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晴。
师傅以前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可惜这些年来我都忘记了这句话。
日记,已经好久没写过了,因为这几天我感觉自己的记性好像变得越来越差,所以还是翻出了笔记本想要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我叫秦朗,出生在夏唐联邦共和国的西南边陲之地,以前那里叫‘蛮荒’,现在叫‘金殿’。
之所以改名叫‘金殿’,是因为二三十年前在那片莽荒之地发现了大量的矿场,短短几十年时间造就了几十位的超级富豪。
然后,他们觉得这里还叫‘蛮荒’的话,有些辱没了他们的身份。
所以,他们联名上书共和国政府要求改名,最后,不知道是哪一位富豪想出‘金殿’,这么一个充满土豪气息的名字,并且得到了重多本土大老粗富豪们的一致好评。
然后,顺理成章的就改名叫金殿了。
改名之后,这些富豪们出去外面,发现那些那些人,背地里面已经不叫他们‘蛮子’了,改叫‘暴发户’后,一问原因才知道,‘金殿’这么个名字,让人一听觉得就充满了暴发户的气息。
然后,又有人说了,“这还是名字的问题,想要再一次改名。”
其实吧!我个人觉得不管是叫‘蛮荒’还是叫‘金殿’都可以啊!都挺好听的。但是,有的富豪还是像吃饱了撑着一样,再一次想要改名。
但国家怎么会允许你一个地方,左一遍,右一遍的改名。而且这个名字,可是当时他们在场的几十位大富豪一致好评所通过的,现在想反悔都来不及了。
吃了没文化的亏,众多富豪只好把主意打到了后代子女们的身上。
他们花钱,建学校,请名师,想通过这种办法把后代们的素质提升上去,想着摘去这些不带好意的称谓。
这些富豪对于自己的子女,更是不吝花费,出国留学,开始成为了富豪子女们必须要走过一遍的出路。
也就是在这种洪流当中,我被家里面安排到了巨鹰联邦的斯图雅格常青藤大学读书。
我自己是没本事考进这种学校里面的,不过在父亲给他们学校捐献了一座价值千万巨鹰联邦币的实验室之后,我顺利的收到了这座号称二百年常青藤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所有人都知道我这个录取通知书是怎么回事,我也知道家里面只是希望我出来镀镀金,然后好回家继承家里的几座矿山。
所以,我在不甘不愿和父亲威逼利诱的情况下,一个人来到了异国他乡。
因为上面没有人压着,又是第一次出远门,所以一出来的时候就放飞了自我,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反正老头子为了让我出来读书,可是答应了我很多优厚的条件的,钱,不花白不花。
比如我现在住的房子,贵族街区,普通人平时不敢进来的那种,因为我们这条街区还住着几位真正的贵族,就是家里面有封地的那种真正的贵族,家里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直接差点疯了,父亲更是大手一挥,买下了这里的一栋独栋的别墅。
我没怎么见过他们这些贵族,但是我只知道住我斜对面的那个死老太婆好像是一位男爵夫人,为了和她打好关系,我还送了她一只猫。
一只来自夏唐联邦共和国的名贵猫种,太子猫。
其实就是狸花猫,在我恶作剧一样心里不爽的时候,把我农村老家的猫故意带过来的。几个月后,老猫生下了几只小猫。
它们天天到处在屋子里面跑,烦的很,所以我把它们送人了,左右街坊一家一只,刚刚好。
一开始的送猫之旅并不顺利,不过在男爵夫人被我添油加醋版本《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打动之后,几只小猫很快就送完了,并且我获得了左右街坊们的赠礼。其中,又以男爵夫人赠礼最为贵重,一只带有家族纹饰的男士怀表,据说是以前男爵夫人的儿子以前读书的时候带过的,我也不知道真假,不过管他的呢!我有得赚就行。
我把这些送礼收礼的视频,发回去给家里人的时候,他们高兴疯了,父亲又往我在巨鹰联邦的银行卡里面打了几千万联邦金币,这是我带给他足以炫耀一个月资本的奖励。
当时,要不是老猫太滑溜,我逮不到的话,连老猫我都想送人了。
不过之后发生的事情,让我庆幸没有把老猫送人,因为很快的这个世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家里面的人都死了,尸骨无存的那种,父亲的一个商业伙伴给操办的后事,我甚至连回去祭拜都不能。一张巨鹰联邦的居民身份证和一张金鹰银行的银行卡,在家里出事后的第三天摆在了我的书桌上面。
他们只留下了一个U盘和一张写着让我永远不要回去的字条就走了,我都没有和他们道别的机会。
这个世界就只剩下我和老猫了。
那段时间也是我最难熬的时候。
然后,我和老猫相依为命的渡过了那段最难熬时间,整日里疑神疑鬼提心吊胆,没想到,这段时间倒是让我和老猫的关系处好了。
U盘我一直没有看过,我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不过既然能顺利的送到我的手里的东西,我想,应该不会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我不相信这些东西寄送过来的时候,会没有被检查过。
嗯,扯远了,还是记录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吧!
上个月,也就是4月份的时候,全球范围之内有一场突发性的传染性疾病爆发了。
因为几十年前的那场疾病让全球的人口一下子减少了十分之一,所以这一次的疫情一出现,就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两天之内就确认了这次的病毒和五十年前的那场病毒危害是一样的,然后,人们的出行一下子就变得严格了起来。
交通管制迅速的在全世界范围展开,航班停飞,火车停运,汽车出行也受到严格控制。各大卖场和超市的门口挤满了购买防护用品和食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