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义的书房里,李老爷坐在李孝义平日坐的椅子上,李孝义站在李老爷前面。
李老爷看着李孝义道:“为父我已经帮你安排好了一门婚事,那姑娘你也见过,就是太守的女儿,人家对你一见钟情,回去便央求她父亲来提亲了。”
李孝义头晕了,这是怎么回事?昨天还让自己娶表妹,没两天竟然又要自己娶太守的女儿了。
眉头一皱,还是先躲躲吧,低头对李老爷道:“父亲,衙门还有要事,我去去就回。”
李老爷喝道:“你给我站住!”
李孝义只得站定了,李老爷深呼吸一下,道:“你别躲了,你也躲不了了!实话告诉你,我已经与太守定下此亲事了,你愿意便好,不愿意,也得愿意!我今天来,不是与你商量此事的,是来通知你的。”
李孝义心里的火腾地烧了起来:“父亲,你这是为何?竟然不经过我,私自决定我的婚事。”
“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不过是让你娶个妻,你竟如此模样!你若有其他心怡之人,也可等成亲后,再纳为妾室。太守的女儿不是那种不通情理之人,你不必这副模样。”
李孝义很生气,非常生气,他明白,他的父亲就是看中了太守的权势,把他当成筹码了。想到自己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被自己的父亲,当成了一件物件,与人交换利益,他就悲从中来。
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说道:“父亲,您既然已经定下了,还与我说什么?儿子不过是你手中的提线木偶,任你随意操控。你想怎样,便怎样吧。”
说完便大步走出了书房,李老爷大喝道:“不孝子!竟然这样同父亲说话!”
李孝义走着走着,竟走到了城外小河边。
他站在绿色的一排小树林下,看着一条不宽的小河里,看着清澈见底的水下的一颗颗漂亮的鹅卵石……
“大人?”
李孝义转头一看,竟然是张苏氏,她怎么会在这里?
邓红看出他的疑惑,道:“哦,夫人带来的人把活都干完了,我没活可干,出来钓两条鱼回去吃。”
李孝义轻轻的嗯了一声,又看向远处的小河的开始的地方。
“大人,你怎么了?你怎么会在这儿?”
李孝义有些不高兴道:“本大人想去哪,还要和你一个打杂的交待一下吗?”
邓红一撇嘴,道:“大人,你这是心情不好,拿我出气呀。”
见李孝义不搭理自己,邓红也无所谓,把自己做的钓鱼线抛了出去,专心的钓起鱼来。
李孝义没见过有人这样钓鱼,一时好奇,便在旁边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儿也没看明白,不由得好奇的问道:“你这是什么?”
邓红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压低声音,小声道:“嘘~大人,小声一点,你会把鱼吓跑的。”
李孝义点点头,不再说话,坐在邓红旁边,一直看着河里的钓鱼线。
一直看了一个小时,竟然什么也没钓上来,李孝义摇摇头,正想起身离开,突然邓红站了起来,撩起裤脚,走进了河里,把她事先布好的鱼网收了回来。
只见她抗起一袋大大小小的鱼从河里走了上来,李孝义看的目瞪口呆。
邓红打开鱼网,把小的鱼又回了河里。
李孝义问道:“为何又将它们扔回去?”
邓红一边把大鱼抓到提前准备好的桶里,一边道:“小鱼还不够我塞牙缝,放回去,让它再长大点,到时候再把它抓回来吃掉。”
把大鱼都装好了,小鱼也放了,邓红站起身,对李孝义道:“大人,你挑两条喜欢的带回去吧。”
李孝义看了看,摇头道:“不需要。”
邓红见他不选,便自己弯腰下去给他挑了两条,道:“别客气嘛,这两天在衙门,什么活也没有,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吃闲饭的了。这个算是我谢你的礼物,你就收下吧。”
此时的阳光没有午时那样炙热,温暖的阳光照在张苏氏身上,她身后的河水波光粼粼,反射的点点星光照得张苏氏闪闪发着光一般。她是这样的健康,这样的阳光,美好。
李孝义看着她如花般的笑颜,不由得忧愁尽散,心中也开起了一朵小花。
微笑着点点头,从她手上住了她送给自己的礼物,两条河里的鱼。
邓红大大咧咧的笑道:“这就对了嘛,大人,别跟我客气。这天不早了,那我先回去了。”
李孝义呆呆的看着她,点头,道:“好。”
他看着张苏氏弯腰提起那只桶,抗着鱼网,对着自己挥手“明天见,大人。”
夕阳下的她,闪着光,像一个林中仙子……
不知站了多久,他才发现张苏氏已经没了人影。
回到衙门,下人们看到自家有洁癖的少爷竟然手里提着两鱼回来,都吓了一跳,少爷这是怎么了?
“少爷,您怎么亲自提着鱼?您不是最讨厌这鱼腥味的吗?”
吩咐人打来水,洗了多次后仍然没有把那鱼腥味洗去。
李孝义闻了一下自己中手残留的鱼腥味,不由又想起了张苏氏站在河边,夕阳照在她身上的样子……
想着想着,他的嘴角不自觉的上扬,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一个从小就跟在李孝义身边伺候的小厮好奇的问道:“少爷?你笑什么?遇到什么好事了?”
被他这一提醒,李孝义猛的甩甩脑袋,心想,不行了,自己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与李孝义提起与太守女儿的婚事的第二天,李老爷便带着李夫人,孙静文离开了。走前,执意给李孝义留了两个美貌的丫鬟和两个家丁。
一时间,这后宅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这天晚上,李孝义正在二楼书房中看书打发时间。
突然,一个杂役走了进来,急匆匆的对李孝义禀报道;“大人,有人来报案了。”
李孝义眉头一皱道:“这深更半夜的,谁人报案?”
那杂役一脸为难道:“我跟来人说大人已经歇息了,明日再来报案,来人不肯,说是家中有十万火急的要事,不能再等了。没办法,只能来打扰大人了。”
李孝义只得起身,道:“将来人带楼下书房,我稍后便到。”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