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伤吗?...!”
仔细想想,这小道士虽然可恶,却还并不到非杀不可的地步,不过吓吓他是必须要的,他昨天也没少吓自己。
“想让我放了你,也不是不行。你不是道士吗,那你给我看相呀,如果你看得准,我就饶你一条狗命。”
沈树下点头道:“好。”
让他好好看了自己一会儿,邓红催促道:“快说啊!说不出就别怪我心狠了。”
沈树下脸色有些难看道:“女施主的面相真的不一般,不是小道……”
“别废话!说不出来就安心上路吧!”
“说,我说,你的本相是短命之相,可不知为何,周身透着一层不一般的气场,是重生之相,此命非同一般,小道我学识浅薄,真的算不清啊。”
沈树下做好了被打一顿的心理准备,没想到,邓红听了他的话,不但不生气,反而平静了下来,似乎有所思。
“你师傅呢?”
“我师傅道行比我高深,他若还在,定能帮女施主看清。可惜,他老人家,前几日已经驾鹤西归了。”
“把你看得出来的都说出来。”
沈树下疑惑的看了一眼邓红,小心的说道:“女施主是死而复生的双生命格,本是天克之命,在家小克父母,出嫁克夫郞,克子克女克兄弟姐妹,人生怎一个惨字了得?却不知为何,在你天命宫外,有一丝福运萦绕。如今你虽然麻烦不断,困难重重,却每每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全靠着这一丝祥云照拂。”
见邓红不反驳,反而认真的倾听他的分析,沈树下觉得有谱了。
“你我相遇也是缘分,小道有句话不得不对女施主讲了。”
“说。”
“重生机缘不可多得,你既然得了此福缘,需感恩上天。对待修道之人,应该尊敬,即便你不信鬼神,也需要敬鬼神三分。”
邓红觉得这小道士是有几分真本事的,说不定他看出自己是穿越客的身份了,或许他有办法让自己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好,看来你是有点本事的,我就放了你。”
说着,将捆着沈树下的绳子解开了。
“你是怎么看出我是重生的?”
废话呀,这华良城里谁人不知你张寡妇是死而复生的?这很难猜吗?
沈树下故作神秘的一笑,道:“这可不能外传,你若有兴趣,可以拜我为师,我就能将所学教你一二了。”
“算了吧。”
沈树下警惕的盯着邓红手中的刀看,邓红一笑,将刀一收,道:“放心,说放了你,就放了你。”
“那就好,那就好。”
“我有事要请你帮忙。”
“哦?不知小道能帮上女施主什么忙呢?”
“我现在在找回去的路,你懂吧?我想请你帮我一起找。”
沈树下哪知道她什么意思,可是想要活命,就不能露馅,只能硬着头皮承认自己什么都知道了。
“嗯,好说,好说,不过这可不容易。”
邓红激动的说道:“嗯,这个我知道,什么时候找到不要紧,只要能找到就行。”
“好,小道一定竭尽所能为施主找到。”
“多谢道兄。”
沈树下都要笑死了,这个小姑娘也太好骗了,自己是心地善良,不然再把她手上拿回去的银子又骗回来,也不是件难事啊。
“道兄,你会在华良城呆下去吗?”
沈树下点点头道:“嗯,这里是我师傅的故乡,他如今已经不在了,小道会在此地再呆上三年,三年之后才会离开。”
邓红放下心来:“那你住在哪里?”
“城外有一个已经破败的道观,小道现在要筹钱将那里重新修缮启用。”
邓红点头道:“嗯,可惜我也没钱,不然一定帮你。”
沈树下有意无意的看了看她衣袖里露出一角的那袋银子,邓红忙道:“这里有一点,要不然,你拿去修缮道观吧。”
沈树下摇头道:“不必了,施主,小道会另想办法的。”
邓红将银子放到他手上,道:“拿着吧,之前是我误会了,没想到,你是真的有点道行的。久住在客栈也不是办法,这些钱够你将道观清理出来的了,先随便住住,等有了钱再好好修缮一翻。”
说完,便大步出了房间。
沈树下要开心死了,这真是个头脑简单的女子,看着凶神恶煞的,没想到,自己三言两语就把她哄得团团转了,看来自己的骗人技术又提高了不少啊。
从客栈走出来才走了半条街,便遇到心急火燎走过来的小石头。
“苏兰,你昨天去哪了?”
“什么?”
小石头急道:“你一夜未归,你妹妹带着孩子来找我,让我帮忙找你的去处,你昨天出了衙门又去哪里了?”
“没什么,你别管了,他们在哪?”
小石头还没有回答,邓红便远远的看到苏梅一脸憔悴的带着两个孩子向她跑来。
“不是让你们在家里等我吗?怎么跑来了?”
看着三个可怜兮兮的孩子,邓红也不忍心骂他们,很感动他们这样担心自己。
谢过小石头,邓红带着三人回了家。
现在她手上的银子都给了沈树下,自己这一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她得再想办法生活了。
天气越来越冷了,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
从张大伯家要回来的两个老母鸡很给力,下的蛋也多,让他们可以时不时的加餐。
对苏梅和两个孩子来说,现在的生活简直是他们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不但不用饿肚子,还能时不时的吃上肉,住的也这么好。
就他们家这房子,比整个张家村的房子都要豪华,原本与他们家没什么交集的村民,也会找个借口来送颗菜什么的,就为了进到院中看看他们这豪华的大宅子。
张三哥内伤都要憋出来了,这张寡妇不但没有倒霉,还住上了如此豪华的大宅子。
城中人都说,这张寡妇不知烧了什么高香,瞎猫碰上死耗子了,竟然帮着石捕快打了猛虎,得了那么多钱。
张大婶听说她得钱,第一时间就想做媒把张苏氏嫁给大儿子张宝福,想要把那笔银子占为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