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邓红将一窝小兔子摆在苏梅几人眼前时,张七月兴奋得跳了起来,抱起小兔子就亲了起来。
“好可爱啊。”
苏梅也开心的抱起一只小兔子亲:“真可爱,姐姐,我们要养它们吗?”
啊?不吃吗?来的路上,我可都想好了,要吃红烧兔子肉呢。
见他们这么喜欢小兔子,她不敢把心里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了。
有些许不自然的说道:“是,那当然了,那肯定的,难道我还会吃了它们吗?虽然它们看起来,好像挺好吃的,如果做成红烧的话,可能会很美味。不过,我还是决定养它们,你们喜欢吗?”
几个孩子只顾着逗兔子,都没怎么听她说话。
邓红有些尴尬的说道:“嗯,你们喜欢,我看出来了。好吧,我决定了,我们养兔子吧。”
苏梅开心的叫道:“太好了,我们可以养兔子了,我们得给兔子做一个家。”
邓红点头道:“对,很对,得给它们做一个家,没错,家里还有吃的吗?我肚子已经饿了一天了。”
苏梅指着火盆上的锅子说道:“那锅里有几个玉米,都是给姐姐留的,你吃吧。我们去给小兔子做个房子去,走吧正月,七月,你轻点,小心别把小兔子捏死了。”
啃着有些发硬的玉米,邓红还在为吃不到肉感到遗憾,明天得加油,一定得打一头野猪回来。
想到烤肉的味道邓红口水直流:“这不是玉米,这是烤肉,这不是玉米,不是玉米,是烤肉,是烤肉。”
苏梅在外面喊道:“姐姐,你在念什么呢?我们想要竹子编个兔子窝,你的砍刀放哪了?我们去砍竹子。”
邓红一边啃玉米,一边走出屋子,从上面跳了下来:“你们去找稻草,我去砍竹子吧。”
“你累了一天了,休息下吧,我们去砍竹子就行。”
“我不累,刚好要用竹子做点机关明天好抓野猪,我去砍就是了。你们去准备别的,小兔子只能养在屋子外面,你们找找看养在哪。”
“好吧。”
邓红提起砍刀,边啃玉米边大步走向竹林处。
邓红这段时间早就学会了砍树技巧,三下两下就砍好了两棵大竹子,一边肩膀抗一根,没一会儿功夫就拖回去了。
往地上一扔,道:“这根你们随便用。”
转身去准备她的机关陷井了……
苏梅和张正月都是跟着学过编竹框那些的,太阳还没下山,他们便编好了一个兔子窝,还在他们屋子周围用捡来的木棍和竹竿做了一个简易的栅栏。有了栅栏围着院子,就不怕小兔子跑出院子了。
邓红这边也将削好的机关制作好,带到山里,找了个野猪最容易出没的地方设好了陷井。
等她再回来时,才发现,苏梅几个孩子给屋子圈了一个院子。
进了院子,看到他们还割了好多草放在院子里呢。
“不错呀,你们动作可真够快的。”
邓红这一天除了那一窝兔子再没有别的收获了,这晚饭就还是老样子,煮老玉米。
一边啃着玉米,邓红一边问道:“苏梅,咱们以前是不是养过兔子啊?”
苏梅摇摇头道:“没有呀。”
“那你怎么会这么多?”
“我们之前养过鸡,就是这么编的窝的。以前听他们说过,兔子最爱吃草吃菜,还长得特别快。”
“是吗?那我们就养兔子卖吧,你们都这么喜欢,别人应该也喜欢,养大了,拿去集市上卖钱换点东西回来。”
苏梅有些不舍道:“姐姐,你不是说让我们养吗?”
“是啊,你们养着,养大了再卖啊。”
“哦。”
“不过呢,如果你们要是真的舍不得,可以一人挑一只不用卖,别外二只卖了。”
“好吧。”
孩子就是孩子,这都什么时候了,想什么呢?当然是先活下去最重要啊。
邓红心里觉得这家之所以一直被张家人欺负,和他们这种善良得有些软弱的性格,脱不开关系。
他们这种性格,就算是在衣食富足的和平年代,也要吃些亏的。更何况是现在这种,大多数人处于吃不饱饭的时代?
这个时候的人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吃饱饭,只要能有饭吃,牺牲什么他们都愿意。
可张苏氏这家人却偏偏要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可能是因为那张宝山是个读书人。书读多了,读成傻子了,带着大家非要做圣人,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状况。
邓红心想,得挑个机会,找个时机,锻炼锻炼他们。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邓红早早的便起身进山了。
她原来是个爱睡懒觉的,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们的房子塌了,她得快点帮他们把房子盖好。
一改睡懒觉的习惯,她早早起来去打猎,一方面为了早点帮他们把房子盖好。
另一方面,她也想快点穿回去,这个地方,说真的,她一点也不喜欢,从她到这里开始,就没享过一天福,她又没有自虐的毛病,怎么会喜欢这里呢?
她想爸爸妈妈,想电脑,手机,想那些她原来其实不是那么喜欢的一切,只要是属于现代的那些,她现在都喜欢,她想泡澡,想那些好吃的……
经过一晚,陷井里什么也没有,她又是什么也没捕到。
这野猪是不是听说这山里来了个厉害的角色,都吓到别的山头了?
这样一想,邓红得意一笑,背起工具准备去别的山头试试,今天她必须要吃上肉。
那硬硬的老玉米让她很不舒服,他们甚至没有一个石磨把老玉米磨细些,那样更容易吃一些。
想到就去做,这就是邓红的脾气,背起砍刀和她新做的弓箭就翻过这个山头,去了另一个山头。
在家里的苏梅破天荒的在起来时没有见到邓红,姐姐怎么了?竟然比自己起得还要早些。
看了看火堆,已经熄灭了好久了。
“正月,七月,你们睡着,别乱跑,我去附近找些木柴回来。”
正月柔柔眼睛道:“娘说过了,我们三个不可以单独行动,小姨要去找木柴,我们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