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礼仪问题向虞帝请罪的袁稷,不等虞帝吭声,就自行又爬了起来,再度朝着一众人怒喷。
“告诉你们,赵羽的事是我兵部的事,跟你们吏部没屁关系!让赵羽当地方守备,我坚决不答应!”
又一个文官上脸,恨声:“袁尚书!赵锋乃京营参将!不将赵羽外放地方守备,难道让赵锋赵羽父子二人尽皆入京营统兵不成!”
“屁多!这不是将赵羽明升暗贬的理由!”
“彼其娘之....”
“你区区一个侍郎竟然敢问候我老母?我曰你姥姥的...”
一群人又开始怒喷...说是重臣论功,更好像是在泼妇骂街。
虞帝继续静静靠在椅子上,继续冷眼相看。
大太监沐全忠,低着头只当没听到,同时暗暗庆幸...幸好没打起来。
这一群人要是打起来,哪怕是陛下恐怕都会极其头疼....毕竟,这十几个人,最次的都是六部侍郎。
劝架?
沐全忠没那心思。
虽然大虞话本中,那些穷书生写的话本,将朝廷争斗写得高大上...但是实际上,沐全忠这几十年见多了,除非有着铁证如山或者能得到陛下的倾向,不然朝廷斗争就是泼妇骂街。
就看最后谁能骂赢,或者陛下看戏看烦了...
不知多久后。
有小太监进来,胆颤心惊的绕过朝廷的一众天官,小声道:“陛下,赵羽求见。”
还在冷眼相看的虞帝抬了抬眼眸...赵羽到了?
嗯,来的有点早了,这里还没吵完呢。
心念间,一直冷眼相看的虞帝,终于开口,呵斥:“这里是朕的紫薇殿,不是菜市场!”
还在怒喷的一众天官,纷纷瞬间停息,进阶跪地:“臣等失仪,请陛下治罪。”
虞帝淡声:“为朕平倭的有功之臣已经回来了,说说吧,如何封赏。”
杜藤立即高声:“陛下,臣以为,倭寇虽平,然蛮夷无耻,定还会再度侵入海州,旁人对倭寇束手无策,然赵将军抵达海州不过一载,却将倭寇肃清,正可令赵羽为海州守备,继续为大虞平倭。”
袁稷以更大的嗓门开口:“陛下,万万不可啊,勿说赵羽乃勋贵出身,单说赵羽平倭有功,按制也自当调入帝都为官,若是行明升暗降之举,一旦传扬开来,将士们军心何存啊...”
杜藤等文臣瞬间双眼通红,哽咽:“陛下,赵锋已是经营参将,陛下之前更加封定远将军...若是让赵羽入京营...臣说句大不敬的,时间久了,京营的兵是不是会姓了赵啊陛下...”
虞帝不由得感觉烦躁。
一天天的就不能消停一点?就非要在他一个老人面前嚷嚷个不停?
赵羽都到皇宫了,结果对于赵羽的封赏还没决定好,传出去也不怕变成笑话。
但是虞帝不得不承认...双方说得都很有道理,若不然,他之前也不会一直冷眼旁观了。
对赵羽的封赏,的确是个麻烦的问题啊。
“陛下...”袁稷杜藤等人又以大嗓门出声。
烦躁的虞帝抬了抬眼:“肃静!”
一众人当即闭口。
“宣赵羽觐见。”
顿了顿,虞帝冷声:“对赵羽的封赏,朕自有决断..一个个的将朕这里当作菜市场一样嚷嚷个没完,都给朕回家好好反省!”
“臣等知罪。”
一众人低着头倒退离开。
退出紫薇殿后,互相恨恨的看一眼,各自离开。
虞帝则闭眼...该如何封赏?
将赵羽官职从海州调回帝都?
沉吟片刻,虞帝摇头...不可取。
赵羽此时论官职,虽然说其实根本没有正经官职...但是,赵羽以平倭将军之名实权控制平倭营。
让赵羽入京营,哪怕只平调,理论上也至少应该是参将身边的副将...能分参将兵权的副将。
但是,京营现在根本就没有适合赵羽的缺...而且赵锋本就是京营参将!若是让赵羽进京营掌握兵权,那赵锋就得告老乞骸。
虞帝敢肯定,一旦让赵锋乞骸,而后赵羽入京营,莫说没有适合赵羽的空缺,哪怕赵羽直接接替赵锋的位置,也必然会有不知多少人骂他刻薄寡恩,更是不知会有多少士卒寒心。
不能留在帝都为官的情况...那怎么安排赵羽?
不等虞帝有所决定,赵羽的声音响起。
“臣平倭将军赵羽,叩见陛下,愿陛下万年。”
虞帝压下思绪看去...依旧是翩翩少年的模样,不同的是,和之前相比,赵羽的皮肤没有以前白皙了。
显然,赵羽在海州并没有只享福。
虞帝露出笑意:“赐座。”
有小太监取来板凳。
“多谢陛下。”赵羽起身,只坐了一半板凳。
虞帝微微点头,又称赞:“此番在海州做得不错,比那些老滑头都要用心,不错。”
“都是臣分内之事,陛下言重了。”赵羽急忙起身行礼。
虞帝哑然。
让虞帝没想到的是。
“陛下,臣有罪。”赵羽忽然请罪。
虞帝颇为纳闷:“爱卿何罪之有啊?”
难道是战功中谎报“周青”战功的事?那这小子未免也太实诚了吧?
“臣...臣....臣....”
结巴好一会儿,赵羽将头埋在地面:“臣初入海州时,因局势过于复杂,也因臣过于年少,从未见过那般阵势,臣一时被吓到,竟误以为海州上下涉嫌谋逆,更因此令口含天宪的陛下误会...是臣之罪,请陛下,责罚。”
虞帝不语,只是面容变得古怪。
赵羽依旧保持请罪的模样,丝毫没有大功之臣的桀骜。
数息后。
虞帝话音低沉:“爱卿认为,海州镇抚使杨魁,未曾想谋逆?”
还准备顺势唱戏的赵羽,心脏陡然一紧...虞帝这句话的意思是,杨魁,谋逆!
出了什么变故?
虽然他恨不得杨魁死无葬身之地...但是从事实出发,杨魁并未想造反。
“为何不言!”虞帝话音略微增加。
赵羽急忙开口:“这...还请陛下恕罪,未有真凭实据,臣并不知道杨魁是否想谋逆。”
“那为何适才请罪称误会?”虞帝皱眉。
“这...”
迟疑片刻,赵羽颇为老实:“陛下,杨魁赠送倭寇床弩,神武大炮,海字营兵额大大超出...一切都在证明,杨魁试图谋反。”
“只是臣在海州之时,杨魁并未竖起反旗便被洪千户给带走,故而杨魁是否想谋反,臣也不确定。”
“就如此?”虞帝变得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