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钱一斤?
“主任,我能去看看吗?”
周显峰:“那头到处都是杀猪留下的痕迹,味道也不好,你要想去,从这儿出去往左径直走,大概二百多米就能看见个铁皮大门,你去了找个姓蔡的,他叫蔡元臣,完了报我名就行。”
姜云喜听闻,站起身又跟他说了声谢谢,这才出门去。
“小姜老师,咋说了?还用咱们的豆芽吗?”赵越在走廊尽头等着,见她出来,立马着急的迎过去。
姜云喜摇头:“周主任虽然没说,但我估计姜云月给的价格肯定特别低,不然周主任不会直接拒绝我们。如果是那样的话,那这个活我们干不干也就没多大意思了。”
毕竟一个月好几百斤,还要专门派个人送货,原本赚的就不多,姜云月想要赚这个辛苦钱,那就让给她好了。
姜云喜其实想的挺开,市面上卖豆芽的越来越多,价格也是一降再降,今天没有姜云月,也会有李云月王云月。
降低价格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必然趋势。
如果只是一味的内耗和斤斤计较,那她不如趁早转行算了。
“咱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走吧。”
姜云喜说着,带他一起往肉联厂西院走去。
肉联厂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面是屠宰场,下面所有收购站的猪汇总运送到这里,由专业的屠宰师傅进行屠杀和处理。
猪浑身上下都是宝,除了能卖肉,还能炼油和制药。
她偶尔听这里的员工说起,似乎肉联厂是准备进购一批制药设备的,由此可见这个肉联厂规模有多大。
两人一路来到铁皮大门口,还未进入,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好像肉质腐烂发出的味道。
大门用一个铁丝别着,向上一推大门就开了。
两人进去之后,是个很大的院子,正对面一排厂房。
与想象中的不同,并没有看见任何血腥和脏乱的场景。
正要往里面走,赵越忽然拉了她一下。
姜云喜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见远处红砖砌的大烟囱下面堆放了很多骨头,时间长短,骨头颜色则不同,天气炎热,上面围绕很多苍蝇。
看来他们闻到的味道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你们找谁?”
一个穿着工作服,胸前系着塑料围裙的男人走过来。
“同/志你好,我们找蔡元臣蔡师傅。”
对方上下打量两人一遍,有些狐疑道:“我就是蔡元臣,你们是?”
姜云喜笑:“是周显峰周主任让我们过来的,说是有多余的内脏。”
蔡元臣恍然:“你们跟我来吧。”
很快他带两人进了厂房里面。
“是不是觉得不太像杀猪的地方?”
看两人四处张望,蔡元臣笑着给两人解释:“我们有专门的屠宰设备,早就告别了过去那传统的杀猪方式。”
几人说着来到处理间,里面几名工人正在分解猪肉,地中间一个大盆里面堆满了猪下水。
“周主任说给你多少钱?”
姜云喜:“三毛。”
蔡元臣了然:“那就是按照员工的价格给你了。”
别看三毛钱一斤便宜,但这东西收拾起来极其费劲,况且买点白油也比这个贵不了多少,很多家里就算改善伙食也不买这个。
“你想要多少?”
姜云喜想了一下说:“我先要两副。如果家里还有其他亲戚想要,我提前派人过来说一声,你看成吗?”
虽然天热下水这种味道大的东西更不经放,但做成卤味,适当多放点盐,放两天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除了赵红那里,还有县城的两家供销社,每天供货量最少是五十斤,一副猪内脏差不多三十斤,两天肯定能卖完。
所以姜云喜要了两副。
“那成,我这就让人给你装起来。”
有周主任那方面关系,蔡元臣哪有不同意的。
两副猪内脏一共六十三斤,蔡元臣找人给开了票,姜云喜付了钱,和赵越提了两幅猪内脏回家。
由于味道太大,回到家里第一时间就开始清理起来。
宋桂芝也听说了豆芽的事情,尤其在知道是自家人抢了生意,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不过,虽然难受,但她更怕闺女不高兴。
“多赚点少赚点都没关系,没了这豆芽的生意,正好咱们能把精力放在卤肉上面,你也不用那么忙,挺好。”
看着她小心翼翼的模样,姜云喜笑:“妈,你放心吧,我真没放在心上。”
见她真没生气,宋桂芝心里总算好受一点。
“以前总觉得一家人就应该互相帮衬,算了,咱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就成。”
她起身去打水,很快又端了一个一大盆水过来。
姜云喜把已经简单处理一遍的下水放进盆里:“那还有百十斤豆芽呢,赶明儿让石平顺道带去县里卖了,除了饭店要的,咱们就再不多生豆芽了。”
这倒是一下子减轻不少工作量。
先把所有的内脏都卤上,姜云喜便让赵越先回去了,等明天一早过来送货就行。
等人走了,姜云喜和宋桂芝去菜园子摘茄子豆角。
园子里面的菜吃不完,趁这时候把他们切片切丝晾晒好装起来,等到冬天没有青菜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跟土豆一起炖了,味道也是不错的。
娘俩弄了一个多小时,天渐渐黑了,简单吃了一口后,早早的便歇下了。
到了夜里,外面忽然开始打雷,想到放在外面的茄子豆角还没收,两人顾不得其它赶紧披了衣服起来。
夏季的雨总是来的毫无征兆,才十几分钟,豆大的雨滴落下,紧接着就是倾盆大雨。
幸好娘俩没做多少,东西很快都搬进屋里。
不然被雨水淋湿,很容易就发黑生霉了,恐怕都要扔掉重新弄。
次日,外面的雨还在稀稀拉拉的下着,天阴沉沉的,估计一时半会儿晴不了。
石平和赵越过来,尽管身上套了塑料布,但还是挺狼狈。
两人取了东西,一个骑自行车去县城,一个走路去镇上。
姜云喜站在门口叮嘱:“下雨天路滑,你们两个赶路小心点。”
等到把两人送走,她回到屋里翻出书本开始学习。
姜家老宅,因为下雨,田秀芹两口子并没有去生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