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注意到她在认真听课,心里不由地佩服。
孙思言更是钦佩,觉得这样枯燥的东西,妹妹都能听得这么认真,真是不容易。
李长白在讲解的时候,时不时的看向孙思宁,就怕她没耐心会睡着。结果却发现她听得比大多数人都认真,心里顿时感到欣慰。
孙思宁听着李长白的讲解,大部分是能懂的。不禁觉得,李长白也是不容易,在这个地方能够有书读,还有所成就,也是一件美事。
课间休息的时候,李长白过来,问孙思宁,“阿宁,是不是听不懂呀?”
孙思宁点点头,又摇摇头,“我觉得,外公真厉害。”
“嗯?为什么这么说?”
李长白略微有些疑惑,紧着,就听孙思宁说:“我们这个小地方,外公还能有这样的学问,真的是不容易呢……我也要努力,像外公学习,将来也像外公这样,做个有学问的人。”
“……”
孙思宁的话让李长白心中一颤。
这么多年,谁也没说过他不容易这样的话,都以为他天资聪颖,能考上秀才。他其中的艰辛,无人体会。
孙思宁一番话,说到他心里去,想起过往的种种,无比辛酸。
“阿宁啊,”李长白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好好学,外公好好教你,可惜,咱们国家女子无法参加科考。你也只能跟着外公学一些皮毛……”
说完,又看向几个外孙跟萧綦,“你们跟着我也学了三年,我会的基本上都教给了你们,依我说,再跟我学一年,就去镇上的书院里学吧。到那儿了,跟夫子好好学,两年后相识都去参加。若是有本事,就考取功名。”
说完,又不舍得看向孙思宁,“阿宁就跟外公在这儿学吧,就算无法参加科举,也能有点学问,将来找个读书人,不至于跟对方没话说。”
孙思宁说:“外公放心,我会好好学!”
其余的人听了,也过来问,“先生,我们也可以去镇上的书院吗?”
李长白道:“镇上的永安书院不是想去就可以去的,需要凭本事。你们都可以去参加考试,若是考得上,就能上。若是考不上,也可以回来继续读,两年后也能参加科举。”
孙思宁想,这应该就是一个分界线了。对于这儿的人来说,学习也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孙家里的三个哥哥,大哥和二哥学习比较好,三哥是无心学习的,将来估计要走别的路。眼下爹娘要做生意,想必日后会成为三哥的出路。
至于萧綦……他的身份不明,不晓得他日后会走什么样的路。
自己嘛……要努力争一争,给自己争一个未来。
孙思祁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萧綦听了李长白的话也跟着陷入沉思。
放学后,几人结伴回家,到家就赶上吃饭。趁着菜还没上齐,孙思祁将李长白的话告诉了孙长青他们,问他们的想法。
孙长青觉得,李长白这么说了,肯定是想让孩子们更好。问,“那你们怎么想?”
孙思言说,“我不想离开你们…我觉得,跟着外公,也可以学。”
孙思祁跟孙思渊沉默了一会儿,由孙思祁开口,“爹、娘,爷爷、奶奶,丽娘姨,我想去永安书院。”
“我跟大哥的想法一样,想去外面看看。”孙思渊附和。
“永安书院在咱们这儿是好书院,但他们要求学子住在那儿,一个月回家两次。你们现在一个八岁,一个六岁,能照顾好自己吗?”
孙思祁道:“有些家务我们不会,但是趁着这阵子可以学。听闻永安书院那儿是管吃喝的,就是…每个月一人要五两银子……”他抬头看向自己爹娘,有些不好意思,“太贵了。”
“银子不是问题,爹可以去赚。你们若是想去,就去。只是,是否能够被录取,要看你们的本事。”
孙长青听说过永安书院,师资好,师德也不错。创办十余年,走出去不少学子,基本上个个都是秀才,最差也是举人。
儿子们的成绩一直都很好,若是能更上一层楼,他也高兴。毕竟,是跟孩子们未来有关的事。虽说手里的银子没多少了…但只要儿子能进去,自己一定会想尽各种法子去赚银子供儿子们读书。
听到自己爹的肯定,孙思祁跟孙思渊齐点头,“爹,我们想去。若是爹娘允许,等三个月后永安书院招生,我们去试试。”
孙长青点头答应,瞧见李薇一脸忧愁,拉住她的手,“孩子们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
“我知道,只是他们还小。永安书院说不远,却也不近。一个月就只能瞧见两次,我……我舍不得。”说着,她抹了抹眼角,泪水跟着掉落出来。
见状,孙思祁安慰着,“娘,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您放心吧。只要有假,我们就会回来。”
听他们说着,丽娘看向萧綦,见他在一旁沉思,丽娘心里也跟着有几分亏欠。自己现在手里的银子,估么就只能让儿子撑三四个月……
想着,她眼眶也跟着酸涩。
孙思宁注意到丽娘跟萧綦的伤感神情后,便明白他们再想什么。
饭后,丽娘他们回去后,孙思宁跟着去了。到屋后,孙思宁拉着萧綦的手,认真的说:“萧綦哥哥,你想不想去永安书院?”
萧綦看着她,思虑良久,“不想。”
“你想!”
孙思宁大声说,“你是担心要花银子,给姨姨造成负担,所以不想去,对不?”
她仗着自己小,就为所欲为,哪怕说错话也没事,童言无忌。
听了她的花,萧綦瞬间红了脸。自己的谎言背戳破,有股子心酸。丽娘瞧见,也是心里痛,暗自责备自己。
瞧见他们这般,孙思宁握住了萧綦的手,看着他,“萧綦哥哥,你放心去,我一定会想法子,让你读书的,你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