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忙问道:“李大人家里出什么事了?”
苏梅一副很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的样子:“李大人为了退婚,和他的双亲闹翻了,现在城里都在传。”
“他为什么要退婚啊?”
苏梅摇头道:“这个我哪知道啊?就这些都是听街坊邻居说的。”
一时间,李孝义成了城中的风云人物,并不是因为他升官的推荐信被半路截了回来,而是他为了与太守女儿江小姐退婚,与父母双亲闹翻了。
李老爷老两口都要气疯了,到底是谁将此事传播出去的?
害得自己的儿子本来即将升官的,突然又石沉大海了。
太守也是要面子了,坊间如此传闻,他们也不能坐等了,给李家两条路,要么马上与自家女儿完婚,抵消了谣言,要么,自己只能主动提出退婚,为女儿换回一点薄面了。
李孝义态度之坚决,李老爷只得将太守重重的给得罪了,他知道,他的儿子,他们李家,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向上一步了。
李老爷愤怒的向管家吩咐道:“到底是谁将此事传出去的?你现在速去查明此事,限你在三日之内将传出此事的人揪出来!”
管家战战巍巍的回道:“是。”
答应了李老爷抓到传播此事的始作俑者的命令,管家便开始了挨个寻问。
李府里,一时间人心惶惶,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李老爷一定要查出泄密之人,可他查出来又能怎样?他们李家这下算是彻底完完了。
后来经过管家查寻,才知,是府中厨房里一个厨娘泄的密。
这事说起来也是该着李家倒霉的,这厨娘一向是个嘴碎的,那天李老爷与李孝义争执时,本已故意将下人遣散开了的。
偏偏那天李夫人吩咐厨娘那天必须要炖的补品没了,她要向李夫人请示新购。
而她前去禀报时,又刚刚好在门外听到了李老爷和李孝义争执的一幕。
幸好这一幕又被另一个路过的丫鬟看到了,否则谁会料到这厨娘竟然敢偷听主子讲话?
那厨娘是个寡妇,家里也没有一儿半女。前半年才刚刚因为职务之便,与镇一个卖猪肉的经常有接触,这一来二去的,两人相好上了。
那卖猪肉的是有老婆的,他老婆见他与大户人家的厨娘勾搭在一起,很是怨恨,可是李家财大势大,她有怨气也不敢出。
那日那个厨娘又公然去那卖猪肉的家里与他公然私会,他的原配妻子就在家中,忍无可忍之下,想要报复那厨娘。
刚刚好,那天厨娘在与卖猪肉的汉子闲聊间将李府发生的事说了。
卖猪肉的老婆在暗处将此事听得一清二楚,认为李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转身就将此事传了出去。
接着一传十,十传百,李府的事就这样被公之于众了。
听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李老爷气极了,当即将那厨娘拿下,痛打了五十大板,直到将那厨娘打得奄奄一息才派人暗中将那厨娘处理了,然后又派人将卖猪肉的一家赶出了小镇。
府里的下人,只要敢嚼舌根的,统统打一顿。
李老爷在府中下了死令,以后若再有人敢将主子的事说出去,便要小心自己及家人从此尸骨无存!
李孝义的绯闻传得纷纷扬扬,大家都在猜测,他到底是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强烈要求退婚。
没两天,城中又有新传闻出现了。
并不是李孝义强烈要求退婚,而是太守看不上李家,坚决反对与李家的婚事。
至此,大家众说纷云,已经不知哪个谣言是真,哪个谣言是假了。
有人说,以李家的权势和地位,根本比不上江家。
显然就是李家娶不到太守的女儿,自己怕丢脸,就颠倒黑白这样污蔑江家。
不过,在华良城,更多的人却更相信先前的那个说法。
这里的人们都崇拜李孝义,他不但人长得风度偏偏,英俊潇洒,而且气度不凡,才华横溢。
所以,在华良城内,大家普遍认为,先前的版本才是最真实的版本。
后面的传闻不过是太守家为了顾全面子,花钱请人去传的。
李大人一表人才又怎么会因为娶不到太守的女儿,就恶意造谣呢?
于是,此事的真相就成了一个迷。
不过,大家看得到的是,李大人仍然是一副面无表情兢兢业业的样子,仿佛那些个谣言与他无关一般。
这谣言传了没多久,便慢慢平息了。
得知这一切的邓红心中又对李孝义疑惑起来,是不是因为他还未娶妻就想纳妾,所以得罪了人家太守?
又或者这些只是大家随便传的,其实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或者,他有了其他的心上人,所以坚决反对父母给他包办的婚姻?
脑洞大开的邓红没有想到,她竟然真的猜对了,猜到了他是为了他的心上人与父母反抗到底。
只不过她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心上之人,竟然就是她。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不过张苏氏底子好,又休养了一个月就完全恢复了。
看着脚伤痊愈了,邓红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猎,这些天每天在家不能外出,她都要憋出病来了。
苏梅见她再不出门就要疯了一样,只能答应她脚完全恢复后,便可以外出。
她在苏梅面前蹦蹦跳跳来证明自己的脚伤是真的好了:“你看,我的脚真的好了,怎么跳都不疼了,你看,我还能再跳得更高更远。”
说着,她跳得更高了一些,更远了一些。
苏梅提心吊胆的看着她这么折腾她自己,见她确实也是恢复好了。
“好吧,但是姐姐去山上还是要多加小心,要不,我同姐姐一道去吧。”
邓红一摆手道:“不用了,带上你反而麻烦,你还要送正月和七月去学堂呢。我就是随便走走就回来了,不会去太远的。”
见她主动提出不会去太远,苏梅点点头同意了。
当晚与苏梅商量好了,第二天一早她便要去山上打猎了。
一想到第二天就能上山打猎了,邓红的心情别提有多开心了。
衙门里,李孝义正在书房看书,二栓子突然慌里慌张的跑进来,向李孝义禀报道:“大人,你所料不错,他们果然来了,就在上次的案发地点!”
李孝义放下手中的书卷,道:“好,安排一下,明日午时动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