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东西啊?不行先使你表姐的”,李秀芹道,“大老远的就别往家跑了。”
“不,不太方便”马牡丹嚼了两口面,坚持,“我还是回家拿一趟吧,没事三姨,我明儿早上走,下午就回来了。”
“那行吧”李秀芹也没说啥,只是觉得她跑来跑去怪累的。
隔天,马牡丹起早走了,许如娇惦记着弄烤炉的事儿,也是早早起来,还没吃饭就往厨房跑。
“你咋也这早起来了?”正在厨房准备早饭的许如娟见到她一乐,“你不是最喜欢冬天赖床的吗?”
“姐你看。”许如娇指着一个方向。
许如娟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啥呀,一堆砖头?”
“我准备让大表哥给搭个烤炉”,她指着角落里的砖头,胸有成竹道,“昨儿我们已商量的差不多了,今天就开始弄。”
“干啥使的?”许如娟问。
许如娇没答,反而问起另一件事儿:“大姐,你说马牡丹着急忙慌的跑回家,是干啥去了?”
“她昨儿知道了红薯干能卖”,许如娟道,“八成是回家找四姨报信去了。”
“我猜也是”,许如娇接过话头,“而且现在有孙家在,四姨肯定不敢自己卖,她要是把红薯干送到你这来,咱收吗?”
许如娟几乎没怎么犹豫就摇头:“上回霉瓜子那事……”她顿了顿,“四姨做的红薯干,要是咱自家吃,有点啥毛病的都好说,但卖到外头的必须谨慎。”
“没错”,许如娇赞成,“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信誉,一次不行,以前积攒的好口碑就都没了,而且咱卖吃食,更得小心谨慎。”
“是这个理”,许如娟道,“所以我打算红薯干明年再卖,明年赶早收红薯,蒸了晾晒成干,这时候就能卖了。”
“所以我才要搭这个烤炉呀”,许如娇拍拍胸脯,笑眯了眼,“有了它,卖红薯干就不用等明年。”
许如娇跟周春强忙活了两天,终于成功把炉子搭起来了。又经过两天的烘烤晾干,到第四天总算能正常使用。
她先试着考了一次红薯,用的是李秀芹前两天蒸熟的,把外皮剥了,切成小细条,放在烤炉里面烘烤。
前两次没经验,一次不干,一次有点焦,许如娇又重新调整了火候和时间,第三次出来的就有模有样了。
用烤炉做出来的红薯干,比在外面风吹日晒的干净不说,也不像自家做的太干咬都咬不动,是外面筋道,里面还保有部分水分,吃起来有嚼劲,也不干,看起来晶莹剔透的。
“真是这个烤炉做出来的呀”,许如娟大喜,这样的红薯干卖相可比家里晾的好多了,味道也更好。
“一天能烤一大筐”,许如娇颇为自豪,“而且要是爱吃甜的,还能在表面刷上糖浆,烤出来的红薯干就更好吃了。”
“太好了!我现在就去通知张大勇,让他去乡下收红薯。”
只是还没等她出门,李秀兰就来了,她身上背了个半黄不灰的大麻袋,鼓鼓囊囊的,大冬天的愣是累出了满头汗。
“如娟,四姨给你送红薯干来啦”,李秀兰见到她眼睛亮亮的,扒开麻袋,只间里头密密麻麻结结实实一麻袋的红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