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半壁江山唾手可得
孙德崖同样找来投诚的士兵问话。
得到的答复和成都城内的士兵说法一致。
得到了重庆和成都,几乎就等于得到了整个蜀地。
孙德崖和周德兴在重庆等着冯国胜和俞通海到来会合,准备集中兵力向南继续发兵。
冯国胜和俞通海决定,在成都留下三千人马驻守,其余人全部前往重庆。
不日,冯国胜和俞通海的人马进入重庆城池内。
与重庆城内孙德崖、周德兴的九万兵马汇集到一起准备南进。
十三万人马。
整整十三万人马此刻聚集在蜀地重庆城内,在等待着朱洪武的进一步指示。
在查看了整个南方的地图之后,朱洪武决定派孙德崖、周德兴和冯国胜、俞通海四个人向南一路征战。
所到之处无论城池大小全部收复,换上朱姓旗帜以后再继续已一站一站向前推进。
从蜀地开始向前,几乎就该往两广推进了,两广完后就是南海。
整个国家的最南边了,到了南海就等于征服了整个南华夏。
孙德崖、周德兴各自率领五万人马一路推进,所到之处皆顺利拿下。
冯国胜和俞通海则率领三万多人马一路扫尾,在前方大部队没有顾及到的地方驻扎收复。
然后挂起“朱”姓大旗,接着再一路前行推进。
就这样十三万人马铁蹄踏过之处皆改“朱”姓,广西全境完毕。
紧接着奔向粤属地,时任相当于两广总督(元末称达鲁花赤)的苏合达坐镇广州城,听说广西全境已经被朱元璋的红巾军给拿下以后。
决定弃广东而去,率领自己的家将三千余人退守至南海以自保。
在苏合达退出去以后,孙德崖和周德兴所率领的大军顺利占领广州地区。
然后原地休整,等待后面的冯国胜和俞通海部将部分如石狮、阳江、中山等城池收复。
冯国胜和俞通海一路顺着粤境外围推进,所经过的城池均城门大开欢迎红巾军入城。
粤地民风自古兴商而轻战,说白了谁占领与我没有啥直接利害关系。
只要能过我自己的日子,至于是哪一方占领把持城池,无所谓!
粤民的这种意识形态使得冯国胜、俞通海部所到之处毫无半点阻滞。
半个多月时间,就已经把整个广东地区占领换旗。
在广州的帅府内,孙德崖和周德兴正在商量着关于对闵地的征服策略。
“至于闵地嘛,我看孙元帅不惜过于在意!”
“哦?”
对闵地有些了解的原因是周德兴的妻子就是福建人厦门人,对于闵的民风十分知晓。
由于地理的关系,甚至于大元朝廷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派兵驻扎和替换掉原来大宋的建制。
正好此时主帅朱元璋派传令兵送来密信,信上的意思也是对于”闵南“地区,建议采取独允其独立自治的策略。
朱洪武的想法是正确的。
对于地理位置独特的闵南地区,完全没有必要劳师动众前往征服。
因为其地既无大元朝廷封地命官,也没有民间自立造反起义组织存在。
保留当地原来的建制和古朴之风,是统治者最好的选择。
至于更加偏远的南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有一种声音在朱洪武心里泛起。
那就是必须打到南海!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自己。
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识一直存在于朱洪武的大脑深处。
每到夜深人静,就会从记忆深处冒出来而……
基于此,朱洪武在信的末位表明:打到南海换旗!
这一站,是需要冯国胜和俞通海的时候。
两个被朱元璋任命为海军将领的大将,即将发挥出作用。
那就是:渡海而战!
南海此时虽然不属于大元朝廷属地,也没有派驻蒙古官兵把守。
但是势力绝对不容小觑,因为南海拥有一支民间的武装力量把守控制着整个南海。
这一支南海当地千户、百户、乡绅、地主所集资建立的队伍,多年来一直控制着整个南海。
甚至影响着海峡那边的tai湾地区。
当冯国胜和俞通海率部把尾巴清扫干净以后,三万多人马进入广州城内。
在广州府的府邸,四个主帅围坐在一起打边炉吃得满头大汗。
“来,周将军、冯将军、俞将军,干一杯!”
孙德崖举着酒杯和三个人轮流碰了一下,扬起脑袋一饮而尽。
“干杯!”
“干杯!”
三杯酒下肚,孙德崖进入正题。
“朱元帅下令要我们打到南海!”
周德兴低头说了一句:“南海可不好打啊!”
“怎么说?”
冯国胜在一旁问道。
“一海相隔!”
俞通海听到周德兴说的“一海相隔”。
瞬间明白了什么意思,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后马上说道:“我有个建议!”
“俞将军有何好主意?”
“我率领三千人马驾驶渔船先行登岛,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发出号令大部队登岛!”
“不行,若是你登岛后遇到阻击三千人太少了,很危险!”
“没关系,我将三千人化整为零伪装成打鱼的渔民不会引起太多注意!”
“可是到哪里去找那么多渔船呢?”
俞通海微微一笑:“想想当初我是如何赚取元帅的银子的啊哈哈!”
大伙这才想起来,当初元帅朱元璋为了征集大量的船只如何被俞通海赚取的银两。
“如法炮制,嘿嘿!”
“有道理,对于粤民来说有钱赚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几个人商量好以后,准备按照俞通海的建议开始行动。
先由俞通海拿着大把银票到沿海各处渔村去征集大量的渔船,然后率领手下三千人马化装成渔民。
通过渔船分散开向南海岛屿上靠近,寻找合适的机会登岛侦查。
等到确定安全没有阻滞和埋伏着的武装力量以后,大部队再乘坐大船陆续运送登岛。
登上岛屿以后迅速集结向整个南海岛屿扩散挺进,然后收复整个南海全境。
广州沿海地区,大多数居民临海依靠打鱼为生计。
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到数艘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