这里的人,顺便叫孔明和我一起回去,我主公等急了。”
“孔明在这里和我共同商讨讨伐曹*的大事业,怎么可能说回去就回去呢?如果你们主公可以亲自来看望一下我们这些准备伐曹的人,那我就已经深感敬畏了,你看如何?”周瑜说道。
糜竺答应了,想发个短信通知一下刘备,但是,一看自己的手机,可傻眼了,东吴3G在漫游到自己的蜀汉联通资费根本就是贵得离谱,话费全部都是X100倍的,糜竺看着周瑜,周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额,我们中间人要收很多的手续费的,这个价格嘛,其实还是非常合理的,要不然你直接回去告诉你主公,省了这个一百两银子的短信费吧。”
糜竺没办法,只好丢下礼物直接走人了。周瑜等他走以后,就直接和鲁肃和诸葛紫寞说道:“这个刘备,简直就是人中之龙,龙中之人啊,不可以不除掉他,他等一下来之后,紫寞,你安排刀斧手在那后边,到时候等我把就被摔在底下就是号令,你就叫人出来,直接把刘备给咔嚓了,明白了吗?”
诸葛紫寞说道:“是!”,只留下鲁肃一个人和周瑜说着话,却说诸葛紫寞来到了刀斧手安排的地方,看到了一大批训练有素的刀斧手,心里暗道:这个周瑜,城府也太深了吧,居然秘密训练了一大批这种那边牛*的刀斧手,还没有听孙权说过这回事呢,隐藏得也够好的。
诸葛紫寞问道:“在你们当中,你们各自认为自己的实力怎么样?给我推选出一个大队长出来,我把任务的细节和他说一遍。”
结果,这些刀斧手个个还是非常有教养的人,一个推辞一个,最后,终于选出了一个在实力和教养上都非常厉害的人,诸葛紫寞对这个人详细说了一下任务的细节,知道关羽等下会下来巡视这些地方,他说道:“等下你们准备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暴露出什么马脚,等下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可能会下来看几眼,你们要隐藏得够深才行。”
(这章节的内容就到这里,下篇的内容是三国的一些诗词之类的东西,写三国的内容不觉有些沉闷,写的人沉闷,看的人更沉闷。今天想起来,供大家欣赏欣赏。)
曹*,《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shuài)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