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苏梨妹妹?”苏欣看苏欣一脸呆滞的样子忍不住出声,“你是不喜欢我的项链吗?还是不喜欢我这个姐姐呢?”
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变脸之快倒确实有几分之后影视圏女王的架势。
在听说胡荣母女要进入苏家之后,苏梨可以说是看着自己的母亲迅速消瘦下去的,在她眼里,以前父亲和母亲还有几分平和的假象,现在苏父连这假象都懒得维持了,直接把私生女接到家里。而苏母更是每天每夜躲在房间里哭泣叹息。
是以苏梨自然不可能给胡荣母女什么好脸色,更何况苏欣一上来就向她要她视为珍宝的项链。
所以她冷着一张脸,硬邦邦地说:“姐姐的礼物我可不敢要。”
说着走上前一步,想把项链塞回到苏欣手里。没想到苏欣这时候恰好后退一步,一串项链就这样被扔在地上。
“咔嚓”一声脆响,也不知道是不是那项链太脆弱,那项链上挂着的吊坠居然就这样碎了。
时间胡荣和苏欣脸上都有点难看。苏欣的眼睛里有一闪而过的很厉,可是下一秒整张脸就哭得梨花带雨。
“苏梨妹妹,你真的这么嫌弃我吗?”
苏父一进来看见的就是这一幕。这些年苏父一直跟胡荣待在一起,家里倒是成了旅馆似的可有可无的地方。是以听到的也都是胡荣的枕边风。
胡荣早在几星期前就暗戳戳地和苏父说过各种苏梨嫌弃她们母女的坏话了。苏父当时没说什么,可仍然在心底埋下了一根刺,现在乍一眼看到这个场景,也就免不了先入为主了。
他整张脸都沉下来,“苏梨!怎么对你妹妹说话呢!?”
在听说这项链是苏欣外公在他去世前送给她的十岁生日礼物之后,苏父的怒火更上了一层楼,他没想到以往看着乖乖巧巧的苏梨居然是这样争风吃醋小心眼的人。
“苏梨,还不快点给苏欣道歉!”
苏梨一句话还来不及说就被控诉了个遍,眼睛里就蒙了一层薄薄的水雾,显得整个人更加水润动人。
女孩子的自尊心和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在这时候也就全部涌上来了。
“她的项链是宝贝,我的就不是了吗?要我给她项链,没门!”苏梨好不容易才让自己的眼泪不流下来,说完这句话,她就转山跑出了门。
苏梨边跑边哭,也没仔细看路,只知道自己这幅狼狈的样子不能被别人看到,看着小路就往里跑。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苏梨终于哭累了,只是还有些抽抽噎噎的。这一回神,苏梨终于有心思开始仔细打量这身边的景色。
这时候离苏梨跑出来已经过了几个小时了,天色已经开始慢慢黑下来,初秋的宋节昼夜温差特别大,刚刚还有一个大太阳觉得热呢,现在太阳一落山苏梨就开始觉得冷起来。
女孩子的恐惧感后知后觉地涌上来,她双手环抱在胸前,使劲搓了搓被风吹得有些发凉的手臂。刚转身想要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听见前面传来一窸窸窣窣的声音。
如果是普通的女孩子或许还不敢在这昏黑的天气一个人去看什么奇怪的东西的,尤其还是在山里。可是苏梨从小就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从小就住在乡下,性格怕是比一般的男孩子还要野。
是以苏梨暂时歇了准备回去的念头,这件项链的事儿还没解决呢,回去也只是看胡荣母女的嘴脸,指不定连苏父的脸色也要一起看,一想到这些,苏梨的心里就闷得慌。
苏梨屏住呼吸,放轻了脚步慢慢往前走去。
前方的道路长的野草极为茂密,虽然是秋天也没有什么萧瑟的迹象,那“窸窣窸窣”的声音,就是从那里传来的。
苏梨小步小步地走到野草边,小心翼翼地拨开近乎一人高的野草往里看。要不是及时捂住了嘴巴,苏梨怕是要当场叫出声音来,里面赫然是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小男孩。
小男孩像是一只警惕的小兽,随时准备攻击。他的眼睛奇怪地闭着,蹲坐在野草堆里,靠着耳朵警惕地将头转来转去。
要不是苏梨看见这个小男孩鞋子上的logo是国际知名运动鞋品牌,她怕是就直接把这个小男孩当成了乞丐。
这时候小男孩似乎意识到有陌生人的靠近,警惕地听了听周围的声音:“谁?!”
苏梨倒是开始对这个小男孩感兴趣了,在眼睛紧闭着的情况下居然还能这么敏锐地感觉到外人的靠近,还挺厉害的。
“我是路过的,你在这里做什么啊?”苏梨情不自禁放轻了声音温柔地说,
说起来主要是宋柯那时候的模样太过骇人,而他又刚刚从地狱里逃出来,整个人都带着常人所没有的紧张感和绝望感,同时又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狠厉。
看着这样一幅场苏,苏梨的语调也连带着有点战战兢兢的。
“路过?”小男孩皱了皱眉头,“这里是哪里?”
小男孩并没有回答苏梨的问题,反而有点昢昢逼人地又提出两个问题。
苏梨倒是没有气恼的感觉,或许是这幅场苏太过震撼,让她忽略了其他的感受。
苏梨点了点头,又突然意识到宋柯现在的眼睛看不见,连忙开口说:“嗯,我家就在这附近。我是吃完饭出来消食的,这里。说着苏梨转头看了看周围的苏色,“这里是西郊附近的一片荒地。”
听完苏梨的话,宋柯就陷入了沉默。宋家在城里也是可以只手遮天的大权势了,也不知道是哪个不长眼的动心思动到了他的头上,甚至在他第一次逃跑失败之后,为了不让他再次逃走,用药迷伤了他的眼晴。
刚想出声,就听见后面传来了一阵喧晔。宋柯神色突然一变,一伸手就把苏梨拽到草丛里,用口型示意她噤声。
这时候苏梨也没时间去惊奇一个眼睛看不见的人怎么能这么准确地抓到他这个问题了,因为后面的声音显然已经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