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玩物丧志,儒子不可教也!”
这句话嘛,当初还是庄先生说给丫丫的,丫丫被甄华宠得厉害,当初也被带去学习,她却没有定性,连一刻钟都没呆住就跑走了,庄先生摇头晃脑的给了她这么个评语,她倒反用到这里。
小孩子嘛,原也无甚,反全是甄华的态度,抱着丫丫笑容更甚,“我宝儿就是聪明!”
吧叽,吧叽,照着小脸蛋儿上狠亲了几口。
把个猎猎看得眼红,愤愤然,瞪了她们母女一眼,“二傻子!”
“道歉!”顾婉华这个做娘亲的还没说话,仔仔这个做长兄的瞪他一眼,看着他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的模样,补了一句,“不然……”
也不知这小哥儿俩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还未待仔仔把话说完,猎猎举手,“我道歉,姨母,是我错了,对不起我不应该说你是二傻子!”
顾婉华叹息,这个歉不道也罢。
甄华笑容更甚,对于孩子,她总是有用不完的耐心和偏宠,连连摆手,“玩儿去吧,玩儿去吧,姨娘傻是傻了点儿,有缺点还能不让人说吗!”
“表姐莫惯着他们!”
“没事儿没事儿,丫丫也经常这么说我,我喜欢他们呢!”
甄华真的不在意,前世她都没有做母亲的资格,此一世对孩子们尤其有耐心,那小嘴巴巴的,无论说什么她都爱得紧。
“能怪我吗?”猎猎被哥哥拉着手越走越远,时不时的小哥俩还有些交流,突然暴出的这一声,显然心里也是气急了。
顾婉华微垂了眸子,她在暗自思考着以后的事情,既然短时间内不能回归京城,就得想办法把两个孩子与这奇葩的母女分开,虽说两个孩子不喜欢与丫丫一起玩,可时间久了,哪有那么绝对。
丫丫人聪明,学东西也挺快的,却定性不足,又被甄华惯的无法无天,倒不介意她平时与小哥俩发生冲突,孩子嘛,哪有不起争执的。
只是,她不想自己如此优秀的两个孩子被带坏了。
比如刚才猎猎所说的“二傻子”,那都是从丫丫那里传出来的,可甄华从来没感觉到过违和。
对于丫丫时不时的口出不敬,听到后只是乐呵呵的,甚至还要赞女儿几句聪明,所有这些,顾婉华委实不敢恭维。
“表妹,表姐我约好了人要修暖气,没办法陪着丫丫。”
甄华笑的眉眼弯弯,顾婉华终于明白丫丫当初说的承诺是怎么回事儿了。
只带丫丫一个孩子倒也无妨,前提是,她能听自己的话,不乱跑乱窜。
一年一度的安平城的庙会,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小人儿一点儿点儿,往人多的地方一钻,她可是去哪里找?
顾婉华的脾性,甄华还是了解的。
这个表妹自幼生长于深宅大院,是标准的大家闺秀,最是喜静,丫丫又是个爱闹腾的,她这个做亲娘的再护短,好歹也是能够看出一二的。
两眼弯弯笑道:“表妹只需带她们一起前去便可,翠儿和翠儿娘跟着丫丫。”
翠儿是个十二三岁的憨实村姑,人长的壮实,力气也大,是甄华因为丫丫当初太挑食,千挑万选,淘来给丫丫陪吃陪玩儿的。
效果倒也不错,在翠儿的带动下,丫丫成功的长成了一个小肉墩儿,自此,翠儿就成了丫丫的专属玩伴儿。
翠儿娘是个年纪不过三十岁的中年村妇,五大三粗的腰身,有把子笨力气,由这两人寸步不离的跟着丫丫,倒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他们所住的庄子,每年要进行或这或那的检修,这都是甄华负责并安排的,顾婉华虽然不大懂,也不能不配合表姐的工作。
于是,顾婉华点头答应下来了。
安平城治平极好,与在京城时不同,在京城的顾府时,是因为要遵守大家闺秀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安平是因为他们住在庄子上,虽然苦了点儿,却也没舍得薄待自己。
身上有钱,再加上甄华这个百变小能手,庄子里的屋舍让甄华折腾的别居一格,住在里边冬有暖气夏有冷风,舒服的很。
暖气是甄华根据她在前世学到的知识,让人特意改装加制的暖气片,反正不缺银子。
孩子们小,舍得花钱,烧暖气的煤也不必非要是京城贵人们用的,不冒烟不呛口鼻的银丝竹碳,这些价格甚高的碳也不禁用。
甄华请人自制的锅炉,烧的就是普通的煤碳,十冬腊月的,烧锅炉的下人都是三班倒的,外边大雪纷飞,他们这些主子的屋子里,热气腾腾,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夏季甄华也有夏季的安排,照样利用屋子里的暖气片,这个季节就成了冷气片了。
甄华亲自动手,制造了一个多功能风车,利用地下井水的凉气,不停的循环往复,用她的话说就是,“这是一个物理过程,冷气将屋内的热气带走,屋子内自然就会凉爽无比。”
这些水也未浪费,直接流进农田中,偌大的农田,多少水都不够用,何况他们这么点儿物理降温的废水啊!
甄华前世对赚钱甚是热心,自从生下丫丫后,身体不复往昔是个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她想陪在女儿身边,伴着女儿的每一个阶段的成长。
所以,甄华这几年从以前的经商改成了种田,在她的打理和安排下,他们庄子上的出产都比别的地方多出了三成。
在这个落后的时代,一成都难,何况是三成啊。
因此,他们这庄子上的佃户和农户干活尤其卖力。
收过庄家之后,还允许他们在她们买下来的山上开荒,农闲时分,也允许他们三五成群的去山上打一些小动物。
这在其他庄上,一切都是主家的,连平时打到的野味都要分主家一大半的规矩相比,简直是太幸福了。
平民百姓其实是最容易满足的,老婆孩子热炕头,能吃饱穿暖,就感觉是天大的福气了。
“真容易满足!”甄华不止一次感叹,其实她也挺满足的,因为她有个蜜友顾婉华,上天还赐给了她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天知道,为了生下这个宝贝女儿,她养胎有多难。
一直以来,顾婉华和甄华相处起来,甚是融恰,彼此互相照顾,互相包融。
顾婉华知道,她现在的状态一直让甄华担忧。
她倒想多给些解释,真实的原因没办法说出口,其他的倒成了别无意义的欺骗,也只能保持沉默。
在甄华眼中,所有这些都是强撑着的无奈,时间久了,辩无可辩,顾婉华也就懒得找原因了。
毕竟,当初是因为文莲公主而出走的。
其实,文莲公主并未下嫁楚云皓。
以甄华的理解,顾婉华若不是另有苦衷,早就应该回京城了。
母以子贵,生下了两个大胖儿子,在这个时代,表妹的地位就已经被拨高了许多。
回到京城后,即便平南候府不满意表妹当初的离家出走,有两个大儿子傍身,那些不满意也只能憋着。
京城啊,甄华和顾婉华都没再回去过。
辛洁男扮女装,人家回去过好几趟了,而且还与留在京城中的翠姑等人有过接触,都知道楚家乃至顾家都在不遗余力的寻找顾婉华。
楚云皓:若非能够看出翠姑和素衣等人的淡定,他早掀翻天了。
以楚云皓前世对此二人的了解,为了顾婉华连命都是肯舍弃的,如今主子生死不知,此二人还能够若无其事的跟他打太极,真相只有一个,这二人知道她们主子的下落。
退一步讲,即便不知她们主子的真正下落,却知顾婉华在一个安全所在。
所以,这二人才能心平气和的打理生意,与前去打探消息的各路人马周旋。
其实甄华私下里,与辛洁两人也谈论过这个问题,都是一头雾水,可做为朋友,既然她不愿意吐露,她们就只能在这里安心的陪着她。
只是,顾婉华屡次发呆,让甄华甚是忧心。
而且,她还宅的厉害,能不出门就不出门,除了教导孩子之外,连话都少说。
趁着这个难得的庙会,甄华唆使丫丫带顾婉华出外散心,想来,这其实也是甄华的一点心意。
甄华其实不想出门,她是真的想宅在庄子上,不关乎方便不方便的问题。
因着这是个无解的方程,她心里有时是一股邪火,有时候是气愤,总归极不舒服。
孩子们是无辜的,她不会迁怒这两个好不容易养起来的宝贝。
可难免对不知身在何方的楚云皓心生怨怼,有时候希望他找到自己娘三个,有时候心里又替他担忧。
如果楚云皓看到小老大的长相,会有什么表情?
这事儿如果发生在别人家,她乐得看个热闹,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心里是五味杂陈,满嘴都是苦啊!
甄华和辛洁都很担心她,她能够理解。
她们二人没有见过文乾帝,即便脑洞开的再大,也想象不到其中的利害关系,顾婉华也没想着让她们知道太多,又不是什么好事儿,多一个人知道便多一份于事无补的担心。