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打你个狗日的天完皇帝
天完皇帝徐寿辉完全没有想到明玉珍竟然敢和自己作对,公然蔑视自己的招安,还敢和自己开打。
反了,这是反了!
朕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是不把朕当朕啊!
“来人!”
“到!”
“把丁普郎叫来!”
“是!”
苏寿辉让人去宣丁普郎,准备派他去攻打明玉珍,给明玉珍点颜色瞧瞧。
“为臣叩见皇上!”
“朕命你率领十万人马前往四川剿灭反贼明玉珍!”
“臣尊旨!”
天完皇帝手下的丁普郎率领着十万大军,前往四川攻打明玉珍。
朱福获知这一切之后,觉得自己把事情办得相当有水准了,决定马上返回集庆向元帅朱洪武汇报情况。
集庆城内的朱洪武也得到情报,刚称帝不久的徐寿辉向四川出兵了,去攻打明玉珍。
“报告元帅,朱将军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
朱洪武有些纳闷,这朱福自从去镇江调查纵火的事情,就很长时间没有消息,不知道什么情况,现在突然返回来一定与徐寿辉打明玉珍有关。
“元帅,我回来了!”
“快坐朱福!”
朱福坐下以后说道:“元帅,天完皇帝徐寿辉派兵前往四川攻打明玉珍了!”
“这个我知道,放火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元帅,纵火烧毁镇江帅府的就是明玉珍,他……”
朱福把自己此行所查、所作的一切事情向朱洪武作了详细的汇报,尤其是自己如何恐吓明玉珍抵抗不归顺这件事。
认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一定会得到朱洪武的大力赞扬,所以说的眉飞色舞。
朱洪武在仔细听着,越听眉头皱得越紧,越听心理阴影越大……
朱福看到朱洪武脸色阴沉若有所思的样子,内心觉得有些奇怪:莫非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
不应该啊这么做对自己大哥目前的情况最为有利呀。
朱洪武的反应把朱福搞糊涂了,马上闭上嘴巴看着朱洪武。
朱洪武在脑海里努力回忆着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自己怎么记得是明玉珍引领自己手下的人马归降了天完皇帝徐寿辉,被徐寿辉任命为征虏大元帅,隶属于倪文俊部,被派去驻守沔阳。
在与元军哈麻秃子作战中右眼被乱箭射中,伤愈后右眼失明,因此被称为“明眼子”。
…………
后来的事情自己的确不是很清楚,现在事情发生了180°的转变,明玉珍不但没有投降,反而与徐寿辉打了起来。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乱套了!
朱洪武心想:乱就乱吧,怎么乱怎么来吧,安排好的人生算啥能耐呢?
老子要的就是怎么乱套我都能最后当上皇帝,成为明太祖!
朱福哪里清楚这些,看着大哥朱洪武发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好!做得好啊!大大有赏!”
朱福这才松了一口气,心说吓我一跳我还以为哪里做错了呢?
“来人,召集所有将领开会!”
“是!”
朱洪武立刻召集手下所有人开会,准备商议如何应对突然出现的局面。
“诸位,现在刚称帝的天完皇帝徐寿辉向四川的明玉珍发难,已经派出十万人马去攻打!”
“打你个狗日的天完皇帝!”
徐达喊了一句,要打天完皇帝徐寿辉。
“好!打他个狗日的天完皇帝!”
朱洪武做出决定,要趁机打徐寿辉。
“元帅,你说怎么打,我打头阵!”
徐达自告奋勇要打头阵,向徐寿辉发难。
“徐达将军!”
“到!”
“我命你率领六万人马半路堵截丁普郎的队伍,阻止他向四川犯进!”
“是!”
“朱福,你熟悉道路由你配合徐达将军伏击丁普郎!”
“是!”
冯国用留下驻守在赤壁,冯国胜和俞通海都已经返回集庆,朱洪武准备派他俩去偷袭徐寿辉的老巢。
“冯国胜、俞通海!”
“到!”
“我命令你二人率领三万人马伺机偷袭徐寿辉的老巢!”
“是!”
天完皇帝徐寿辉的都城蕲水,在安徽的北部。
徐达率领着六万精兵迅速向通往四川的官道行进,准备埋伏在附近伏击丁普郎率领的十万大军。
冯国胜和俞通海则率领三万人马向安徽北部出发,想要找机会偷袭天完国的都城蕲水。
徐达率部抄近道,一路不停歇地奔向遂州,就准备埋伏在遂州通往成都的必经之路打伏击。
由于此前朱福走过这条路,所以很熟悉,清除想要到重庆攻打明玉珍必须要从这里经过。
当到达遂州一处大山的脚下朱福:“徐将军你看,这一片地势比较隐蔽,四处树木繁茂,在这里隐蔽埋伏不错,再往前便是开阔地带了!”
“好,就在这里埋伏,不宜行军路线过长,我们在这里以逸待劳!”
二人将六万兵马分散埋伏在密林里,以逸待劳等待着丁普郎的军队到来。
冯国胜和俞通海则需要远征,跨过江苏前往安徽境内向蕲水行进,三万人也是马不停蹄议论高歌猛进……
丁普郎率领着十万大军从都城蕲水出发,向四川进军,路途并不近需要横跨两个省份的界面。
等到进入川境已经是第四天的上午,丁普郎拿出地图看到:马上那个就要进入川境遂州的地界了,随即命令队伍停下来原地休息。
“报告将军,丁普郎的人马已经进入遂州地界,正在原地休整!”
“离此地还有多远?”
“根据地图显示离我们还有大约五十路左右!”
“好,再探!”
探马下去飞马前行,继续刺探丁普郎队伍的进展情况。
“要不我们往后冲,打他个措手不及?”
朱福在一旁建议道,徐达想了想认为还是在此等待丁普郎向前行进五十里打伏击。
因为对方长途跋涉尽管在五十里之前经过短暂的休息调整,也不会有缓和疲劳的作用,反而增加懒散的程度。
徐达和手下六万人马精神抖擞地在原地守候着,等待着五十里外丁普郎的十万大军慢慢进入自己的埋伏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