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盛安虽然对女儿有信心,但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没办法保证会不会有变故。
如今确定过线了,他才彻底安心。
“这两天就要报考了,我听说可以报五个学校,大学,师专都可以。女儿你准备报哪里?要不考虑考虑我跟你妈所在的学校怎么样?”
林爽果断摇头拒绝:“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偷偷给云喜写信了,忽悠她一个还不够,还想忽悠我也去?”
林盛安轻咳一声,板着脸说:“这怎么能叫忽悠呢,怎么说我们学校在全国也排得上名号,你真不考虑考虑?”
林爽:“我已经有想报考的学校了。”
林母好奇:“哪个?”
林爽:“本市的医科大学。”
如果是以前,她会毫不犹豫选择去京市或者更远一些地方的大学,可经历过那一场动荡,父母的身体远没有看上那么硬朗,而且小弟还小,根本撑不起这个家。
所以报考本市的大学是最好的选择。
林母和林盛安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惊讶。
他们没想到女儿会想要选择学医。
林母:“怎么会突然想要学医了?以前你不是一直嚷嚷着想要跟你爸搞科研吗?”
林爽:“也没什么,就是忽然想要学医了,到时候救死扶伤,也不错。”
其实还有一点她没说。
之所以让她坚定了学医这条路,主要还是林母这次生病。
她是真的害怕了。
以前她骄傲自负,觉得没有什么是她不能办到的。
可当看到母亲虚弱又无助的躺在病床,而她却什么做不了时,那种深深地无力感席卷全身。
从那一刻起她就决定了一定要学医,再也不让家人承受病痛的折磨。
林盛安:“学医并不比搞科研轻松,相反可能你需要付出的更多,你真的想好了吗?”
林爽坚定的点头:“爸妈,我已经想好了。”
林母拍了拍她的手:“不管你选择哪条路,我跟你爸都支持你。”
……
时间很快到了填报志愿这天,姜云喜特意早起了一些。
才吃过早饭,于胜利就过来了。
“我骑车来的,正好顺路带你过去。”
姜云喜没有拒绝。
她回屋戴上帽子和围脖,又拿了棉手捂子,在宋桂芝的叮嘱中,跟于胜利一起出了家门。
路上碰到两个同公社的,其中就有跟姜云喜同村的,那个赵家的姑爷李刚。
他学的是文科,姜云喜记得当时看好像是文科最后一名。
姜云喜主动打招呼:“李哥你怎么也出来这么晚?”
李刚不自然的把围巾往上拉了一下,闷声说:“起晚了。”
天冷风大,大家一路上便没在说什么话,只闷头骑车。
到了招生办,前头已经有学生在排队领表格。
填好之后拿着单子出去,从外面进入另一处的屋子里面。
一左一右共分男女两个屋,里面是镇医院特意请来的大夫给大家检查身体的。
递完表格姜云喜便乖乖过去排队了。
此时门口已经站了两个女生。
她们看起来十分紧张,一直不停的垫脚朝里面张望。
没多久房门被打开,一个脸色通红几乎快要哭了的女生从里面出来。
其中一个立马上前询问:“怎么样,检查很严格吗?”
她不问还好,才一问那女生再也忍不住哭出来。
“她们说我是红绿色盲,估计大学不会愿意要我了。”
好不容易千军万马考出来的成绩,都已经过线了,竟然被查出来身体有缺陷。
“吵什么呢?”
一个身穿白大褂戴白帽子的女人走出来,瞅了一眼正在抽泣的女生,板着脸说:“检查完了就尽快离开,别在这儿逗留,下一位跟我进来。”
说罢,转身又进屋里去了。
抽泣的女生忙擦了擦眼泪离开了。
姜云喜又等了十几分钟,前面的两名女生都检查完了,终于轮到她了。
因为已经听前面的人说过了,所以流程十分清楚,但也没用人提醒,很快就做完了检查。
体检完就是填报志愿了。
最多可以填五个志愿。
于胜利特意拿着志愿单过来,询问她:“你想报哪里?”
“林老师给我推荐了两个,都是在省城,我觉得挺不错的。一个是他所在的工业大学,还有一个是工程大学。”
于胜利皱眉:“我预估分数在三百多,也不知道这两个学校能不能考上。”
因为没有正确答案,预估的分数也不一定正确,只是大家探讨出来的大致答案罢了。
“要不然我报师大吧,原本就是老师,也算专业对口。来时我爸说好不容易考出去了,学什么专业都行,只要别报考跟农业沾边的就行。”
农村人没什么文化,更给不了子女多少有用的建议,但自己走过的路,吃过的苦,是绝对不想子女再走自己的老路。
“我就报师范了,另外再随便选两个,反正都在省城,咱们以后见面的机会也多。”
姜云喜:“师范院校都有补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报多了也没有什么用,因此姜云喜填了三所大学,工业大学,工程大学和师范大学。
填报完志愿后,接下来便是安心在家等待通知书即可。
不过姜云喜是个闲不住的性子。
现在已经是一月份,二月份过年,二月末三月初便要开学了。
她去省城读大学几乎已经定下了,剩下的便是要先找到住的地方,只有安顿好宋桂芝,她才能安心去上学。
可房子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必须得提前留意才行。
走之前,她特意去了一趟二爷爷姜守仁家,请二奶奶过来家里帮忙给宋桂芝做伴。
把家里都安顿好之后,她又去大队部开了证明,这才放心的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车。
经过一宿的煎熬,第二日一早,她在省城火车站下了车。
下车之后她并没有着急去找房子,而是先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早饭。
热乎的白粥和包子,在这个冬日的清晨给了她满满的温暖。
吃过饭,她从国营饭店出来,没有坐公交车,而是准备先找个招待所住下。
这次来她发现省城比上次她来有了不小的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火车站站前的小商贩好像忽然之间多了起来。
就连街道两侧也有出来摆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