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很快就回到了府中。
天色已经渐晚,扶霄也早就上完朝回了府。
看着迟迟才回的情敌和儿子,他的目光微微一暗。
“你还知道回来。”
他不冷不热的朝着岁岁说,但明显就是指桑骂槐。
明元淡淡的摸了摸鼻子,觉得岁岁有些无辜可怜。
不过岁岁大概也是和自家老爹斗智斗勇习惯了,丝毫不介意他把自己当枪使。
“爹爹说的是,娘亲呢?”
瞧瞧这嚣张的态度,都被他娘惯成了什么样子了,眼中都没有他这个爹了!
“我怎么知道?”
扶霄明显带着气话的说。
岁岁眼中闪过一丝狐疑:“爹爹不是和娘亲形影不离吗?怎的不知道娘亲去了哪里?”
扶霄朝着她冷哼了一声,懒得回答这个问题似的,继续看着刚刚收到的镇北王从边关传来的信。
至于这个信为什么到了扶霄的手中,说来话长,长话短说就是,今日朝堂之上,皇上又下了一道圣旨。
因为之前边关告急,镇北王借了南部十万兵马,却一直没有找到统帅,这件事情还是扶霄帮忙解决的。
所以现在整件事就直接落到了扶霄身上。
包括核镇北王的联系。
这种活不好做,平常人都当做烂摊子,可是扶霄却做的认真。
此事可大可小,扶霄之希望能够将这件事小事化了,才能少让百姓和军队吃苦。
只是看完了信后,他的面色却越来越凝重。
原本镇北王向皇上借二十万兵马,可这件事直接被左相拦了下,几句挑唆之后,皇上只给了镇北王十万。
皇上似乎没有想过,镇北王会开口要那个数目,就绝对不是最大值。
而是将到所有的才能和安排妥当之后,才深思熟虑的一个数字。
可现在忽然减半。
镇北王就算是神,也没有这种布兵的能力啊。
所以此次写信回来,又是让皇上尽快将另外十万军马借上。
他的语气说的虽然委婉,可是不难看出需要中的慎重,还有坚定。
甚至若是往坏了的想,里面还有威胁的意思在。
如果兵借不出,那边疆就会沦陷,国土受威,江山危险!
威胁的意思十分明显,这若是让皇上见了,指不定得怒发冲冠。
扶霄将信纸收了起来,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后思考着明日要如何说服皇上,将这兵借去。
且又能稳固平定南部,不受谋逆的威胁。
是个难题。
岁岁见自家爹爹此时为朝中之事烦恼,也不再与他发腔,转身跑出去找娘亲了。
明元刚刚看见了他信封上的边疆二字,此时却没有避嫌,而是走了过去。
“上卿大人是遇到了苦恼?”
明元轻车熟路地在扶霄的对面坐下,主动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下,这才开口问道。
扶霄喝着杯中已经凉下的茶水,并未回答他这个问题。
按照说法,两国之间,这种秘密的事情,明元是该避嫌的。
可他既然问心无愧的在这,就说明没什么问题。
“我听父王说过,齐恒国欲攻破你们国家的边疆,皇上派了镇北王上前驻守,只是大国齐恒来势汹汹,唯让战功赫赫的镇北王爷也感到吃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