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的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小身影,仔细再看去,那一身青衣的女子很像是许久不见的苏梅,是她吗?
此时的苏梅身后似乎背着什么东西,是在做农活吧?
远远的,她便试探性的大喊了一声:“苏梅?!”
苏梅此时也已经看到邓红了,与邓红不同,苏梅是一眼便认出了邓红,激动的向她跑了过来。
“姐姐!”
同时邓红也走向苏梅,走近后,再看苏梅,她已经梳起妇人发髻,也许是因为住在山里的原故,她没有再穿丝绸衣服,而是穿的粗布衣服。一脸的沧桑感,让邓红有些心疼,这姑娘怎么老得如此快?
苏梅首先开心的说道:“姐姐,你怎么来了?太好了,好久没见了,你们都还好吗?”
邓红点点头道:“我们都挺好的,倒是你,怎么这么沧桑啊?你在这里还好吗?怎么这么久都不回去看我们啊?”
苏梅低下头,道:“最近很忙,都没空去看你们。”
突然一声小婴儿的哭声传来,邓红这才看到苏梅身后背着一个小婴儿。
“这是你的孩子?”
苏梅点点头,道:“嗯,他叫鹦哥,两个月了。”
邓红看了看瘦弱的苏梅背上的这个小小的可爱的小婴儿,摸了摸他圆嘟嘟粉嫩嫩的小婴儿:“真可爱。”
一脸激动的苏梅拉着邓红的手,道:“姐姐走这么远的路累坏了吧?走,跟我回家里。”
邓红点着头跟着苏梅往村子里走去。
“苏梅,这个村子的地怎么没有人种啊?这村子还有没有人呢?”
“有人呢,只是这土地不知怎么的,从前两年开始就种不出东西来了,村民看结不出东西,就干脆不种了。”
“那就让这地这么荒着?村民现在靠什么活啊?”
“山里有好多果树,现在都种果树了。年轻人都跟着王大哥去外地赚大钱去了,现在村里人都过得挺好的,不种地就出去买嘛。”
“那虎子呢?他在不在呢?”
“不在,跟着王大哥出去赚钱了。”
“都做些什么啊?”
“不知道,反正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很多吃的用的。”
“那平时你就一个人在这里了?”
苏梅点点头道:“是啊,村里人挺好的,看我是外村来的,对我都很照顾的。”
“嗯,看看去。”
苏梅指着前面的农舍道:“前面就是我们家,那些是虎子兄弟的房子,有好几个嫂子呢,他们对我都很照顾。”
两人刚刚走进村子便有几个大妈小媳妇走过来打招呼。
“苏梅,跟着你回来的这是谁啊?”
苏梅笑着回道:“这是我姐姐。”
“啊,她就是你姐姐啊?”
一个个听说苏梅的姐姐来了,都跑了过来,很是热情。
一个高个女子抱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年看着邓红道:“苏梅姐姐,待会儿来我家坐坐哦。”
另一个嫂子道:“走都去苏梅家坐坐。”
一伙人簇拥着邓红和苏梅走到了一处被鲜花围满的院门处,众人便停下来了。
苏梅介绍道:“姐姐,这就是我家。”
几个嫂子跟邓红说道:“这可是我们村子最好的几座宅子之一哦。”
邓红抬眼看了下这院子,一墙的粉色的蔷薇花爬着,不过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只有少数几朵花,必竟现在已经快过了蔷薇花期了。
苏梅将院门打开,将邓红迎了进去,一进院门,便是一个院子,院子左边是个空地,空地上有一颗苹果树,树上还挂着一树的苹果。空地左边有个厨房,里面物品齐全。空地正前方有个宅子,一共有三间房,中间是正屋会客吃饭的屋,左右是两间卧房。院子右边种着一些蔬菜,菜地旁边有一个破房子,破房子下方有一个更破的房子,里面养着两窝鸡。那破房子上方是柴房,里面堆满了柴火。
苏梅一边走,一边给邓红介绍着这宅子的布局。
邓红跟着苏梅进了正屋,那几个大妈嫂子跟他们聊了几句,便出去了。
苏梅看了看天,道:“姐姐饿了吧?我去做饭,说着,将孩子放下来放回到左边的卧房里的一个摇篮里,转身去了厨房。
邓红上前看着孩子,这孩子真乖,一直睡着,也不吵人。
等苏梅饭做好了,那孩子还在乖乖睡觉呢。
邓红看苏梅做的饭菜,还不错,看来这里的伙食还是挺好的,和在华良城时,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饭后苏梅给孩子喂了奶,孩子又睡了,苏梅便从卧房走出来和邓红坐在正屋里聊了起来。
邓红问道:“村子的地怎么不能种粮食,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苏梅摇头道:“不知道呀。”
两人聊了一会儿村里的地,苏梅又跟邓红聊起村里的人来。
苏梅说,这村子里的人都挺好的,对人也好,很热情。
她还说刚开始她是准备要回去的,可后来怀孕了就不方便出远门了,便放弃了回去的想法。
那时候她是想给邓红写信的,可没有寄信的人,虎子也不在家,她就只能等虎子回家了再说。
后来虎子一直没回来,直到三个月前,苏梅快要生了,虎子才回来,可那时,她随时会生孩子,虎子自己不敢出去送信,每天要照顾苏梅,便把寄信的事给搁置了。
一个月前虎子突然有急事外出,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
这期间一直是邻居嫂嫂大妈们照顾他们母子两,如果不是邻居们帮忙,她都不知要如何是好了。
邓红点头记下了,这村子的人,看来都是不错的人。
当天晚上,苏梅便安排邓红住在了右边的卧房里,一夜无话。
第二日吃过早饭后,邓红看看天上的太阳,不算很热,很适合出门。
“苏梅,我们出去逛逛吧。”
苏梅知道邓红是个闲不住的人,让她一直呆在家里,她是会很不舒服的。
点头答应道:“嗯,走吧。”
说着,苏梅背起孩子,在前面带路,带着邓红出了院门,带邓红参观一下这个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