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的,认真的说道:“大人,你说的对,这件事是我做错了,谢谢你提醒我。小石头是个好人,我不想伤害他,如果我已经伤害到了他,我道歉。我真的,很想有小石头这样的朋友。自从来到这里,我遇到的麻烦不断,没有一个人愿意帮我,只有小石头……也许是我太自私了,只想着能有一个好朋友,却没有顾及到小石头的真实想法。是我太年轻,不懂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周全,以后我会注意的。”
李孝义怔住了,此刻的张苏氏与他印象中的张苏氏完全不一样。那个在他眼中,骄横跋扈的张苏氏,那个无理取闹的张苏氏,那个得理不饶人的张苏氏,那个如泼妇般的张苏氏,现在,那个令他厌恶的张苏氏,那个谄笑起来一副小人市侩模样的张苏氏,不见了。
李孝义心中,那一片片关于张苏氏很糟糕的记忆,一下子,像一片片被撞击的玻璃,碎裂了……
碎裂的记忆碎片,重新组合成了眼前这个瘦小的背影。
现在的张苏氏在他眼中,是一个坚强的,勇敢的,善良的,需要保护的张苏氏……
他就这么,呆站着,看着她一步一步走出了院子……
许久,他才回神,看向石桌上那个篮子。
从衙门里出来,邓红的脸色一直很难看,苏梅看在眼里,不敢问,只是默默的在旁边陪着她。
就连正月也感觉到了张苏氏眼中淡淡的忧伤……
无精打采的和苏梅几人回到家,邓红倒床睡了起来,她一向是这样,遇到解不开的问题或者心情不好时,便睡觉。
她深信,只有睡眠可以腾空脑子里的杂念,帮助她找到答案。
她只知道小石头不在城中了,好久都没有见过他了,李大人说他去办公了,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这城中唯一一个朋友不见了,她多少有些不习惯。想到以后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轻松自在的和他相处了,邓红心中多少有些遗憾。可是,她不得不放弃这个朋友,她不能这么自私。
邓红在心里说:‘小石头,对不起,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我的好朋友。’
年过完了,春天也来了,万物复苏的季节。
有雪的山间雪化了,山里的小动物又回来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沈树下的道观还是破旧的样子,他还需要很多钱。每次邓红去找他问回去的路是否找到了,他都以各种话敷衍她。邓红心里慢慢的不信任他了,可这个世上就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秘密,也只有他一个人可能知道她如何回去的路。
回去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是邓红不愿意放弃,她还是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她还是迫切的想要回到她来的那个世界。
经过上次拔舌事件,张家人老实多了,也没有人再说邓红的坏话了。
尤其是李孝义亲自带着小石头去张大伯家提亲后,大家都在传,张苏氏走运了,这个即将要嫁给李大人的护卫的寡妇,一下子在他们心中成了一个有后台的人了。
村民们又开始有事没事的去找张苏氏家了,邓红才不愿意和这些人打交道,一般就是苏梅和那些上门的村民闲聊。
春种了,村民们都主动提出要帮忙,于是苏梅顺利的请到几个人帮着春种。
种地的事,邓红一窍不通,全靠着苏梅三人和帮工一起做了,她就在旁边看着帮帮忙。
一忙起来,便没有那么多时间胡思乱想了。
农忙过后,邓红便和苏梅几人一起,背着小兔子去城里卖钱了。
这兔子繁殖速度惊人,去年只是一窝小兔子,今年已经翻倍了。
卖了兔子,他们逛了会儿街,买了点吃的用的,便回去了。
回到家就是饭点了,饭桌前,苏梅提道:“姐姐,正月今年要去学堂吗?”
邓红听她提到学堂,才想起来上学的事,这两个小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也有四五岁了,都可以去学堂了呀。
“当然要去了,人不学不知礼,不读书吵架说理都说不过人家。”
苏梅几人笑了起来,饭后邓红便和几人去了学堂,给先生送了东西,算是学费了,这上学的事便就定下了。
这个时候上学的人并不多,他们住在城边上算是有点小钱的地方,所以十户有那么七八户是上学的。但凡家里有点钱的,男孩又不是很笨的,都愿意出钱给孩子上学。
这时候读书是可能考取功名的,一朝做了官,一家人就算是翻身了,所以,大家还是普遍愿意送孩子上学的。
再穷些的地方,就一样了,家里饭都吃不上了,哪还有余钱送孩子上学?所以,比张苏氏家再远一点的村子里,十户人家,可能就只有一两家有钱送孩子上学,甚至还没有,有些村子,整个村子,一个上学的都没有。
所以呢,张家村的学堂,就要收附近十几个村子的学生。有些住的远的孩子,每天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所以,这一天就只是中午上一会儿,就要留时间给远处村庄的孩子回家了。
张正月和张七月很幸运,他们家离学堂就只有十来分钟的路程,每天除了上学,还能回家帮家里干活。
虽然苏梅认为读书人不该干活,可邓红却说:“为什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因为,一个没有考取功名的书生,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什么也做不了,连活下去都成问题。这样是不行的,我们要做德智美的好孩子。”
家里邓红最大,大家都听她的话,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两个孩子上学了,邓红便把接送孩子的任务交给苏梅了。现在的苏梅,已经在邓红的训练下,会了一些防身术了,一般情况她是可以应付得了了,邓红也很放心。
苏梅觉得就十来分钟的路程不用接送,可邓红却觉得小心为妙,她始终觉得张家人不会这么轻易就算了。
这几回过招,张家人一次便宜也没讨着,哪会这么轻易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