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李秀兰婆婆刚要质问,李老太太立刻道,“一来,你们本就卖的多挣得多,合该多拿。”
她不给马家人开口的机会,紧接着道,“二来,我刚才说的不无道理,就算真的闹到派出所,我也会跟警察同志说,是秀兰炒瓜子不仔细闹出来的事儿,我这个当亲妈的,说话想必有点份量。你们回去好好想想吧,是拿了这钱,往后还能接着卖,还是鱼死网破,闹到最后大家生意都做不成。”
李家态度明确,一百块钱已经是李老太太的底线,否则大家鱼死网破,生意谁都做不成。
马家人回去思量,四百,他们不是拿不出,卖瓜子这么久了,攒也攒了这么些,可是这一下子要都拿出来,实在有些不甘心。
但李老太太有一句话说的不错,马家赚得多,正因为赚得多,才更舍不得这份生意,方才说一起完蛋,也不过是盛怒之下的一时冲动。
说到底,他们比李家更舍不得断了这财路。
最后,马家人接受了这个方案,割肉似的拿了钱。
“妈,您也别太难受了,钱拿出去事情就能了了,咱生意还能接着做,以后再挣更多钱。”马红军安抚完亲妈,安慰媳妇,“秀兰你也放宽心,你娘家那边……”
“什么娘家”李秀兰心里恨的不行,“往后我跟他们恩断义绝。”
“话别说的这么死”,马红军劝,“好歹还有三姐、二姐和春强他们呢。”
虽然李老太太不干人事儿,但马红军却不希望李秀兰跟那边生份了,不说别的,这炒瓜子出去卖的主意,不就是从三姐那来的吗?
李家也要拿一百块钱,孙桂英的意思,这钱他们拿一半,李老太太出另一半。
每回李宝根卖瓜子回来都要上交,而且三姐家每月十块钱的供着,老太太手里攥的钱肯定不止二百。
“你们想都别想!”李老太太脸一拉,“这钱谁都不许给,就你俩自己出!”说完,特意扫了李老头一眼。
后者砸吧一口旱烟,小声嘟囔了句:“钱都你把着,我想给也没有啊。”
李老太太复又转向孙桂英:“你三姐给的是你三姐给的,你少惦记,我还没跟你俩算账呢,每回匿起来的钱都有大半,打量着我老婆子好糊弄是吧。”
“妈,我们……”
李老太太摆摆手,打断了儿子的辩驳:“从前的账我不跟你俩算,这次你们自个把钱补上,往后但凡卖多少、挣多少都给我明明白白的记账。”
这不就一点私房钱都攒不下了吗?孙桂英心中不愿,可眼下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想着往后再慢慢想办法。
总不能她们俩累死累活的卖瓜子,最后全进了李老太太的口袋。
食物中毒的事儿了结,但之后的发展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乐观。
韩大姐因为这事儿吃了处分,差点没丢了售货员的工作,再也不敢收两家的瓜子。
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周边村镇的人都听说了食物中毒的事儿,哪里还敢再买他们的瓜子。
无论李秀兰还是孙桂英,价格一降再降,却根本卖不出去。
就连许如娟这边都受了影响,瓜子不似原先好卖,还得经常解释,自家的跟吃坏了人的不是一家,可以放心买。
“我跟大姐嘴皮子都要磨破了”,许如妍抱怨,“每次来新客人,都要解释半天,人家还未必信,挑挑捡捡的不敢买太多。”
“也就那些老顾客知道咱东西好”,许如娟也道,“有时候赶上了,还帮着说话。”
许如娇不说话,咬着笔杆子若有所思。
这一整件事情,自家虽然被连累,遭受无妄之灾,但也给她敲了个警钟,往后要是卖瓜子的多起来,谁家出了什么问题,不能都牵累着自家吧。
而且她们东西好,品质高,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且记住。
“你想什么呢?”许如妍见三丫半天不说话,伸手搁她眼前晃了晃。
“我在想”,许如娇抬起头,看着两个姐姐“咱们得做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