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寒吃过午食,还要回去继续议事,便没与沐青词多说。
下午他约的人都是景风、恒王之类的亲信,说话也随意些。
元清寒望着众人,带着几分笑意的说:“有信心?”
恒王元泠桓冷笑着说:“不知道那些文臣怕什么,周国属地多荒漠,根本难以适应我们祈国的苦寒,冬日起兵伐祈,大半兵士还没战,已经损了。”
元清寒点了点头,眼眸微微眯了一下,赞许的说:“不只如此,周国的马自从开始食用沐念夏研出来的新型植物,马驹的产量就在递减。”
“根据密报,初时一年一年的看不明显,但现在对比十年前的产量,已经减少了近两成多了,这对周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一听话这话,立时有人皱眉道:“如此说来,这些南人也太狡诈了,他们提供给咱们的抗寒植物,会不会也有类似的作用?”
元清寒没有回应,只是微垂眼眸,面容平淡的说:“这些事,周国应该心里也有数,就算一年两年没注意,这么多年下来,也不可能没想法……”
“其他都是闲话,此事于现在来说,最重要的是周国应该没有足够的良马上战场了。”元清寒一锤定音的下了结论。
听了这话,恒王长吸了一口气,惊叹道:“这沐念夏真无愧大师之称,杀人不用刀,灭国不见血,二十年前就开始埋下了这样的狠招。”
说完,恒王看着元清寒又一次旧事重提道:“陛下,皇后娘娘是沐念夏唯一养育在身边的孩子,不可能一点也不懂这些吧?最少她在赵国便是以擅长武器改良而晋封。”
元清寒看着恒王没有理会,转身望着景风说道:“朕有意遣你为将,领八万大军去策应鼓城,你可有信心?”
恒王见元清寒不理会自己,却没有轻易放弃,有些不高兴的继续说道:“陛下!当初您坚持要娶这个赵国女子为后的时候,可是说过的……”
元清寒抿了抿唇,最终望着恒王道:“她才刚生产完没多久,你让我去逼她?将心比心,四哥,你会这样对四嫂吗?”
恒王带着几分不满,讥诮的回道:“你四嫂,绝不会让我如此为难……陛下待她还不够好吗?这女人若是如此心肠,怎么也捂不热,你真不寒心吗?”
元清寒沉默了一下,没有再理会恒王的话,只是开始与他们讨论粮草调配的问题。
沐青词虽然不知道元清寒的为难,但也知道一到战时,国与国之间就会变的越发微妙。
因为过去的那些许薄弱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了。
沐青词召了奚雨来问了几句,奚雨也没有太多战时的消息,也没有赵国的消息……连沐念夏的消息也没有。
沐青词知道奚家是有自己的情报渠道的,奚雨现在这样一问三不知,她也不知道是奚家放弃了奚雨,还是奚雨对她没有实言。
左右问不出什么,沐青词也就不为难她了,便放了奚雨回去休息。
沐青词一人坐着也无趣,便又去了锦昳宫。
这时候锦昳宫里早就乱成一片了,有些熬不住的已经开始想坦白了。
沐青词来了以后,看了她们一会,干脆让人把她们各自带到独立的房屋里去关着,让她们写自述信,限时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后不论他们交出什么,都可以回去了。
只是回去以后,都不能离开自己的居所,等待随时传唤。
沐青词坐在锦昳宫里看了一会话本子,很快就收到了第一封自述信,她扫了一眼,是主管首饰材料方面的一个小采办。
大致意思就是奉命行事,虽然发现有些许不对,但因主事人是长公主元淖萱,因为信任长公主的身份,畏惧皇权所以便没有质疑,一切照办了。
简单来说,就是事情交待的不清不楚,责任全推给了元淖萱。
沐青词看完就放在了一边,没有说话,她心下知道,这样的自述信,如果让元清寒看见了,估计这采办就只有一个抄家的下场了。
沐青词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让她下狠手杀人抄家,她还真有点下不了决心。
便是李宜真当年指使人差点把她害死了,她也只是毁了李宜真的容颜,绝了李宜真能勾搭元清寒的指望……在沐青词看来,这样已经够狠了,可别人看来都是不够的。
可真让她下手杀人,她就是有点下不了决心。
沐青词也知道自己这一点,容易吃亏,可是她就是这么软弱,她也不知道怎么办。
沐青词看着手里的账册,心下却忍不住开始想周国这次的进犯,一时间满是慌乱。
赵祈两国是盟国,当年是有协议共同对周。
上次周国犯赵,因为元清寒想把她娶过来,不管对赵国有没有帮助。
最少,祈国表面上是给赵国送了粮,还在祈周两国边界打了几次小战役的,以示牵制周国。
总体来说,祈国是对的起盟国的称号。
那么这次周国进犯祈国,如果赵国完全没有表示……她这个赵国的和亲公主,只怕在祈国的地位就十分尴尬了。
但以沐青词对赵国的了解,赵国文臣当道,个个思安,根本没有想和周国一战的决心,只要周国不主动进犯,赵国估计已经举国欢庆了……
怎么可能为了祈国主动进犯周国。
就算国主宋圳有这个意向,可宋圳是少年新君,之前又有宋圳弑父上位,王道尽失的传言……
所以现在宋圳在赵国内的威信并不高,实在做不到圣君独断。
若真能什么事都依着宋圳本意,宋圳根本就不会放沐青词嫁到祈国来……
毕竟赵国的君权制度,本来就不是君主十分专政,否则前国主宋昱那些年也不会天天惶惶不可终日。
所以沐青词几乎可以料想,赵国可能会袖手旁观。
但这件事真是让沐青词很为难,如果赵国不袖手旁观,必然损失惨重,之后要面临的是什么?很难预料。
但赵国若是袖手旁观,却必然唇亡齿寒。
祈国若灭,周国对赵国只会更酷戾。
祈国若胜,赵国背盟失义,以后两国关系必然十分尴尬。
元清寒以后要做什么,沐青词也再不能提出什么异议了。
所以这件事,怎么也不会是一个好的开端……沐青词想到这些,不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