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行了两日,宋圳便赶着元清寒陪孟怀鸿一起骑马,让沐青词一人独坐马车,又吩咐竹春第二日开始为沐青词改梳发髻。
沐青词这几日都是梳的盘桓髻,只因她年岁还小总有些碎发挽不住,便留了几缕短发垂在两侧。
元清寒素来最爱把玩她这几缕碎发,听说沐青词要换个发髻,他心下还略有些不舍。
只是当元清寒看到竹春把沐青词多半头发都放了下来,只取上部份头发梳了一个常见的垂挂髻,余下长发似乌羽垂落。
元清寒眼底立时闪过一丝惊艳,忍不住伸手去抚她的长发。
沐青词有些害羞的缩到一侧,嗔笑道:“别闹了,呆会让哥哥他们看见……”
“这样好看。”
听了元清寒的夸赞,沐青词瞬间笑的眼似弯月。
两人私语了几句,便各自出发了。
到了晌午时分,一行人总算到了金柝县。
这县城虽因金柝山得名,却离金柝山还有六十来里地。
宋圳最终选择这里,便是因为金柝山上常年驻防三千名禁军防守猎宫,而且多配有战马,若有急用,便可在一个时辰内奔袭而至。
去年秋狩沐青词出了事故,宋圳便以防卫不力之名,把奚辰及部份楚王府的卫侍罚来金柝山巡防,这般调动起来也便利。
孟怀鸿带的五十名卫侍全是他父亲的亲兵,也不知道宋圳身份,只大约知道此人是孟怀鸿的好友,正巧也赶到金柝县来赴任。
因元清寒与沐青词一直在车里,虽然今天那些老兵们发现队伍里又多了一个人,却没留意到是从沐青词车里出来的。
而宋圳的东宫亲卫,除了一队暗卫打扮成了游商先进入了金柝县,其他都扮成了他们的脚夫与仆从,随着宋圳一同入了金柝县。
如此安排,这百余人的队伍便化整为零,分散进入了金柝县。
宋圳自己乘了一辆马车,又带着沐青词的两辆马车,有些头痛的与沐青词商量着:“这车马会不会多了些?”
沐青词也没怎么在县城生活过,当真不知道,只能说:“举家迁移,也不算多吧。”
宋圳皱了皱眉,又与沐青词介绍了一下金柝县的情况。
这金柝县算是周边的大县,辖下有民众八万多人,除一县之主县令外,还有县丞、主簿、教谕、巡检四位官员,以及典史、驿丞、闸官、税课使及河泊使等等吏员。
这次宋圳用的身份宋宁之,便是去年的举人,遣派任金柝县丞,为从八品。
金柝县令为正八品,现任县令赵子安,原是进士出身,之前任庐州府舒县县令,因在当地得罪了豪绅,方换值到此。
主簿、教谕都是从九品,皆是原来金柝县的老举人。
巡检为正九品,主管治安捕盗之事,辖下有羽弓手一百名,骑兵一百名,步兵三百名,算是掌管了县里最大的军事力量。
所以宋圳特意挑了孟怀鸿过来换任,又让元清寒做了巡检校尉,算是孟怀鸿的助手。
因赵国规制,非进士出身,无有大功,不上七品,不任主官。
举人选为县丞已经是极限,若宋圳假以进士身份,就极易被人发现。
毕竟三年一榜进士,最多时一榜全国也只有百名,而今榜进士更少,只选了四十二名,个个都是有名有姓,有同年有同乡,很难做假。
宋圳这般介绍了一番,马车便已经到了金柝县衙,这是一处正经的五进大宅。
一进是大堂,也就是“亲民堂”,全县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都要在这里审理,如有人敲鼓鸣冤,也是在这里审理。
二进院子是官吏们处理日常公务之处,分有二十几个小房间,多数的小案件或是民事纠纷也常在这里审理。
再往后,便是内宅了,前朝是不许官员携眷入住的,但本朝恩仁已经开设随例,只是县衙内宅一般不大,只有县令、县丞、主簿能分有独立院子。
至于教谕一般会居住在书院,巡检一般住在军营。
其他典史、驿丞、闸官、税课使及河泊使等等吏员却是只有个人宿舍,没有独立住所的,家眷只能自己另行安排。
宋圳带着文书去找县令赵子安报到,结果赵县令去巡查民学了,只有主簿江林接待了他。
江林年纪已经过四旬,在金柝县当了八九年的主簿,自是老道油滑,验看过文书,便客客气气的把宋圳让进了县衙。
只是当看到宋圳的三辆马车及随行脚夫,江林很是有些目不转睛的打量了半晌。
沐青词戴着帏帽下了车,江林不由又探就的瞅了瞅,宋圳立时笑吟吟的说道:“这是在下未出阁的幼妹,素少知事,望见谅。”
沐青词进了院里,便使了竹春出去打听一下日常院子里的事务安排。
这院子实在不大,拢共就十一间房,而且只有三间是套房,其他都是边厢或是倒座房,连个马厩都没有,不过好在还是有个小厨房与东厕的。
这马是不可能养在自家院子里了,要不这小院子里的味就没法闻了,只能使人送去了县衙的马厩,暂且安置一下。
沐青词和宋圳自然是各自选了一间套房,余下一间前面做了书房,后里做了库房。
其他几间房,随行人员一人一间是不可能的,只能两三人挤了挤。
看着这居住环境,宋圳立时都有些黑了脸,但也没办法,这里就这种环境。
沐青词到还好些,这里的布置和前世她在四方馆里住的环境差不多,她还是能接受的。
沐青词知道宋圳带的人基本全是东宫亲卫,打打杀杀还行,做日常家务肯定是不行的。
总归这里现在就她带着竹春一个侍女,路上还有行驿的人打下手,现下要全指竹春来做,只怕得把竹春累死,便赶紧张罗着让竹春出去找几个粗使的婆子回来。
一般人也信不过,沐青词便让竹春拿了信物,去沐念夏名下的商行去寻个中人安排。
正手忙脚乱的时候,却看见有一个婆子在外面探头探脑,苏泉中立时过去把人按住。
这婆子赶紧解释道:“姑娘容禀,小人是县令大人家中帮工的,看大人家搬入,想问问可需要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