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爽一改之前爽利的模样,神情里甚至带着一丝落寞。
“啥样还不是过一辈子。”
姜云喜:“你这话我不赞成。过好是一辈子,过的不好也是一辈子,选择权在你自己手里。”
前世的她太懦弱,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隐忍和退让。
最后才落得那般境地。
林爽:“我妈得了肿瘤。”
姜云喜以为自己听错了。
林爽又重复了一遍:“虽然他们都在极力瞒着我,可还是被我发现了。如今家里这情况,我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以前她自恃清高,觉得周围的人粗鄙没文化,跟他们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所以几乎从不跟他们打交道,更没什么朋友。
现在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只有嫁人她妈才能安心,也能有钱去看病。
“我打听过了,对方性格挺好,我脾气不好,正好互补。其实喜不喜欢不重要,过日子嘛,适合才最重要。”
姜云喜沉默许久,这才抬起头:“你看报纸吗?关注新闻吗?”
林爽被她问的愣了一下:“你问这做什么?”
她现在天天在村子干活,家里连收音机都没有,几乎快要与外界断了联系。
这也是她最崩溃的地方。
姜云喜:“你可以让林老师给以前的朋友写信,看看他们的反应。我虽然懂得不多,但偶尔也能听到一些消息,我猜测有些事情可能真的要来了。比如平/反,比如恢复高考。”
林爽的心不受控制的狂跳起来。
因为激动,她一把抓住姜云喜的手,手指非常用力自己都没感觉到。
“你说的是真的?”
姜云喜:“林老师因为自己的事情应该没怎么跟之前的人联系吧?我觉得他现在可以联系看看了。”
还是那句话,她不能把话说的太肯定。
一个农村姑娘,她能获得的信息来源是有限的。
如果说的太绝对,就算林爽不说什么,林盛安肯定也会起疑心的。
她不想被过度关注。
然而,即便如此,她想要传达的意思林爽也已经知道了。
她急切的站起身就要往外走:“我,我这就去跟我爸说。如果是真的,云喜你就帮了我和我家大忙了。”
姜云喜打趣:“刚刚不是还说怎么都是活一辈子。”
“去他的一辈子。”
只短短一瞬间,林爽又恢复成了她熟悉的样子。
至于她是如何跟林盛安说的姜云喜不得而知,只要她不再钻牛角尖,姜云喜就算完成任务了。
眼看天色不早了,跟他们打过招呼,姜云喜便回家去了。
姜云喜离开之后,林盛安犹豫了很久,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提笔给之前的一个同事写了一封信。
对方的境况要比他好一些,虽然脱离了教育岗位,但却并没有下放,而是调离去了其它部门。
而他因为当初有过在英留学经历,加上妻子有还在关系,成了最早落难那一批。
怀着忐忑的心情把信寄出去,一家人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姜云喜对于这些是一无所知的。
这天放学,她才到家,就看见赵越站在她家门口,旁边正是石平。
姜云喜才走过去,赵越就闷声告状:“这小子太无赖,我不带他过来,他就说自行车票不卖给咱们了。”
看见姜云喜皱眉,石平赶忙说:“姐,我没有别的意思,这儿说话也不方便,要不咱们边走边说?”
姜云喜没说什么,开了院门,把两人叫去屋里,然后才看向石平,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石平挠了挠头:“姐,我真没坏心思,就是,就是想问你还缺人不,我想跟你一起干。”
赵越急了:“谁知道你小子憋的什么坏水。”
姜云喜盯着他:“你倒卖票证应该也不少挣吧?何苦想不开跟我干?”
石平挠挠头,嘿嘿笑道:“我没爹没娘,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赚多赚少都无所谓,就想跟你们一起干。”
姜云喜知道他没说实话。
但她自认为确实没什么可图谋的。
况且现在她还真的缺一个像石平这样行动灵活的人。
“每个月六块钱,奖金看情况定,其它啥待遇都没有,你能接受吗?”
“能。”
“那你要乐意来就来吧。”
见姜云喜点头,石平顿时兴奋的握了下拳头。
“姐,这是自行车票,我费了不少力气,最后花十五块钱搞来的。”
姜云喜接过自行车票,然后属出十五块钱给他。
然后她又回屋拿出一百八十块钱,最后将钱和票一并交到赵越手里。
“明天送完货你们两个一起去把自行车买了。反正我也不会骑,就放你那吧,平时收粮和送货用也方便。”
赵越只觉得拿在手里的钱和票有些烫手。
“姜老师,买自行车不是小事,你真不跟我们一起?”
“没事,你看着买就行。”
赵越还要再说,被石平给拉了一把。
“姐,那我们明天一早过来。”
说完拉着赵越往出走。
一直到出了院门口,赵越才十分不悦的说:“你拽我干什么?”
石平:“姐相信你才会把钱和票给你,结果你还在那儿磨磨唧唧的,不行你把钱给我,我帮你买。”
赵越一把将钱护在怀里:“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我就说你非要死皮赖脸过来,是不是在这儿等着呢?”
石平:“……”
“你爱信不信,不信拉倒。”
丢下这一句,他直接走了。
第二天,两人四点多,天还没亮呢就到了姜家。
之前赵越已经送了一百斤去肉联厂,这次只要再拿一百二十斤的豆芽就可以了。
有了石平的加入,赵越一下子轻松不少,两人每人六十斤,背着筐朝真上去了。
下午姜云喜下班回来,就看见院门口停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真买回来了?”
“凤凰牌的,一共一百六十二块钱,这是收据和剩下的钱。”赵越说着把剩下的钱递过来。
姜云喜稀罕的拍了拍崭新的车座子:“真不赖。”
之前家里条件不好,她甚至都没碰过自行车。后来跟傻子结婚,家里的自行车更是不让她碰。
因此她一直都不会骑自行车。
但并不妨碍她对自行车的喜欢。
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她才说:“进屋吧,正好我跟你们说说分工的事情。”
此刻的她还不知道因为这辆自行车差点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