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要期末考试她这段时间要准备试卷,然后便是期末考试还有学校开会之类的,所以倒也不着急立刻就实施。
她只让赵越先去收苞米,自己则利用这几天时间出试卷。
学校只有一台老旧的手动油墨印刷机,印试卷之前还需要在刻板的油印纸上先把试题抄写下来。
然后再一页一页手动印刷。
因为耗时又费力,各科老师都排队等着,姜云喜是新老师,自然也没跟别的老师抢。
一直等到大家都印的差不多了,她才把油印机拿过来。
她之前帮着同组的其它老师弄过,因此用起来倒不算手生。
只是抄写试题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留下一团黑印记特别难看。
她才拿出试卷,于胜利就笑着进来了。
“我猜这会儿也该轮到你了,这不踩着点过来帮忙了。”
周老师喝了口茶水,又将嘴里的茶叶沫子吐掉,才打趣道:“小于你这可明摆着偏心,我们弄的时候不见你人影,到了小姜这里就这么上心?”
他们都是过来人,如何看不出于胜利这是对人家小姜老师有意思,两人年纪差不多,又是同事,这些老师都是乐见其成的。
于胜利被他打趣脸微微涨红,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周哥你那会儿也没说啊。下次周哥你说我肯定过来。”
说着他要去接姜云喜手里的笔。
姜云喜谢过他的好意,笑说:“没事的,我自己来就成。”
“这东西脏,弄身上一时半会儿洗不掉。我都出过好几次了有经验,你就给我吧。”
姜云喜见他坚持,只好把笔给他了。
于胜利低着头认真写试题,姜云喜站在旁边,偶尔指点他注意一下化学分子式别写错了。
这段时间手头宽裕些,她也舍得改善家里的伙食。
原本凹陷的脸颊长了些肉,就连又黄又毛燥的头发都变好了很多。
她皮肤特别白,眼仁又黑又大,看起来格外好看。
跟斯文的于胜利站在一起别提多养眼了。
周老师给旁边的林盛安使了个眼色,两人心照不宣的笑笑。
就等着喝他们俩的喜酒了。
有于胜利帮忙,下班之前她终于把一百多份卷子复印好了。
很快便迎来了本学期最重要的考试,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一共是两天。
考完试还要批卷子,公布成绩,留寒假作业。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搞定,老师们彻底放假已经是一月中旬了。
姜云喜在家里狠狠睡了一天,第二天便又干劲十足的开始了她的卖苞米豆事业。
这段时间赵越不声不响已经收了两百多斤苞米。
按照九分钱一斤的价格,一共花了不到二十块钱。
姜云喜先将苞米用簸箕筛簸了一遍,挑出里面不好的苞米粒。
然后才开始生火,将锅里放上沙子和苞米粒,一起炒。
有之前卖黄豆的经历,这次她准备多弄一些。
分几次下锅,最后一共炒了小半袋。
“你整这么多能卖完吗?”看着半袋子苞米豆,宋桂芝有些担忧。
“妈,你就放心吧,卖不完咱们再拿回来,反正这天放着也不会受潮。”
正相反,苞米豆越冻越酥脆。
正好家里第一茬韭菜也能割了,还有豆芽也到日子该送了。
原本宋桂芝也要跟他们一起去的,姜云喜让她留在家里继续炒苞米豆。
两人到镇上后,先去了国营饭店。
庆丰镇虽然只是个北方小镇,但途经的火车不少。
加上临近年关,饭店和招待所里就人满为患了。
姜云喜和赵越是从后门进去的,隔着门板都能听见于胖子暴躁的声音。
她打开门进去,发现厨房除了于胖子还有另外一个小年轻,据说是于胖子新招的徒弟。
“把这锅菜分两个盘子盛出来然后端过去,着急也先让他们等着,天天跟催命的似的。”
交代完于胖子才笑呵呵的看向姜云喜。
“好久没见妹子亲自过来了,今天豆芽多带了吗?”
“你吩咐咱们哪敢忘啊。”姜云喜笑着把身上的背筐放下来,里面除了豆芽,还有两大捆韭菜。
看见韭菜,于胖子脸上的笑容更大了些。
“这可是好东西!”
他将韭菜拿在手里,问:“妹子你这个打算什么价位?”
姜云喜:“于哥你看着给,别让我白忙活就成。”
于胖子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不怕我压价?”
“都合作这么久了,我还不了解于哥你为人?”
于胖子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你看这样成不?每斤一毛五,我额外给你补一斤粮票。”
来这儿吃饭除了给钱,还得付粮票,他虽然私下卖东西,可也攒了许多粮票,他守着食堂家里自然不缺粮食。
因此这粮票倒有些多余。
姜云喜知道再过两年国家就会实行双轨制,粮票布票之类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小。
但那毕竟以后。
现在买食品还是必须要给粮票的。
“既然于哥开口了,那成,就按于哥说的办。”
于胖子简直稀罕死这个妹子了。
“哥啥也不说了,老妹你往后跟哥处着看,看哥差不差事儿就完了。”
于胖子说着将豆芽和韭菜拿去秤上称。
豆芽二十七斤,韭菜一共五斤六两。
于胖子直接凑了个整,按六斤算的。
黄豆芽两块七,韭菜是九毛,外加六斤粮票。
姜云喜把钱和票收进棉袄的口袋里,又从赵越旁边的袋子里面捧出一大捧苞米豆。
“自家炒的,当个零嘴儿吧。”
于胖子也没跟她客气,赶忙扯过前襟的围裙接过去。
这头事情办的差不多了,姜云喜和赵越才提着袋子去了火车站。
进去之前,两人先找了个人少的胡同把带来的苞米豆装进斜挎的布袋子里面。
然后两人才去了月台。
此时正好有一趟火车缓缓停靠在站台。
跟人打听之后知道这次停靠时间不长,只有五分钟。
所以两人没有犹豫,车停稳后立马冲了上去。
“糖炒苞米豆,一毛钱一杯,大姐给孩子买点吗?”
“糖炒苞米豆,又甜又酥。这位同/志,坐车没意思,看报纸的时候吃点既能当零嘴儿还扛饿。”
“……”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姜云喜赶紧挤过人群下了车。
等到下一趟车两人再一次冲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