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巧取和州乘势南进
“从队伍中挑选出三千名勇士,穿上对方衣服后背缝上民兵号,佯装成庐州义兵。”
“然后呢?”
“带上物资,由张天佑率领,赵继祖假扮元军使者,声称庐州义兵护送使者入和州犒赏和州将士。”
如此这般,朱洪武把攻打智取和州的计划制订完毕。
此时的张天佑、赵继祖、耿在成已经成为朱洪武手下善于作战的将领,有的是招募而来,有的则是听说了朱元璋的名声自己来投的。
朱洪武决定给他们每个人都提供立功受奖的机会,此次攻打和州和周德兴等人商量便决定启用他们。
庐州义兵亲近元军,已经被和州元军接纳为地方的武装力量,类似于抗战时期的伪军。
和州守军看见庐州义兵护送“元使”前来,一定好会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入和州。
张天佑的手后举火把为号,然后耿在成率领两万红巾军紧随其后跟进,两路人马相距十余里。
按照约定,耿在成看见张天佑发出的信号后率军入城突袭和州。
但是,事情却并没有按照事先预定的计划进行,半路出了岔子。
两天后,张天佑率军来到步云关时,和州百姓听说庐州义兵来了,便准备好了牛肉、酒菜等食物出城迎接,张天佑一路人马吃了个酒足饭饱,一时间竟然忘记了出发时的约定。
耿在成这路人马等了很久,也没看见张天佑发出举火的信号,以为张天佑已经进城了,随意率军抵达和州城下。
和州城里的人发现红巾军来了,元朝的平章也先帖木儿赶紧下令关闭城门。
经过一番激战后,耿在成的军队处于下风,他也中箭向后面撤退,红巾军士兵被击溃,元军乘胜又追了三十余里,一直追到千秋大坝,恰逢天黑才收兵回和州。
返回的元兵就快要到和州城时,与张天佑率领的青衣军狭路相逢。
酒已经醒了一大半的青衣军以逸待劳,突然出现在已经打了一场硬仗,来回跑了六、七十里路的元军面前。
张天佑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担心因为贻误战机回去被处罚:“兄弟们,给我杀啊!”
张天佑指挥身着青衣的红巾军奋力向元军发起猛烈攻击。
此时已经疲惫不堪的元军只能仓促应战,青衣军把元军一路追到和州小西门,将其桥夺了下来,张天佑用刀砍断飞桥,张天佑等人登城大呼:“占了和州,杀尽胡人!”
和州北门用的是木栅栏,元兵进不了城,想要放火烧毁北门,张天佑立刻下令:“用石头塞住城门!”
青衣军就此占据了和州城,也让先帖木儿一时无计可施,只得连夜逃走了。
耿在成战败后,命令手下急忙赶回去滁州向朱洪武报告。
和州城距离滁州比较远,信息传递有一个时间差,虽然此时张天佑他们已经攻下了和州城,但是朱洪武得到的消息时战败的消息。
第二天,朱洪武、周德兴亲自率领两万人马前往查探,到了才发现,张天佑此时已经带人拿下了和州城。
时也、运也!
朱洪武仰天长啸,天助我也!
阴差阳错,朱洪武的军队无意转换间将和州城以另类的方式收为己有,不得不说命运再一次眷顾了他。
太好了!
朱洪武感觉到,天平在向自己倾斜,自己必须抓住机会继续进发!
此时要做的就是抓住机会果断出击!
就在此时又有两员大将来投,使得朱洪武的队伍更加强大。
“报告元帅!”
“讲!”
“城下两员将军带人来投!”
“什么人?”
“来人自称冯国用、冯国胜!”
国用?国胜?好啊!
为国所用、国之胜利!
吉利!太吉利了!
“快、快有请!”
“参见朱元帅!”
“两位将军快快请坐!”
“久闻朱元帅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明神武!”
“二位将军也是伟岸过人,神勇无比啊哈哈!”
朱洪武与二人一见如故,立刻委以重任,将冯国用、冯国胜兄弟收入帐下。
至此,红巾军滁州大元帅朱洪武手下战将已经达到了三十余人、偏将五十余人,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兵多将广。
濠州城内的费解,按照朱洪武的授意将城内主要的街道、商铺货栈、已经仓库占领把持。
手下九万人马除了训练就是耕种土地囤积粮草,也日益壮大马上就增加到十万人马。
朱洪武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召开全员军事会议,商议具体南进事宜,收到消息的各个城池将领立刻赶往滁州参加军事会议。
包头的王保保(哲布)此时也在加紧招揽人马,扩大队伍寻找时机向南挺进扩张。
他的目的是一部步步向南扩张,直到有一天趁机攻打滁州报被羞辱之仇。
谁也没有关注到王保保的队伍,所以其在暗中逐渐壮大,直到拥有了很强大的实力才慢慢被元朝廷和其他诸侯注意到。
可是已经晚了,此时的王保保已经成为一只雄狮,一只可以随时撕碎猎物的雄狮……
“元帅,我看我们还是打那陈友谅!”
徐达提出建议,想要在此出击攻打长江中游的陈友谅。
“干脆直接打那天完皇帝,元帅去住那汉阳宫殿!”
“哈哈,先灭了他一个皇帝!”
所有人群情激昂,想要一举消灭称帝的天完皇帝徐寿辉。
朱洪武:“不着急,先让他当两天皇帝!”
朱洪武是这么想的:天完皇帝,就算是我不打你也会有很多人打你,何不借助其他人的手呢?
所以,此时称帝非明智之举,树大招风、风必摧之啊!
“报告!”
“讲!”
“报告元帅,守城的军士说有一个人来投!”
“一个人?”
“是的!”
“什么人?”
“一个看上去像是读书人!”
读书人?
“那就请他进城到元帅府吧!”
“是!”
读书人?!
朱洪武心想自己目前最需要谋士,足智多谋、通晓兵法最好能看的透彻天下大势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