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个体户还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他们被认为是投机倒把,被大家所不耻。
现在所有人的观念都以成为一名工人为自豪,至于个体户,那都是不正经的人才干的勾当。
“我确实是个体户。”
姜云喜没有隐瞒,如是说道。
她有后世的经历,所以才会觉得个体户没什么不好。
再过几年个体户将成为一种趋势,万元户也是从他们之间诞生的。
但她不确定张英强是如何看的。
所以她又补了一句:“我觉得做买卖跟身份没有关系,毕竟您卖给谁都是卖。”
张英强沉默不语。
心里却开始衡量起来。
诚如姜云喜所说,卖给谁都是卖,但他心里到底对个体户是有所抵触的。
“厂长,商店也要考虑自身利益,如果只是残次品还好说,现在这些货是发霉了,商店卖会有损形象的。我不一样,我能拿下这批货我自然有办法卖出去,换作其他人一口气吃下这么多货,他们恐怕办不到。”
半晌,张英强终于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姜云喜存折上面一共有九百整,但要想取钱需要提前预约,来的时候她没想到事情会进行的如此顺利,所以并没有去储蓄所。
跟张英强约定明天下午拿钱过来,然后她就离开了。
从毛纺厂出来,她径直去了一家储蓄所。
九百元在当时算大额存取,她一下子想要全部取出来,甚至还惊动了储蓄所的领导。
好在她出来的时候把手续和证明都带全了,所以对方也没为难她,只说让她明天下午过来取。
另一边,刘/长江也在考虑钱的问题。
为了给傻儿子治病,京市和魔都都跑了好几趟,两口子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如果不是缺钱,他也不会铤而走险卖工作。
只是现在手里满打满算上也只有周志远拿来的三百块钱。
“要不还是算了吧,那毛毯就算发霉了价格肯定也不便宜。万一砸手里那么多钱就打水漂了。再说你现在是副厂长,投机倒把的事情万一被别人知道可怎么办?”
“妇人之仁。”
刘/长江极度不悦打断妻子:“我兢兢业业在厂里干了一辈子,结果呢?到头来还不是只当了一个副厂长。住的房子也不过是小套间。你看看张英强,比我还晚参加工作两年呢,压在我头上多少年了?什么评级,什么考核,我告诉你都是虚的,只有钱是真格的。”
他算是彻底看透了,如果不想办法改变,他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记着你大哥家前段时间给儿子说亲不是黄了,他们手里应该有钱,明天你借来,我已经找好下家了,只要一转手咱们最少能赚这个数。”
说着他伸出一根手指。
“一千块?”
看着妻子惊讶的目光,刘/长江甚是得意的点头。
“这就是我为什么非要做上厂长位置的原因,有权就能有钱。你告诉大舅哥,最多一个礼拜就能把钱还给他。”
“行,我明天就去。”
……
时间一晃到了第二天下午,姜云喜把钱都取出来,然后去了毛纺厂。
交过钱,拿了厂里给开的票证,接下来只要回家等着厂里给发货就行了。
临走之前,她状似无意的说:“厂里是不是还有一位姓刘的厂长?”
张英强点头:“那是我们厂的副厂长。”
姜云喜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他说他是厂里的厂长,还说厂里他说了算,让我买毛毯找他就行,他还说你……原来他没骗我。”
似乎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姜云喜立马止住话头。
张英强却好奇:“他说我什么?”
姜云喜尴尬的笑笑:“您千万别多想,他就说了库管两句,其它的真没说什么。”
看着张英强若有所思的样子,姜云喜唇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张英强能当厂长自然是聪明人,她不需要多说什么,他就能想到很多事情。
从厂里离开后,姜云喜去招待所退了房,然后买了当天晚上回镇上的火车。
她离开的第二天,毛纺厂又来了一名女同/志,同样是想买那批发霉的货。
张英强看着面前的小姑娘,心里有些纳罕,现在的小姑娘都这么能干,一个两个一开口就要买下所有的货。
不过稀奇归稀奇,他并没有提到姜云喜,只是回绝了对方。
“真是不凑巧,已经卖了。”
女生不死心:“全都卖了?”
见他点头,就算再不甘心,女生也只能无奈的告辞离开。
厂门外,周志远正焦急的等在那里,看见她出来,三两步冲过去:“怎么样?”
姜云月摇头:“已经卖了。”
周志远:“卖了?”
“说是就这两天卖的,咱们来晚了。”
想到刘/长江的嘱托,没能顺利办成,周志远还是有些着急的。
但既然已经卖了也不是他能左右的。
“你先回去吧,我去跟刘厂长说一声。”
姜云月点头,转身离开。
周志远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儿,到底没有进厂里,只站在门口等着。
中午的时候,刘/长江骑着自行车从厂里出来,朝他摆摆手继续朝前面骑去。
大概走去几百米,确定不会被厂里的职工看见,他才从自行车上下来,慢慢的朝前面走去。
周志远走了差不多十几分钟,才终于追上刘/长江。
“刘厂长,我托人去问了,那批货已经被卖了。”
刘/长江并不意外,今天上午他已经听说这件事了。
这两天他忙着筹钱的事情,没想到竟然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足足一千块,就这么错过了。
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好消息。
“今天开大会,张厂长主动把那名库管开除了,你再耐心等两天,厂里一旦安排内招,这个工作职位就是你的。”
听到工作落实有眉目了,周志远激动的不行。
“感谢厂长给我这个机会。往后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绝对没有二话。”
见他表忠心,刘/长江笑呵呵的点点头,然后骑上自行车离开。
周志远回家,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家里。
周家老两口高兴的什么似的,很快又同一旁的姜云月说:
“这事儿多亏了云月,要不是她凑够三百块,志远的工作也不能落实的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