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黄伟一开口就说:“有消息了,我打听到有个地方,之前是五七干校,地理位置好,地方也宽敞,保准够用。”
他口中的五七干校,是特殊时期相应领导号召所建立的,能够学习教育和生产的地方。
最高/峰的时候全国像这种的学校以万计。
后来特殊时期结束,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之后,这种学校开始没落。
随着下放的领导和高知分子离开,学校几乎不剩什么人了。
有的转型成了初高中学校或者中专院校,有的则直接关停。
像黄伟口中的这所学校,就是选择关停的一个。
五七干校当初不光是为了学习,还要响应号召兼顾能生产一些商品,也就是一家中小型工厂。
姜云喜没想到还有这样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的地方。
如果不是现在已经晚了她真的想当即就去看看。
跟黄伟约定第二天过去看看,黄伟便离开了。
回到招待所,姜云喜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张卫国和方季平。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卫国有些刚毅的面庞明显松动几分。
这两天他一直在认真的寻找合适的地方,就怕上头交给他的任务有哪一点没办好。
加之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所以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
从省城出发到现在,姜云喜一直在尽力帮忙,他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看向姜云喜的目光还是带了几分感激。
“我们在西村也问到一块地,差不多十亩地左右,距离市里倒是不算远,只是价格没有参照所以还没有仔细谈,再就是如果租地皮的话,就需要盖厂房。”
那后续的事情恐怕增加的不是一点半点。
姜云喜:“要不先看看学校那里怎么说,如果划算就租学校,如果不行,再考虑新建?”
张卫国十分赞同她的说法。
第二天,几人跟随黄伟去了学校那里。
占地面积不算大,从正门进去只有一栋教学楼和十几间平房,中间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的活动场地,就再没有其他位置了。
不过这么大用来开公司绰绰有余了。
跟负责人聊过之后,姜云喜又根据自己建厂所需要的大致钱数进行了估算然后做了两份计划给张卫国。
她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只是来帮忙的并不是来给人家做决定的。
张卫国看过之后,决定还是把学校租下来。
接下来就是办理贷款和所需设备还有原材料和招聘人才等等一系列事情。
“想要招聘人才,就目前咱们这种什么都没成型的样子,别说跟那些大厂比,就连跟本地那些小厂比都没有竞争力。”
姜云喜也不想泼冷水,但这就是事实。
方季平烦躁的挠了挠头:“怎么一步一个坎啊?还不如回去搞我的课题研究呢,麻烦死了。”
他向来对这些没有兴趣,甚至觉得这些东西实在太麻烦了,当时在基地也是,休息了也是泡在实验室,只觉得那里才是让他最放松的地方。
姜云喜劝道:“饭要一口一口吃的嘛,哪有一蹴而就的。”
“现在公司地址已经解决了,这样吧,为了事情尽快解决,咱们分成两队,张大哥你去办理营业执照还有贷款的事情,我跟方季平去报社和电视台。”
两人不解:“去报社和电视台做什么?重点不是要招人吗?”
姜云喜笑着解释:“咱们招人如同大海捞针,即便是去学校,现在学生们正在放假一时半会儿恐怕也找不到几个优秀的人,况且咱们有意向他们还未必愿意呢。”
这跟她找设计师不同,她只需要一个人,就算对方不同意,大不了条件开好一点总有人愿意的。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除了普通工人外,还需要尖端的人才,而且不是一个两个。
方季平只是过来指导的,说白了情况跟她差不多,步入正轨之后也是要离开的。
公司需要有自己的研发室,有专业的团队。
像方季平这种人她也接触不少,薪资待遇什么的,只要过得去他们是不挑的,他们更加看中的是专业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与其进入大厂做一名工程师干着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或许他们想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此刻,他们要成立的科技公司就能给他们提供这个平台。
而且是目前全国在这项领域的独一份。
当然,姜云喜也想好了,如果实在招不到什么人,那她们还可以去香江。
香江的人才是不会注重什么国营还是民营,只要前景好待遇给到位,他们肯定是会同意的。
况且香江大学那可是世界名校,如果说唯一的困难之处可能就是薪资待遇了。
她听说香江跟内地的工资差距差不多是十几二十倍。
也就是内陆的工人工资平均是四十到五十,香江差不多就要几百块甚至一千块。
张卫国:“就听姜云喜同/志的,明天我去咨询办理执照的事情,你们去报社还有电视台。”
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
第二天大家各自忙碌起来。
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在张卫国把营业执照办下来准备办理贷款的时候,报纸和电视台也播报了关于保盈公司的详细情况。
内容是姜云喜提前拟好的,先是介绍了一下现有情况,当然能提的提,而且是捡好的提。
更多的是关于无线电话的商业价值和未来前景。
除了要招聘专业人才,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合作商可以携手同行,创造辉煌。
一波广告除了招聘也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
只是电视台的广告是按照时间来收费的,短短两分钟的广告差不多花了两千块,这还只是省级电视台。
每天按照播放次数和投放时间长短价钱也不一样。
经过再三考虑姜云喜选择了投放时长为期半个月。
因为就算时间再长,没有意愿的说出花来人家也不会过来,有意愿的半个月时间也考虑的差不多了。
算上报纸的广告费,前前后后花了近三千块。
别说张卫国,就连姜云喜也是十分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